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分布规律及其与发病时间的关系

2018-08-23 11:48张发平陈其春王龙胜郑穗生谢康临汪翀效
安徽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亚急性核心区急性期

张发平 陈其春 王龙胜 郑穗生 谢康临 汪翀效

作者单位: 241000 芜湖 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张发平,谢康临,汪翀效);2306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陈其春,王龙胜,郑穗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高度致残及致命的疾病[1]。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是MRI扩散成像中单位时间内各方向分子扩散运动的范围,能反映不同时期梗死灶水分子扩散情况[2]。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为病变侧与健侧ADC值的比值,可以使ADC值标准化,消除个体绝对ADC值的差异及年龄等因素的干扰[3]。ADC及rADC值可以解释脑梗死病理演变规律,提供分期参考,识别可逆及不可逆损害,然而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4-5]。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分期脑梗死患者病变侧核心区、边缘区及灶周区与健侧ADC值的差异,探讨梗死灶ADC值的分布及演变规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ADC及rADC值与发病时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收治的359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所有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诊断要点[6]。其中,男性207例,女性152例;年龄34~95岁,平均(69.6±11.5)岁;发病时间2 h~57 d;按发病时间将患者进行分期[7]:超急性期(发病时间<6 h)17例,急性期 (6 h≤发病时间<72 h)142例,亚急性期 (72 h≤发病时间<10 d)127例,慢性期 (发病时间≥10 d)73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幕上缺血性脑梗死患者;③病灶短径>15 mm;④病历有明确的发病时间记载;⑤未进行溶栓治疗。排除标准:①病灶合并出血或出血转化;②同一部位内含有新旧并存的病灶;③健侧存在影响ADC测量的病变;④同时存在已知影响脑部ADC值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分别测量并比较脑梗死患者不同分期(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变侧核心区、边缘区、灶周区及健侧对照区4组ROI的ADC值。通过线性回归,评估全部病例ADC及rADC值与发病时间的关系。

1.2.1 MRI设备及扫描参数 采用SIEMENS ESSENZA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及标准头颅线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spin echo-echo planar imaging,SE-EPI)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3 400 ms,回波时间105 ms,层厚5 mm,层间距1.25 mm,矩阵160×160,视野230 mm×230 mm,扩散敏感系数为0和1 000 s/mm2,平均采集次数5次,加速因子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3,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标准匀场模式,勾选合成ADC图,扫描时间为83 s。

1.2.2 ADC值的测量 应用SEIMENS Syngo.via工作站完成数据的处理。由2名放射科主治医师在不明患者发病时间的情况下同时进行ADC值测量,取平均值,数值差距较大协商取得一致。ADC图结合T2WI取最大层面或最大病灶结合相关研究[8]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别为梗死灶核心区、边缘区、灶周区及健侧镜像对照区,面积3~10 mm2,避开脑脊液、软化灶、脱髓鞘等异常信号,尽可能选取脑白质结构(见图1)。计算rADC。rADC=病变侧ROI的ADC值/健侧镜像的ADC值×100%。

2 结果

2.1 各分期患者病变侧与健侧ADC值的比较 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患者病变侧ADC值均低于健侧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患者病变侧ADC值分布不均,核心区ADC值最低,从核心区至灶周呈逐渐升高趋势,呈“梯度征”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患者病变侧ADC值上升,但各ROI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分期患者病变侧与健侧的ADC值比较

注:核心区与边缘区比较,*P<0.05;核心区与灶周区比较,★P<0.05;核心区与健侧对照区比较,■P<0.05;边缘区与灶周区比较,▲P<0.05;边缘区与健侧对照区比较,●P<0.05;灶周区与健侧对照区比较,○P<0.05

图1 梗死灶ROI的选择注:红色为梗死核心区,紫色为边缘区,黄色为灶周区,蓝色为健侧镜像区

2.2 不同ROI的ADC及rADC值与发病时间回归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结果提示,各ROI的ADC及rADC值与发病时间存在线性关系。核心区rADC与发病时间关系最为密切(r=0.891,P<0.05),呈高度正相关(R2=0.794,P<0.05),有较高的拟合优度,核心区rADC对发病时间的解释程度较高。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多数变量存在共线性问题及显著性检验>0.05,仅核心及边缘rADC进入具有统计学意义(F=701.929,P<0.05)。根据SPSS回归分析结果,把截距(a)和斜率(b)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a+bX):核心区ADC值Y=48.016X-13.054;边缘区ADC值Y=49.366X-15.962;核心rADCY=39.314X-14.155;边缘rADCY=40.660X-17.391;核心及边缘rADC(X1、X2)Y=49.872X1-11.715X2-12.804。详见表2、图2、3。

图2 核心区ADC值与发病时间的散点图

图3 核心区rADC值与发病时间的散点图

3 讨论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关系到患者治疗及康复方案的制定,然而患者无法提供发病时间进行分期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MRI的发展, 通过DWI信号的高低来判断新旧梗死灶变得较为容易,但是其易受“T2透过效应”的影响,给脑梗死的准确分期带来困难,且无合适的量化指标。ADC值不受该效应影响,并能定量反应DWI分子的扩散特性,且可更准确地反映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4]。近年来,关于ADC值对脑梗死的研究,愈来愈多地围绕准确分期及识别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可行性展开[9-10]。

有研究[8]显示,脑梗死超急性及急性期ADC值分布不均匀,病灶中心往外逐渐升高呈梯度分布,ADC值高低反映缺血组织的损害程度;Shen等[11]认为,亚急性的ADC值也有梯度分布特征。本组资料显示,除慢性期,其他3个分期ADC值均呈“梯度征”分布改变,与Shen等研究结果相仿。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梗死灶核心区ADC值较健侧显著下降(P<0.05),表明核心区脑组织损害较重,边缘区其次,灶周区最轻。可能是梗死发生时病灶中央除微循环供血外呈“绝对缺血”状态,而边缘有其他血管侧枝供血呈“相对缺血”状态,外周区仅仅是缺少责任血管的侧枝供血呈“轻度缺血”状态。随着病变的进展,部分缺血脑组织可能发展为脑梗死或者通过侧支循环、缺血预处理及微循环建立等恢复正常,该征象提示存在IP。多数学者使用灌注加权成像中达峰值时间灌注减低区域与DWI梗死高信号的错配区域为IP[9]。然而Forkert等[12]研究显示,该方法并非完全准确和实用。近期基于梗死灶ADC值“梯度征”的理论来识别IP成为研究热点[5,11,13],有望成为一种简便识别IP的方法。本组亚急性期梗死灶ADC值依然存在“梯度征”,是否存在IP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脑梗死ADC值随着发病时间推移存在逐步上升的演变规律,与多数研究结果相仿[4,8,11]。发病初期由于细胞毒性水肿,ADC值迅速下降;随着血管源性水肿发生,ADC值上升并逐渐恢复正常。本组慢性期的梗死灶4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进入假正常化期。可能由于慢性期细胞崩解、血管源性水肿及组织液化坏死使扩散受限减小,使得ADC值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逐步上升。陈振强等[14]通过绘制散点图证实ADC与发病时间存在正相关,并提出通过ADC及rADC值估计发病时间的可能。本研究结果与之类似,并进一步建立ADC及rADC值与发病时间的回归方程,量化两者的相互关系。由于目前脑梗死的分期标准较多,给ADC值分期研究带来困扰,而回归方程能较准确的预测发病时间,对照不同分期标准实现快速分期。

综上所述,ADC及rADC值的分布及演变规律可反映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ADC值的“梯度征”是提示存在IP的重要征象;通过ADC及rADC值回归方程可以较好的预测发病时间,灵活快速分期,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亚急性核心区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的疗效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