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训群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直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需要教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化学思维能力.下面笔者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浅谈如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落实素质教育,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以“化学微观结构”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结构.相对来说,这样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课堂枯燥无聊.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直接借助实物向学生展示这些粒子的模型,让学生用一种直观的方式了解这些粒子的差异.学生面对这样的直观素材,会对后期的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推动现代化教学进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现代化教学逐渐走进我们的课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辅助工具,推动现代化教学进程.在有机化学教学单元,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接触有机化学学习又比较晚,缺乏一定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加入多元化的素材,将这些看不见的知识直接演示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解酯化反应的时候,会对反应物的反应机理进行讲解.这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动画系统进行演示,根据化学方程式当中的反应物设计直观的动画模型.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是斩断了哪些化学键,而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化学键,学生对于反应机理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综合能力,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需要教师全面优化实验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思维.例如,在讲解如何运用酸碱指示剂判别物质酸碱性的时候.教師不再要求学生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机械性地演示,而是可以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反应机理以及被检测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自主设计实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锻炼实验思维及实验操作能力.其次,教师要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短板.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有一些实验难以在课堂上演示,如有机化学的链式反应.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直接向学生播放有关这些实验的视频或动画模型,再让学生通过程序操作来完成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重要的实验知识,锻炼实验能力.通过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能够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完成知识的探究.以有机化学推断题的教学为例,这类题型主要锻炼学生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推断各种有机物.为了提升学生解决这类题目的能力,教师不能再惯用以往的题海战术,而要引导学生构建解题模型,实现以不变应万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习题,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对习题进行解答.要求学生能够先从题设背景出发,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接着,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有效信息进行推断,列出可能的有机物.最后,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验证,判定答案是否正确.按照这样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则是一套严谨的解题模型.教师要让学生总结解题模型,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五、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组织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更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思想.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为学生组织实验竞赛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个实验主题.学生在确定了实验原理之后,则要在短时间内设计实验方法并进行验证,比赛的依据则是比一比哪个学生最先完成实验设计,并且取得了成功.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提升学生的思考与动手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理念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引导意义,全面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既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