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过程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2018-08-22 10:17郭海燕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位线重合平行四边形

郭海燕

注重数学过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注重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参与数学活动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证明”的探索过程,注重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应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一、注重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

示联系”的过程

在设计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注重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活动中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寻找规律,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积极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广阔空间.

案例1.“角的大小比较”的教学

教师:在硬纸上任意画两个角,并且把它们表示出来,然后把它们剪下来.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动手操作,剪出的两个角大致呈现两种情形:①两个角大小相差悬殊,可定性判断.②两个角比较接近,可借学具进行甄别.几分钟后,让学生就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畅所欲言:学生1,如图1,剪出∠α与∠β,用量角器分别量出∠α=60°,∠β=55°,∴∠α>∠β.

学生2:如图2,剪出的两个角分别为∠ABC与∠DEF

把两角的顶点B与D重合,边AB与边DE重合,发现边EF落在∠ABC内部,可知道∠DEF<∠ABC或说∠ABC>∠DEF.

教师:还有其他情况吗?

学生3,如果用量角器量得两角度数相同,那么这两角相等.如果两个角的顶点和它们的两边都分别重合,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师生总结:和线段的长短比较类似.角的大小比较一般有两种方法:度量法与叠合法.

二、注重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证明”

的探索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论據,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为落实这课程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证明”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

案例2.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用剪刀只剪一刀,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部分,使两个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启发学生:若要使剪成的两部分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教师:谁能说说自己是怎样剪的呢?

学生1:沿三角形的中间剪开,这样一拼就可以了,学生1,边说别把自己的纸片拿出来演示,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教师:图3中的D,E,应该在AB,AC的什么位置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学生1:在中间位置.

教师:很好,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如图3中的DE就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

教师:DE与三角形ABC的边BC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2:观察猜想DE∥BC.

学生3:量一量发现的DE=12BC.

教师:很好,同学们能证明吗?

(大部分学生都是画出图3所示的图形,先证明△ADE≌△CFE,然后得到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由此可得到DE∥BC, DE=12BC.)

师生总结归纳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猜你喜欢
位线重合平行四边形
妙用中位线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巧构中位线解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巧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活用中位线的性质解题
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