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玲 李梦馨 甘焕林 蔡永勇
摘要: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下开展的旅游模式,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下重点开发的项目。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合理确定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将游客数量严格控制在其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是其同大众旅游区别的主要特征,也是解决旅游景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桂林市的主要景区为例,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桂林市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因素;基于木桶原理计算模型对桂林市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系数进行计算和评价;最后在“一路一带”视角下对桂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以此来指导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上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路一带”战略;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桂林市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发展的同时,旅游景区日益明显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合理确定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无疑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1]。
桂林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是中国面向欧亚,连接东盟的区域性文化旅游重要国际化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节点[3],是广西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到桂林的旅游人口逐年增多,由于人们追求经济效益大于生态环境效益,桂林的生态旅游承载力严重超载。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桂林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对桂林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以桂林地区的主要旅游点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和服务管理承载力入手,结合实地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木桶原理测算模型对桂林市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做出推算,最后基于“一路一带”视角对桂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主要研究方法有实地调研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和人物访谈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1977年出版的《旅游和休闲的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手册》中,F. Lawson讨论了旅游容量问题;同年Wall和Wright合作出版的《户外游憩的环境影响》中,提出了一个具有科学性的概括性定义[4~5]。1979年R. Jakson的《湖区休闲容量估计的序谱模型》,探讨了湖区环境对休闲活动的承受能力。之后Stephen (1979)也从土壤、水、噪声、植物、动物等个方面阐述了旅游对自然環境的有益、有害影响。除此之外Smith (1983) , Lindsay, Pearce, Coke,Lea (1998) Frell和Runyan (1991)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一定研究[6~7]。
国内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初。1983年,赵红红对苏州园林的旅游承载力进行了阐释;楚义芳(1989)在其博士论文“旅游的空间组织”中提出旅游承载力可分为基本承载力和非基本承载力,前者包括旅游心理承载力、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生态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承载力[8~9]。崔凤军(1995)首次阐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及特征,他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概念体系,包括环境生态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心理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等四个分量。
2.影响桂林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1 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促进生态保护,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有以下几类:
(1)以面积为限制性因子的计算模型:E1=S× OA× D.
(2)以长度为限制性因子的计算模型:E2=L× OL0× D.
(3)以游乐设施为限制性因子的计算模型:E3=M× N× OD.
2.2 服务管理承载力因素
指由核心景区内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所决定的游客容纳量,包括客观服务管理承载力和主观服务管理承载力。
2.2.1客观服务管理承载力
客观服务人员承载力的相关因素为环卫工人的承载力。考虑到工作成果体现的量化程度,选择环卫工人的承载力作为限制性因子,其他服务人员承载力只作一般性调研。环卫工人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D=∑N1×n1×ai。
客观服务设施承载力包括服务设施承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力。
2.2.2主观服务管理承载力
服务设施承载力的六个相关因素为:餐厅承载力、观光车承载力、购物场所承载力、卫生间承载力、垃圾桶承载力、住宿设施承载力。其中,垃圾桶承载力远大于现有游客的垃圾产生能力、环卫工人收集能力和垃圾处理设施承载力,所以作为辅助性因子。住宿设施承载力是核心景区外考虑的影响因素, 目的是考察景区外住宿接待能力, 应作为限制性因子。其他影响因素则都作为限制性因子。
2.3 资源空间承载力因素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是指森林公园资源空间所能容忍的最大游客量。其游览方式主要是沿固定的游步道、栈道、阶梯等线路进行登山、漫步等旅游活动。本研究利用线性模型对其资源空间承载力进行测算,具体如下:
3.桂林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模型
3.1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研究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由生态旅游的自然环境承载力、空间资源承载力、心理承受力组成,本文采用木桶原理,取分承载力中的最小值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
3.1.1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EEBC)
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以旅游区的环境生态状况作为基值,考虑到环境生态系统本身的净化吸收能力。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废等物质的排放以及对动植物生活习性的影响。由于环境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有限,风景区中的人工处理能力是衡量旅游区环境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标准。
针对废水、废气和固废污染物的计算公式为:
EECC1= ,( =1,2,3,…n)
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生活习性的影响,计算公式为:
EECC2=
3.1.2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TRCC)
生态空间资源承载力是指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特征而允许的游客数量,根据旅游景区景点的分布特征,本文采取总量模型进行计算(在一个景点均匀分布的旅游区,有若干出入口,游客可在旅游景区内白由活动)。计算公式为:
,
生态旅游区通常由若干景区组成,旅游区总体的综合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TRCC= ,( =1,2,3,…n)
3.1.3生态旅游心理承受力(PECC)
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的测定可借用一些既定参考标准或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际测算相结合的方法来测算。旅游人群过度拥挤导致的视觉干扰和感应气氛破坏以及自然风景区开发过度、人工建筑过于密集导致的景观美感度损害是旅游者产生心理承载力极限值的重要原因。本文选取人群敏感阀值和景观敏感阀值为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的分量,其中人群敏感值:C=A/P
3.2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
根据上面给出的计算模型,对研究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以下计算。
3.2.1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测算
(1)污水自处理能力
桂林象山景区是以不消耗水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景区,污水来源土要是游客用水和管理员用水,污水产生量以用水量的80%计算,住宿游客污水量为200L/人·天(下同),一般游客为20升/人·天,管理人员为100升/人·天。景区管理人员按800人计算,住宿游客比率为0.5,按照公式计算得出象山景区污水处理能力规划,可接待的游客数量为6827人次/天。
(2)固体废物处理能力
经过调查,游客平均每大产生的土要污染物量如下:
(3)生态系统忍耐力
研究区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为湿地植物和绿化植物,动物种群主要为水生和湿地动物。研究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直接作用不大。按照旅游规划中的游客行为和游客规模,生态系统忍耐力暂时不会对旅游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制约。
3.2.2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的测算
在对游客的调查中,旅游团队每队游客为15人以上的占39%,11-15人的占27%,6-10人的占20%,1-5人的占14%,79%以上的游客觉得团队间隔200m以上不感到拥挤。按每队10人计算,人均占用游道合理长度为20m;按15人计算,人均用游道合理长度为14m。在对针对“面积法”测量为主的景点调查中,82%的游客觉得人均用面积为10m2/人以上不感到拥挤。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基本空间标准[11],结合专家咨询与修正,我们确定象山景区人均游览占有面积为10m2/人,游道人均占有长度为20m/人。通过实际观测,根据公式计算出景区的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为6960人/天。
3.2.3生态旅游心理承载力的测算
游客心理承载力结合国内研究方法[12],游客对人群的最大接受能力为:外向型团队旅游者20m/人,内向型团队旅游者15m/人,外向型散客旅游者25m/人,内向型散客旅游者20m/人。本文采取平均算法原则,取游客对人群的最大接受能力为17m/人,根据公式得出,象山景区旅游者的心理承受力為12373人/天。
3.2.4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实现
本文在减小主观随意性、提高权重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采用三态赋值法[13]、AHP法[14]得出各分量的权重值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的35%,生态旅游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50%,生态旅游心理承受力的15%。计算如下:
EECC=EEBC×35%+RECC×50%+PECC×15%
=13507×35%+6960×50%+12373×15%=9906人/天
年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9906×365=3615653人/年。
4.基于“一路一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4.1 明确旅游环境承载力
“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下要求生态旅游景区要可持续发展,因此景区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之前,应结合多种数学模型,从其生态环境、服务管理和空间资源三方面进行明确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预测,以此预防后期旅游景区内各种人为环境问题的出现。
4.2 严格控制环境承载力
桂林市地位已上升到“一带一路”旅游城市层面,其品牌形象及假期时间势必带来更多的游客涌入,前期预测结果可能因此失去时效性和准确性,因而在景区持续发展中,需多次频繁的进行数学模型的测算,以此来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提供保障。
4.3 积极维护环境承载力
加强民众的参与度,有利于提高整个环境承载力监控的过程。鼓励市民积极监督相关旅游部门和机构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预测,在预测结果出来后切身参与到环境承载力的维护过程,为减缓旅游承载压力采取亲身可行的措施。
5.结论
本文运用木桶原理模型对桂林市主要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服务管理承载力和资源空间承载力三方面进行了测算,最终得出桂林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各项结果,为相关生态景区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并基于“一路一带”视角下对桂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出明确旅游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环境承载力,积极维护环境承载力三个建议。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56-258.
[2]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 c_1114793986.htm,2015-03-28.
[3]2020年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广西网[引用日期2017-03-08].
[4][1]A,Fullerton,Crawford A. Carrying in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Washington[M]: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4.
[5]Allan W A. Studies in African Land Usage in Northern Rhodes Livingstone Papers and No.IS.Cape Tow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9. [3]Gyou K T.Development of a tourism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procedure:a conceptual approach [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431-445.
[6]Brause,D.The Challenge of ecotourism: balancing resources,indigenous People,and tourists[J]. Transitions Abroad,1992:29-31.
[7]Brown J P,S P Kalisa&Wright.; Recreation impact on forest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88(1):425- 431.
[8]陈传康,伍光和,李吕文.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3-78.
[9]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项目名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广西地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
编号:20171154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