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频出,教育该如何施策

2018-08-23 17:24李俊伟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熊孩子攻击性规矩

李俊伟

在高楼上玩“跳一跳”、在电梯里撒尿、随意向附近的人扔危险物品……近年来,“熊孩子”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缺乏规矩意识又极具攻击性的“熊孩子”,不仅常常给自己招来麻烦,还会给周围人带来困扰。为何“熊孩子”频出?该怎样教育“熊孩子”?有关“熊孩子”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当心!“熊孩子”出没

2月23日,重庆某小区内,一个男孩趁电梯里没有其他人,竟然向电梯按键撒尿。结果导致线路短路,电梯门打不开,男孩被困。

4月19日,网络上疯传一段视频,两个“熊孩子”在两栋18层高的楼房天台间跳来跳去,让围观的群众吓到腿软。

7月1日,广西百色市一个3岁男孩因贪玩钻到墙缝中被紧紧卡住,动弹不得,在消防部门的救援下才转危为安。

……

“熊孩子”不仅经常上新闻,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虽然我自己是老师,但我家孩子特别皮,不仅自己不上课,还干扰其他同学,扰乱课堂纪律。课间的时候,他把自己喝不完的牛奶偷偷倒在同桌的书包里。老师批评他,他就哭个不停,还在地上‘驴打滚。直到老师把我请到办公室他才罢休。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他故意把别人家的小孩弄哭。最严重的一次,他直接把人家小孩的推车弄倒,几个月大的小孩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还好后来我诚恳道歉,才得到别人的谅解。”一提起自家的“熊孩子”,湛江市第八小学教师钟佩银就特别头疼。

一位刚生完二胎的妈妈也深有同感:“有了妹妹之后,我家大宝就变得非常暴躁,经常会拿东西抛向妹妹。有一次在小区玩,他突然用石头砸旁边的一个小姐姐,还把人家弄哭了,把我吓得够呛。”

“熊孩子”不仅让家长头疼,也给老师带来困扰。“我们学校在乡镇,有一些老师开车上下班,但不知从何时起,老师们发现车上不时有划痕,开始没太在意,以为是孩子们不小心弄上去的。后来车上的划痕越来越多,还出现轮胎被放气、气门嘴不翼而飞、车身被砸出小坑等现象,甚至有一位老师的车前窗玻璃被砸碎。这些‘熊孩子的恶作剧,有时真让人寒心。”汉寿县某乡镇学校教师高红广说。

“熊孩子”为什么“熊”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孩子的攻击性是先天的,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之一。主流心理学派也将孩子的攻击性看成欲求未得到满足时体现出的情感反应。每个孩子都具有维持自我生存的各种需求,当这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攻击性。弗洛伊德所说的攻击性与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主张的‘无情异曲同工。温尼科特所说的‘无情行为中还包括‘孩子因愉快而做出的过度行为表现,而这些正是‘熊孩子出现的内因。”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心理教师刘赛花说。

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冯胜清认为,家长的宠溺也是导致“熊孩子”出现的原因。“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和祖辈的心头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于是,宠溺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隔代亲现象的出现,孩子更加放纵,养成了他们的‘娇‘骄二气,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缺少规矩意识。”

“首先,‘熊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从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洞口县第七中学教师谢建中表示,“根据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自我中心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儿童往往过度地关注自身,不能很好地从他人角度考虑,这是孩子‘熊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熊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有机会做出某种令自己快乐的行为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愿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获得满足。小孩子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时,就更有可能受到内心冲动的驱使,做出各种‘熊的行为。再就是,‘熊孩子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尚未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他们的行为打破了这些规范时,就会给我们造成‘熊的感觉。”

“熊孩子”的教育之道

有关专家认为,要小心应对孩子的攻击性。攻击性是构成人类喜怒哀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孩子无法适当地将攻击性释放出来,那么他们内部或外部的情感交流都无法顺利进行。

“對于‘熊孩子的攻击性,宜疏不宜堵。当发现孩子的攻击性比较强的时候,父母首先需要思考孩子最近是否积累了一些情绪,然后适当地多给予陪伴,邀上亲朋好友与孩子一起外出游玩,或让孩子通过绘画、唱歌、运动等方式释放情绪。这样,孩子的攻击性就会变得无害。当孩子触犯公共规则,损害他人,或者伤害到自己的时候,家长要智慧地说‘不,和善而坚定,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惩罚。但惩罚要适度,以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刘赛花说。

谈及“熊孩子”的教育之道,谢建中坦言,家长平时要对“熊孩子”有足够的关心。在孩子做出比较“熊”的行为时,家长要能冷静地与之沟通,避免情绪化的针锋相对,让他们了解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不仅要教育他们“不该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防止以后孩子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冯胜清看来,孩子规矩意识的培养也很有必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想教出‘熊孩子,就必须加强教育。当今社会是讲规矩、讲法治的社会。孩子将来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讲规矩、懂规则,否则寸步难行。所以,家长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并且要讲究方式方法,以身作则,循循善诱。”

“一个孩子的改变,单靠家长是不行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在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钟佩银有了自己的“育儿经”。她经常与儿子的老师沟通,并且把老师的反馈一一记录下来,及时与儿子交流。每次班级有活动,她都会主动服务,并且带儿子一起参加。有了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她惊喜地发现,儿子开始变得懂事了。

猜你喜欢
熊孩子攻击性规矩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女佣的规矩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你懂不懂规矩
“华辰是家规矩的拍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