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芹
摘要:企业会计核算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会计核算的内涵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计算、记录、报告行为,逐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系统地、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并参与企业决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文章根据我国企业实际,阐述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分析探讨了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会计核算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基本原则;重要性;改善措施
一、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内涵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全过程。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其基本方法主要有设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之中。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和决策者对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的内涵已经由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拓展到了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控制。事前核算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参与决策。
事中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经营活动按照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二)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原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保证客观真实。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各阶段都应遵循此原则。二是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必须和企业经营业务相关,符合国家宏观管理需要。相关性原则强调会计信息资料必须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三是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一致,不得任意变更。一致性原则便于企业对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体现不同期间的经营成果。四是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方法应当保持前后一致,会计指标核算口径相同,具有可比性。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才便于企业与其它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看清本企业所处地位,从而取长补短,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五是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当期发生的业务当期处理,防止会计信息失去时效。会计信息只有及时才能有效,才能有利于决策。六是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准确清晰,便于利用。会计记录只有清晰准确、账户对应明确、手续完备、程序合理,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准确把握、更好的加以利用。七是配比性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配比。配比性原则能够正确反映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有利于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八是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使用会计方法时要以企业自身特点为依据,对重要的业务采取适当的方法。坚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九是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谨慎,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损失。实施谨慎性原则能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为企业提供资金运动的基本信息和可持续发展依据。企业会计核算通过各种专门程序和方法,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结账和编制财务报表,对内部管理者和外部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
2. 科学高效的会计核算能够促使企业管理者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核算对企业的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过程的计量和反映。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类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经营效果和投资效益,改进和完善经营策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過会计核算对企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记录,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企业财产状况,加强对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企业通过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可以反映出企业目前资金来源状况和投资者可供分配的利润,便于企业管理者制定筹集决策和投资计划。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生存和盈利能力。
3. 依法科学合理运用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
减少或者延迟纳税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减少企业的纳税义务。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采取适当核算方法,开展税收理财,正确计税,依法纳税,为企业发展节约成本,积蓄力量。
二、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会计核算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尤其是小微企业,其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彻底。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老板既是企业所有者也是企业经营者。他们认为,企业是隶属于其家庭的,许多资金往来分不清是来自企业还是家庭,导致财务人员无法真实核算企业财务活动。为了节约开支,许多私营企业出纳、记账、审核由其亲属一人担任,资金往来不走企业账户,甚至直接存入个人存折;支付货款和发放工资等也从个人账户结算。进货、开支不能获取正规发票,账务处理难度很大。
(二)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随意
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建账不规范现象,不能根据企业实际依法建立账簿,有的小微企业甚至从来没建过账,日常核算只是采用记流水账的形式,无法及时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相应账簿,也不能完全按照会计法律规范对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进行核算、记账、报账等,会计核算随意性大。
(三)滥用错用会计政策,甚至存在违法行为
有些会计人员知识陈旧、不注意学习新的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专业知识更新不足,对一些会计政策理解不透,存在滥用错用会计政策现象。比如将资本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随意提取预提费用、虚列开支、虚增工资费用等;任意提取减值准备,人为操纵利润等。
有些企业甚至存在账外账现象,存在两本账甚至多本账,形成企业“小金库”,隐匿收入,虚列成本,偷税漏税,给国家造成损失。
(四)会计核算信息严重失真
许多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原始凭证不真实。许多企业忽视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与费用的控制,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原始凭证普遍存在填写不真实、不完整,不能真实体现企业经济活动本质。许多违规行为被虚列费用,比如请客送礼等花费,通过取得虚假原始凭证,或者编造人员名单冒领劳务费等方式套取现金,违规入账。有的明明可以取得正规发票,却因为节约费用,不要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这既给会计监督制造了难度,又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度。
2. 记账凭证编制不准确。许多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过硬,记账凭证摘要书写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反映经济活动具体情况;会计科目应用随意,不能正确核算经济业务内容;记账凭证编制不完整,凭证要素填写不全或者不填,影响了会计核算的严谨性和真实性。
3. 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很多企业财务人员不严格按照规定设置账簿,不设置总账,只设置明细账或者分类账,无法进行账账相对;不设置固定资产账,造成账外资产,无法进行账实控制,容易造成贪污腐败现象。账簿登记错误更正不按照规定修改,而是采取挖、擦、补的方式任意涂改,造成账面书写不整洁,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
(五)会计监督严重缺失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企业会计人员要对整个会计核算过程进行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多数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与否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意志,会计人员根本没有话语权,甚至不敢伸张正义,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泛滥,会计报告虚假,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三、改善会计核算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会计人员再教育培训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全面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多元化、发展多模式,经济形式多样化,企业的经营方式也不同于以往,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经常接受教育培训,不断掌握新知识、将新的核算方法应用到会计核算当中。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紧跟国家会计制度改革步伐;另一方面要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会计人员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敢做真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相关责任
建立健全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协调,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化。
(三)借助外部监督,促进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企业核算的外部监督是指工商、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机关以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或中介機构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所实施的监督和检查。企业应通过这些外部机构对企业资金的审核、经营活动的监督、会计资料的审计以及纳税检查等,进一步发现和改进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实现会计核算规范化。通过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部门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从而推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推动会计核算电算化
随着计算机办公数字化的普及,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大趋势。会计电算化可以将复杂的会计核算变得轻松,只需轻轻输入数据,便可实现制证、记账、审核、编制报表等一系列繁琐的会计程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使企业财务人员从复杂的算账、记账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参与企业决策,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长远大计,只有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才能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斌.企业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及规范化方案[J].中国集体经济,2017(05).
[2]宿明俊.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
[3]刘远风.浅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2014(07).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03).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祥源蔬菜水产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