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度的加深,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开展了现代化建设。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建筑建设,既是城市面貌的重要体现,又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建筑的质量也是人们所格外关注的,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除了材料和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外,科学的管理手段也是保障建筑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分析了施工现场进度管理的作用和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进行现场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进度管理;遵循原则;相关措施
1 施工进度科学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1.1 施工进度科学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管理,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进行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对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部分建筑公司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且相关方面也具有法律法规。但是科学的施工进度管理仍旧是施工现场的重要组成之一。进行有效的施工进度管理有利于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使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得以保证,并有利于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反之,不进行施工进度的有效管理,或管理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都会影响施工的有序开展,使施工现场变得杂乱无序,不利于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所以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因遵循相应的规范对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在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
1.2 施工建筑科学管理遵循原则
(1)规范性原则
施工进度管理的标准是施工合同,在进度管理者红,需要按照合同规范,对于施工的工期以及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对于合同中不符合工程实际的地方,需要进行指出并且与业主进行商议,以订出施工进度管理的相关规范。
(2)动态性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收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就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进度进行管理,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和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进度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
(3)系统性原则
施工进度的系统性原则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工程建设中的某一个环节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采用系统化的思想构建施工进度管理。
(4)网络化原则
网络化原则是采用网络计划相关管理方式,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是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内容,采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能够对工程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并且将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相对比,从而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调整。
(5)弹性原则
建筑工程通常施工时间长,而且施工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时,需要在编制计划时留有余地,从而保障施工进度的合理性。
2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科学管理主要措施
2.1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应先转变观念,对施工人员普及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的观念。在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各施工部门在结构设置与职能上的改革,并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的经营机构。改革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工程技术部、市场合同部以及施工管理部。为有利于合同管理中心作用,应该整合和设立市场合同部机构,整合财物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功能,能够有效避免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相脱离的问题。施工管理部的设置则侧重于保证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的一致性,在合同的一定约束下,进行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协调管理工作,使得“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有所改善,着力解决在现场施工中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以便能够使得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得以提高。
2.2 优质材料管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建筑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直接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進行科学有效的施工进度管理时,应将材料的管理纳入其管理范围。对建筑材料的采购、进入施工现场和使用都进行相应的控制与管理。采购具有相关证书的厂家所生产的材料,并且对采购回来的材料进行详细记录,做到供应商和采购渠道可查。并且对于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设计要求和实际的施工需求进行质量的检查,确认质量合格且符合施工的需求后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应派专人负责管理,避免材料随意堆放从而使材料发生变质或变形,进而影响材料的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耽误施工进度。对于建筑材料的数量也应进行相应的管理,避免部分人员以权谋私偷渡材料,从而导致材料数目与实际的施工需求不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3 施工进度全面管理
为保障施工现场的井然有序,施工可以正常的进行,还应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从而使各个环节可以和谐统一,互相协调。除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控制和管理之外,还应对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进而使建筑的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并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保障施工进度。这就需要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的同时,设计施工组织,并制定完善的合同,从而使承包管理得以完整。还需要在进行施工前建立监督管理人员、工程师等组成的项目管理机构。从而使项目管理机构可以在施工时对施工现场和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对于机械设备应派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和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机械生锈、零部件损毁,从而无法在施工时正常使用,耽误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对施工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保障施工人员具备施工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开展安全会议,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确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同时保障施工进度。
3 结束语
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既有利于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提高,又有利于施工进度的加快。并通过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相关的建筑企业应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根据设计需求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需求做好准备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遵循规范性、弹性、动态性、系统性与网络化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白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2]黄筱旻.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和控制探究[J].大陆桥视野,2017(24).
[3]高红,陈琼秀.土建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进度的管理[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00092-00092.
[4]陈继伟.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J].科学与财富,2017(11).
作者简介:武全宏,身份证号:13072119761116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