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
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以来,六年间,已经孵化出多达两三千万的公号。其中,既有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创建的“机构媒体”,也有无数普通公众出于公共表达、利益诉求等动机运营的“自媒体”,整个网络内容业态和网络舆论格局都因此发生了移动化、社交化甚至碎片化的变迁。
回顾这六年微信公众号带来的变化,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少数头部用户或者俗称“大号”的成功。这些“大号”,不管是姿态优雅或者倾向低俗,无论是垂直定位还是内容糅杂,几乎都有相似的成功秘籍。比如探索注重体验的产品形态,把握网民的情绪痛点和心态,满足公众的直接或潜在消费需求,对接社会或时代的普遍问题。尽管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但这少数人的“个体成功学”已足够耀眼:助理月薪高达5万,单条文章广告报价数十万,经由公号实现的电商和衍生业务年收入达到数千万,创建和运营的创业公司经过几轮融资估值已达数亿……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基于点击的“流量”和依靠“流量”变现的资本。
公号的崛起和“大号”的成功,必然带来令人欣悦的变化,比如为少数精英的内容创业和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传播平台,为草根个体的公众表达和社会动员提供了重要资源,为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和社会舆论参与提供了网络空间,为整个内容生态的繁荣激发出个体和组织无尽的创造力。
然而,对多达8亿的中国网民来说,绝大多数人只是公号的阅读者、消费者和旁观者。面对公号创业者的成功,我们还需要集体冷思考:我们的阅读效率和内容品质因为对公号的信息定制和依赖,有没有变得更加高效、系统和深入?当我们习惯了阅读两三千字的公号文章,是否还依然拥有啃完一本经典原著图书的兴趣、耐心和毅力?相对碎片化、娱乐化和通俗化的公号阅读,是否有助于我们持续建立把握复杂社会的认识论和稳定的价值观?针对热点事件和话题,我们的态度和立场是否会被某些公号文章中的偏激和情绪所刺激,也变得浮躁、表面甚至焦虑?通过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公号文章,习惯于“喜欢自己喜欢”“知道自己知道”,我们是否还会对社会发展中那些重大的公共议题保持关注,且不断打破信息茧房、认知极化等偏见,继续保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理性自觉?
对于这些问题的追问,如果答案是积极的,那说明公号只是你我阅读和思考的组成部分而非主打产品,只是你我了解、观察和参与公共生活的某些窗口而非主流渠道,只是你我调节自我情绪和心态的特定试剂而非关键营养。如果答案是相对消极的,则说明公号的阅读、消费和体验,或多或少让你我过度陷入情感化的网络世界,过度被网络消费主义所主导,失去了冷静理性的判断、弱化了深度思考的能力、降低了公共关注的热情。
现实的情况当然没那么糟糕,但也未必如想象的这般美好。也许,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反思:阅读公号的生活,如何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向上向善的头脑和观念?这种期待和责任,不应归于公号,而要归于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
(作者是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