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必须要注意课堂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本文拟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要渠道。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必须要注意课堂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一、 精心设计筛选问题
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随心所欲地提问。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经过精心地筛选,问题提得得当,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反之可能会毁了一堂原本很好的教学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课堂提问的设计。
例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一子目“秦的暴政”
师:公元前208年的秦朝咸阳,妇女、儿童在田里劳动,辛苦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得上缴给国家。而在一间破烂的草屋里,年迈的老人因为兄弟刚被处以车裂之刑在哭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秦始皇的暴政。
师:哦,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暴政的?
生:车裂之刑、粮食上缴。
师:嗯,这有暴政的两个表现——刑法残酷和赋税沉重。那还有其他关于暴政的内容吗?
生:……
师:为什么是妇女、儿童在田里劳动?男子呢?
生:男子去服徭役了,秦朝修长城、修阿房宫需要大量的人力。
师:很好。我们得出了第三个表现——徭役繁重。
通过对一段材料的细细思考和层层提问,引导学生得出刑法残酷、赋税沉重、徭役繁重等暴政的表现,比起直接问学生“暴政的表现有哪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由此可見,精心设计的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乐趣。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把握好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求知心理的效果。课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时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产生矛盾,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例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堂小结
师:学完了这一课,大家说说本课的课题“秦王扫六合”是什么意思呢?
生:秦王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师:“秦王扫六合”后,是如何来巩固统一的?
生: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北修长城开发南疆……
师:嗯,我们可以把这些措施概括为五个方面:政治、文化、经济、思想、军事。那么“秦王扫六合”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生:灭掉了六国,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实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但是如此显赫的秦朝仅仅存在了14年就灭亡了,这是为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虽然用时较少,但作用甚大。利用提问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检查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调整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 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够得着”,提问难度应控制在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在提问中,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学习较弱的,多提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先回答,然后其他同学补充,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防止只提问好学生,这样会打击一般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例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一子目“战争的爆发”
师:美国南北战争,顾名思义,就是南方和北方的战争。当时的南方和北方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生:南北方的经济制度不同。
师:嗯,怎么不同的?
生:南方是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业。
师:经济制度不同为什么就会发生战争?也就是说这两种制度的矛盾在哪?
生:种植园经济需要大量黑人奴隶进行劳动,而北方资产主义经济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矛盾在于劳动力问题。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南方想要保留黑人奴隶,北方想废除奴隶制。
生:我觉得矛盾在于奴隶制。
师:很好,但还不够精确。
生:奴隶制保留还是废除。
师:嗯,那就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直接提问学生不一定能回答出来,所以我先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南北方的经济制度,然后找出两种制度的矛盾所在,进而得出最终的根本原因。通过设计铺垫性问题,让学生可以沿着阶梯一步步地解决终极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探究,而且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总之,没有提问的课是毫无生气的一堂课,提问缺乏艺术性同样是失败的一堂课。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抓住关键点设疑,把握好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徐玲玲,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旭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