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8-08-22 05:48陈涛张霞辉蔡龙胡军
当代医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呼吸机气管气道

陈涛,张霞辉,蔡龙,胡军

(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0006)

重症加强治疗(ICU)对需要持续机械通气、气道保护的患者而言,多需要进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1]。值得注意的是,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气道的天然防御屏障会造成明显破坏,导致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从而会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2]。综合性ICU患者,因多存在高龄、长期反复住院、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从而增加了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3]。曾有文献报道,下呼吸道感染在ICU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所占比例在40%以上[4]。现阶段,对于综合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尚未十分清楚。本次研究中,以对综合ICU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目的,对本院ICU病房接受切管切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院ICU病房98例接受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是否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划分在观察组,未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划分在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入住ICU病房,自愿或家属同意接受临床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氧疗、口腔护理、气道护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下呼吸道感染针对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确诊下呼吸道感染后,及时送检病原学标本,依据患者基础病情、本科室近期流行病原学特点,给予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加强痰液引流、其他气道护理、营养支持。若是患者存在结构性肺病,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或者是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时,可给予其β-内酰胺类酶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科学选择。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患者年龄、合并症、气道开放时间、入住ICU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手术时机、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3。

表1 两组患者基本特征比较结果统计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2 两组患者年龄、入住ICU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比较结果统计()Table 2 Comparison of age,occupancy time of ICU and airway opening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年龄、入住ICU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比较结果统计()Table 2 Comparison of age,occupancy time of ICU and airway opening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值例数49 49气道开放时间(d)24.5±3.6 11.9±2.9<0.05年龄52.44±11.33 44.39±12.21<0.05入住ICU时间(d)19.7±4.4 13.2±3.5<0.05

表3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研究与实践证实,气管切开术较气管插管而言,能够有效减少死腔样通气容积、气道阻力,是患者的舒适性得到提高,并减少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方便气道分泌物得到充分引流,可以减少咽喉部溃疡,对于长时间机械通气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而言,这是最佳的选择。国外曾有文献报道,会有6%~11%的ICU患者会选择气管切开。在一定程度上,气管切开对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操作过程中,会对患者皮下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造成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进而破坏了患者的天然防御屏障[6]。除此外,综合ICU患者因诸多原因的影响,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曾有研究发现,ICU患者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气囊管理不规范、呼吸机使用时间、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患者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胃内容物返流、病房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7]。本次研究中,以对综合ICU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目的,对本院ICU病房接受气管切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患者年龄、合并症、气道开放时间、入住ICU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手术时机、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等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8]报道结果相似。ICU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证实,ICU环境密闭,不可避免地定植大量多重耐药菌,清除困难,ICU住院时间越长,则环境中定植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患者体内的机会也就更多。因机械通气后,患者气道经声门、气管切口与外界保持相通,原有防御屏障被破坏,致病菌会轻松的进入到下呼吸道,诱发感染。侵入性操作对人体的天然屏障造成破坏,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必要的途径。吸痰管、支气管镜检查时,通过气管切开套管,进入气道吸痰操作,会将外界病原菌带入下呼吸道,从而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危险性增加。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及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会增加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气道开放时间越长,则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也会因此越大,患者的感染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加。本次研究证实,综合ICU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患者年龄、合并症、气道开放时间、入住ICU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手术时机、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等均为主要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呼吸机气管气道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