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松解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08-22 05:48洪宇
当代医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肛裂松解术肛管

洪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肛肠科,浙江 杭州 310004)

肛裂主要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表层呈纵向裂开而形成的溃疡,多为梭形或椭圆形。该疾病发病率约为20%,是临床上仅次于痔疮的肛肠疾病,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对象,临床表现为肛门周期疼痛,并伴有便血症状,反复性比较强[1]。保守疗法效果有限,只能通过手术根治。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本院对收治的肛裂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肛裂侧切术和肛裂切除松解术,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2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18~64岁,平均(43.2±1.5)岁,病程0.3~4年,平均(1.5±0.4)年;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9~62岁,平均(42.8±1.6)岁,病程0.4~4年,平均(1.6±0.4)年。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自愿参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肛裂疾病诊断标准[2];②年龄:18~65岁;③无肛裂侧切术和肛裂切除松解术禁忌。排除标准:①心、肝、脾、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②存在肛周脓肿、混合痔等其他肛肠疾病者;③精神异常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治疗方案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侧切术,手术步骤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麻醉方式,成功后将肛裂合并的肛乳头瘤和增生外疮剪除,随即做一放射状切口于距肛缘1 cm处;将右手食指置入肛内,使之与括约肌间沟接触,同时将文式剪用左手经切口放入括约肌间沟肛管皮下;对内括约肌下缘实施钝性分离,并以右手食指予以引导,内括约肌下缘用钳夹挑出,张开钳夹,切断、修剪创缘,充分止血。术后根据患者需要给予止血粉或抗感染药物。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肛裂切除松解术,首先对入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后实施局部麻醉。指导患者取右侧卧位,消毒铺巾,随即沿裂口两端做一放射状梭形切口,位置在截石位5点或7点处,切口长约3 cm,剪除切口皮下组织和肛裂,使得肛裂基底部新生肉芽组织充分外露,轻划裂口基底约3 mm深,上下端分别至齿线约0.5 cm处和外括约肌下部;用手触摸无紧绷感,探入食指确认肛管松紧度,以容纳2指为佳,肛管稍紧者,可适当轻划肛管基底部,直至无紧绷感;使用双手食指、中指进行扩肛,动作轻柔,直至肌纤维出现“断裂感”。对于存在皮下瘘管、肛乳头肥大、内痔者应常规切除,并予以包扎。手术完成后,用止血纱布和止血粉填压伤口后加压包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肛门功能恢复,排便顺利,伤口愈合正常,无并发症;显效,症状明显改善,伤口恢复,无明显并发症;有效,症状有所缓解,并发症比较严重;无效,伤口未愈合,症状改善不明显,具有肛门失禁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9.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为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05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n(%)]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 中出血量和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6 46手术时间(min)72.5±3.6 58.7±3.2 19.432 0.000术中出血量(ml)5.2±1.4 3.6±0.9 6.520 0.000创面愈合时间(d)17.6±3.5 11.4±2.8 9.382 0.000住院时间(d)12.5±2.1 7.9±1.8 11.280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观察组为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859,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n(%)]

3 讨论

肛裂是临床比较常见疾病之一,通常是由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破裂所致,以中青年为主要发病对象。调查研究发现[3],局部解剖、慢性感染、肛管损伤、肛门狭窄都是引发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局部缺血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肛裂发病的关键,治疗目的是切除溃疡,松解内括约肌。有学者指出[4],绝大部分肛裂患者都伴随不同程度肛管痉挛,在此基础上引发肛门局部缺血、粘连增生,并逐渐形成炎症,时间一长,并发皮赘痔、肛乳头肥大、肛瘘等。

根据解剖学方面分析,肛管前后方存在相对薄弱的区域,排泄粪便时不会对肛管产生明显的挤压,肛管两侧具有丰富的肌肉,并对两侧施加较大的压力,使得粪便在经肛管时产生扩张力,并以肛管两侧为受力方向,肛管前后方线处作为支点,需承受肛管两侧产生的扩张力,但它比较脆弱,自身扩展能力有限,使得肛裂症状发生[5]。

传统主要以肛裂侧切术为治疗方案,效果明显,有助于恢复肛门括约肌弹性,并改善括约肌供血情况。应用原理是挑断内括约肌,缓解肛管痉挛,降低肛管静息压,以改善裂口处血液循环[6]。但此方案存在以下弊端:①创伤明显,治疗过程中需使用引流术,操作不当容易引发感染,不利于患者恢复;②疼痛感明显,鉴于括约肌较厚,因此术中极易出现创口过深、损伤周围组织等意外情况,使患者疼痛感更强烈;③愈合困难,引流不当、术中出血都可能延长恢复时间,使得创面愈合更困难。这就需要临床探讨一种安全高效等方案治疗该疾病。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相关设备器械迅速更新换代,使得肛裂切除松解术逐渐在肛裂疾病治疗方面得到黄疸应用,即为肛裂切除术+括约肌松解术,是在传统方案基础上对内括约肌进行松解。与肛裂侧切术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创伤小,不损伤内括约肌;痛苦不明显,疗程短;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给予肛裂患者肛裂切除松解术时,应从以下几方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①松解内括约肌时,切开需合理,具体深度应与患者疾病发展程度相结合,症状较轻时只需达内括约肌层,而不是将全层切断,如此以来,可使创面缩小,加快愈合速度;症状严重者,切开深度应至内括约肌下层,但不可超过齿线,防止切断过高、过深不利于肛门闭合;总之,应以内括约肌松解、狭窄环切开为标准;②治疗期间应将肛裂溃疡面、病变肛窦彻底切除,从根本上避免肛裂再次发生。

张洪波等研究发现[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辉国研究结果表明[8],观察组排尿困难、血便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肛裂切除松解术了有效减少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肛裂切除松解术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案,肛裂切除松解术在治疗肛裂疾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但可缩短时间、加快愈合速度、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手术安全性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肛裂松解术肛管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G6805神经刺激仪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
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改良肛裂切扩术治疗肛裂60例报告
分段贯穿结扎治疗硕大内庤5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