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观点

2018-08-23 10:12石飞飞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7期

石飞飞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第九册教材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作者由自然景观“滴水穿石”引出观点,再由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人的正面事例和雨水这一反面事例为论据,按照古今中外的时空顺序,从正反两个方面。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观点,概括事例,为下面的替换事例,完成初稿,做好充足准备。

【教学目标】

阅读目标:

1.能找出文章的观点;

2.能标出为了说明观点文章所选的事例;

3.通过朗读,感受说理性文章是如何通过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

写作目标:

1.能围绕观点选择恰当的材料;

2.能对所选材料进行改写,为说明观点做准备;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替换原文事例,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课前诵读表示滴水穿石精神的词语,PPT出示:

日雕月琢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师:孩子们,说理性文章往往闪烁着敏感而深沉的哲理之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并描述事例来证明观点,希望这节课,你们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

【点评:课前诵读一组表达滴水穿石精神的词语、短句,让学生积累经典语言的同时,也能够为后面的事例概括环节提供语言素材。】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课文 搭建框架

(一)明确文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齐读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同学们,我们平时读的故事,写的文章,大多是写人记事,或者是写一处景物,结合预习,你发现今天的这篇课文,与之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一篇议论文。

师:对,这是一篇议论文,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过《说勤奋》。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用确凿、充足的事例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篇文章的观点。

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夠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板书: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是的,“就一定”所表达的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坚定的语气!

(二)检查预习

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一些事例。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第三段所选择的事例,誊写在提纲纸上。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这是老师归纳的第一个事例——李时珍立志学医。直接提取课文中的关键词,有人物、有研究领域。谁来交流第二个事例?

生1:爱迪生迷恋研究。

师:用结构相同的短语,很像一个小标题。谁来继续?

生2:齐白石坚持作画。

师:你已经掌握了概况标题的方法。

同学们,我们刚才梳理了小标题,概况了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围绕观点先列出小标题,也就是作文的提纲,再详细写出事例。

(三)朗读事例

师:下面,和老师一起合作读好这三个事例。老师读观点,你们读事例。(PPT闪屏出示)

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事例:李时珍立志学医——最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爱迪生迷恋发明——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齐白石坚持作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起——

生:李时珍立志学医,最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师:目标专一而,持之以恒,的确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起——

生:爱迪生迷恋发明,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起——

生:齐白石坚持作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师:同学们,为了证明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的名人事例,是不是很有说服力?

生:是!

【点评:板块一联系学生已知,关注学生主体性及文体教学的理念,从找出观点、梳理事例小标题、朗读事例三个部分,引导学生明确议论文用确凿、充足的事例充分证明观点的特点。尤其是采用师生合作朗读的方法,能够增加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议论文围绕观点选取恰当事例的要求。】

板块二:习作评改 完成初稿

(一)选取资料

师:同学们,还是围绕这个观点,其实,能够证明它的事例还有很多,你想用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资料,在你想选的故事序号前打对号,简单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生1:我选择了古代画家王羲之的事例。西晋书法家王羲之,经过刻苦练习,最终写字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师:长年累月、日复一日的练习,成就了书法大家王羲之。谁来继续?

生2:我选择了巴尔扎克的例子。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他2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91部不朽的传世之作。“每三天巴尔扎克的墨水瓶就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很有代表性。

师:你关注了表示数量的词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勤奋刻苦的文学家。下一位同学。

生3:我选择了严歌苓的例子。严歌苓说自己的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

师:厚积薄发,这不就是滴水穿石的精神吗?足以证明观点,很会发现。下一位?

生4:我选择了方仲永的例子,方仲永虽然天资聪慧,但没有经过持续的学习,所以最后沦落为普通人,从反面证明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重要。

师:一个反例,让我们对这个启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学们,《滴水穿石的启示》也涉及一个反例,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接受习惯,我们一般将反例放在事例的最后。

(二)回顾例文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故事,作为事例,显得过于详细。要写好议论文的事例,需要一个关键步骤——概括!

(PPT出示《爱迪生迷恋研究的故事》和课文中关于爱迪生的事例)

师:咱们就以爱迪生的故事为例,快速读读事例,与故事相比,你发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生:进行了概括。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师:火眼金睛,真会发现!作者仅仅用了89个字,就概括了800多字的故事。那么,这四句话,都保留了哪方面的信息?谁有发现?

生1:先点出爱迪生是哪个国家哪个领域的人物。

师:开门见山,这是人物的国别和研究领域。

生2:再说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概括了他曾经从事的职业。

师:这是人物独特的成长经历。

生3:保留了一些关键发明和发明的数量。

师:这是人物的主要成就。

师:我们来看,你能够从“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感受到什么?

生4:感受到爱迪生特别不容易,这些发明的背后凝聚着爱迪生的努力。

师:这是能够体现人物“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做法。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生活磨砺了爱迪生,也成就了爱迪生,虽历经坎坷,但仍义无反顾,最终实现了发明大王的理想!孩子们,要将长故事改写成一个事例,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写清楚能够证明观点的关键信息即可。

(三)概括事例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概括一个事例吧!小组内有一位同学拿好笔,组织阅读,圈出大家找到的关键信息;找到信息后,思考你们打算用几句话来描写,用哪些语句串联起来。

生1:我们小组选择了西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事例。王羲之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练习写字。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字的结构,日积月累,竟然连身上的衣服都被划破了。时间一久,竟将经常洗笔的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正是这种旷日持久的刻苦练习,王羲之写字的技艺达到入木三分的境界。

师:选取了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事例,有人物的时代、研究领域和主要成就,特别是通过“划破衣服”“染黑塘水”两个典型,体现了王羲之“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做法。最后一句“正是这种旷日持久的刻苦练习,王羲之写字的技藝达到入木三分的境界”,紧扣文章观点,直抒胸臆,画龙点睛。

生2:我们小组选择了巴尔扎克的事例。法国近代小说家巴尔扎克,每三天就得重新装满一次墨水瓶,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他的成就,难道不是来自持之以恒的努力吗?

师:有人物的时代、研究领域和主要成就,他们在描写人物“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时,运用了“每三天重新装满一次”“十个笔头”“九十一部”“两千四百多个”等词语,给予我们强烈的视角冲击。一个反问句,更让我们感叹,这累累硕果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辛勤努力。

生3:我们小组选择了贝多芬的事例。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乐圣”。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音乐创作,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凭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最终,创造出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巅峰。

师:有人物的时代、研究领域和主要成就。你们选取了人物语言,“扼住命运的咽喉”,是面对困境的一种抗争,紧扣观点,很有说服力。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写出了几个能够证明观点的事例,请刚才展示的同学,将作文纸拿来,我们替换出原来的事例,老师再加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写成了一篇属于自己的《滴水穿石的启示》。

师:是的,同学们,学习到现在,议论文的写作还难吗?

生:不难。

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修改课堂上展示的事例,修改选择的其他事例,用改好的事例将课文中的事例替换下来。若修改好了,别忘了和老师一起分享,这是石老师的邮箱。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点评:第二板块的教学通过选取资料、回顾例文、概括事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个性化思考,进一步掌握说理性文章事例要围绕观点,而且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关注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修改事例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规范表达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表达中,使课内课外相结合,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知识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