对于普通人来说,爱情是浪漫缠绵,是日日夜夜的相伴相守。可对于周国仁与杨丽琼来说,他们的“墨脱爱情故事”却讲述了一种别样的坚守与感动。
西藏墨脱,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林芝市,被数座雪山封闭环绕,每年8个月的大雪封山期,让进山的路困难重重,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只有白雪融化的时候,才有机会进出,被誉为“地球上的最后秘境”。周国仁是西藏军区“墨脱戍边模范营”的三级军士长,还是林芝市墨脱县众多门巴孩子眼中的“兵老师”。而在中国的另一头云南楚雄,生活在这里的杨丽琼,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千里之外的墨脱结下一生的奇缘。
杨丽琼一家原本家境殷实。但在她15岁那年,父亲不幸患上心脏病,为治病花光了存款,还欠下数万外债。但还是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家庭的变故让杨丽琼萌生辍学打工的念头,就在这时,她收到一封发自西藏墨脱的来信:“丽琼,困难是暂时的。千万不能荒废学业,我在遥远的雪域边关为你加油!”
寄信人正是周国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得知杨丽琼的家庭情况,周国仁心急如焚,甚至请假徒步跋涉一整天时间赶到县城,给杨丽琼发电报:“我让我爸给你送一些救急,你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我愿和你共同战胜苦难!”
父亲去世后,年轻的杨丽琼饱尝人情冷暖。周国仁的关怀仿佛黑暗中的一丝光明,洒进她的内心。她谢绝了周国仁父亲送来的钱,回了一封电报:“你的鼓励让我挺直了压弯的脊梁!你放心,无论再大的困难,我也会挺过去!”此后,邮局成了杨丽琼最常去的地方,与周国仁互通书信是她最快乐的事。在周国仁的鼓励下,杨丽琼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攒够学费,重返校园。
2000年,由于部队工作安排,周国仁成为墨脱背崩乡希望小学的义务教师。他给心爱的杨丽琼的信中这样写道:“当初我放弃教师工作,投笔从戎,就是想当一名将军。可现在孩子们没有老师,我是不是应该去当这个老师呢?但这不是与我的理想背道而驰吗?今后的路,我该如何走?”
杨丽琼很快回了信:“墨脱那样艰苦,又缺老师,你不是正好施展才干吗?换一种角度也是风景!”就这样,周国仁拿起教鞭当起了“玛米更拉”(意为 “兵老师”)。
但由于语言不通,尽管他用尽浑身解数,依然达不到上课的效果。杨丽琼写信劝解他:“你不懂门巴语,可以从头学啊!就让我们来个异地比试,看谁取得的成绩大,看谁最能吃得了苦。”
杨丽琼的鼓励让周国仁重新振作精神。他将巡逻执勤之余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教学工作中。为了把孩子们劝回学校,他还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先后劝回4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2000年10月,他由义务兵被选为士官。宣布命令的那一天,周国仁激动地写信告诉杨丽琼:“从今天起,我的人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的成绩里也有你的一半!”
2001年,杨丽琼经过努力,考取了云南省林业学校,她第一时间用电报告诉了周国仁。渐渐地,他们书信里的话,也由学习工作转到了生活感情上,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周国仁也诉说着对她的相思:“我只有一个愿望,用我的男儿柔情浇开爱情之花,和你白头到老!”
由于交通极其不便,打电话成了这对恋人互诉情思的唯一方式,然而大雪经常把电话线路压断,他们的通话往往短暂到连几句情话都说不完。杨丽琼原以为周国仁在结束一期士官的服役后,就会退伍回家。然而没有想到周国仁的几通电话,让等待变得分外漫长。
2002年:
杨丽琼:“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周国仁:“我想在墨脱再干3年。”
杨丽琼:“那我等你。”
2005年:
杨丽琼:“二期士官到期了吧?我又等你3年了,这次该退伍回来了吧?”
周国仁:“墨脱的孩子需要我,我想再教他们三年,对不起。”
杨丽琼:“我等你。”
2007年:
杨丽琼:“三期士官到期了吧?”
周国仁:“这边的小孩教给我一首歌,我唱给你听。”于是一首带着感情的《墨脱情》在电波中传向杨丽琼的心中。
杨丽琼心想:“是不是这次又不退伍回家了?”
果真如此。看着可爱的孩子,周国仁再次选择留在墨脱。那次通话之后,由于通讯线路被大雪覆盖,两个人始终联系不上。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八个月过了……周国仁心念着:丽琼,你还在等我吗?一年过去了,杨丽琼的心中始终担忧着远方的恋人的安危:阿仁,你还活着吗?我等你……
终于,苦等了一年的一次通话,让有情人终成眷属,2008年的春天,杨丽琼来到墨脱的雪山外,等到了白雪融化;周国仁一路狂奔,跑出了大山,两个人就在雪山下,周国仁迎娶了他的墨脱新娘。
当杨丽琼看到了墨脱的孩子们对丈夫的依赖,家长们对丈夫的信任,终于理解了周国仁为什么要选择留在墨脱,这一次,她没有再劝丈夫离开,而是默默地回到老家,一个人操持着家中的一切。
“我们离不开这位‘兵老师,我们的孩子也离不开这位‘兵爸爸。”一位门巴群众这样说道。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周国仁坚持每天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遇上雨雪天气,他亲自背送学生过河下坎。遇到学生生病住院,他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们买药和营养品。墨脱物资匮乏,所需物资全靠人背马驮,他宁可自己不吃也要让给学生。
周国仁舍不下这些门巴孩子们,同时,他覺得对不起远方的杨丽琼。2014年底,四期届满的周国仁即将离开部队,但他继续留在了墨脱。相恋17年来,他们聚少离多,只能靠书信这种最原始的方式交流感情。但杨丽琼从来没有抱怨过,她默默地长成了一棵“树”,一棵永远支持周国仁的“树”。
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盼他归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杨丽琼却说:“我看到了这个男人身上的担当,他是值得我托付终身的人。”2018年,杨丽琼与周国仁两地分居的日子已经持续了17年。每次周国仁休假,墨脱的孩子们和家长都要去营地询问:“周老师去哪儿了?周老师还回来吗?”问的人多了,营地里只得贴出一张告示:周国仁只是休假,他还会回来的。
云南的家人,墨脱的孩子们,都在盼周国仁的归来。
17年来,周国仁教了1800多名学生,其中170多人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不少人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现在墨脱县的各行各业,都有他的学生;17年来,杨丽琼和周国仁的通话也从时断时续的卫星电话,变成信号通畅的视频通话。不过视频那头依然是他的“对不起”,视频这头却变成了两个人的“我等你”——他们的女儿周子涵7岁了,却只见过父亲5次。
当问到她:“那边的小朋友需要爸爸,你也需要爸爸,怎么办呢?”周子涵的答案懂事得让人心疼:“墨脱的小朋友比我更需要爸爸,我把爸爸借给她们用一用。”
质朴无华、踏实可敬,这段特殊的爱情故事用它特有的方式,在相隔1500多公里的距离中回荡着深沉的相思与相守,向世人讲述着爱的意义:爱是柔情与牵挂,爱更是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