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忠
摘 要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全面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奠定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而这就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只有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因此,为了构建更加有效的数学课堂,本文将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对比教学;因材施教;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08-01
在初中教育中,数学一直是一门核心课程,而数学的教学质量又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各方面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已经过渡到形式阶段,他们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快速发展,同时,初中数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这也给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老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对比教学法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当中,有一些数学知识是相关或比较相似的,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将这些数学知识混淆,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从而有效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老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对一些数学知识加以区分,进而突破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节的内容时,在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而本节要学习的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概念,则是在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加了一些限定条件得到的。所以,在理解这几组概念时很容易混淆,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对这几组概念加以区分,这几种图形的概念为:
(1)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一组临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有一组临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几种图形的概念之间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的,对一种图形的概念加以限定之后就可以演变为另一种图形,所以在理解记忆时很容易混淆这几组概念,而通过对边教学的方法,则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发现这几组概念的不同之处,从而理清这一节的学习思路。可见,通过对比教学,可以更容易使学生熟练掌握和区分不同的数学知识,避免在学习中犯一些细节性的错误。
二、根据学生的差别进行因材施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跨度,数学也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开始在这一时期慢慢显现,如果不能因材施教,很容易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拉开较大差距,从而打击一些同学的学习信心。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有效教学的方法。
例如,在完成《二次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后,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一章的内容,使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都能够对二次函数有深刻的理解,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两个层次,对于那些已经较为熟练掌握这一节知识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进行实际的训練,从而使他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而对于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由老师引导他们从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顶点式、焦点式这三种形式以及抛物线的基本性质等一些基础的知识慢慢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因此,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材施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通过案例思考创设数学情境
在进行数学授课时,有时为了使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可以以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够使数学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使学生对数学信息倍感亲切,还可以借此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所以,作为老师,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量搜集数学信息,并且在课堂中将这些信息创设为教学情境,以此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我市有两个规模较大的商场,在春节活动期间,两家商场同时进行优惠促销活动,其中一家的优惠方式是全场商品7折促销,而另一家的优惠方式是买两百送一百,那么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哪家商场更为优惠呢?这种情况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这种生活问题,也是学生们乐于去参与的。因此,一堂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更高。
总之,为了能够在初中阶段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吸收一些较为先进的理念,从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全面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惠惠.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案例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7.
[2]刘书增.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