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 陈一峰 林如 林丽芳
SBAR即Situation(现状)、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化沟通模式[1-2]。跌倒是影响老年患者生活的常见问题,我国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率为7.5%,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对老年患者危害严重[3]。常规跌倒护理措施不能做到时时监控,且护理人员在高度紧张与高压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对高危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交接,使患者跌倒风险增加[4]。因此,本研究拟通过SBAR标准化沟通方式对有高危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加强干预,进而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方式以求减少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38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1例,对照组19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在65~85岁;(2)中文版Morse跌倒评估量表[5]评估得分≥45分;(3)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6]评分≤61分。
排除标准:(1)长期卧床者;(2)ICU重症疾病者;(3)不愿意配合者;(4)有精神障碍者。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1)在病床头插明显警示牌。(2)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跌倒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3)患者卧床时使用床栏。(4)指导患者掌握呼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5)要求患者起床活动时应做到“三个半分钟”,即醒来后躺半分钟、后再站起来半分钟、扶住床栏半分钟再行走。(6)视患者情况提供尿壶和便器,病房卫生间安装坐便器及扶手。(7)患者常用物品应放置在伸手可取的范围内,指导患者掌握助行器、轮椅的使用方法。(8)保持病房内及病床旁道路通畅,地面无脏物及水渍,洗手间铺设防滑地垫。(9)加强巡视:强化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清晨起床、夜间如厕、上下床等易跌倒时段的巡视工作。(10)定期检查。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SBAR加强护理。(1)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培训小组,通过讲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等方式,进行SBAR含义等培训,一个月后针对评估方法的反馈进行强化培训,并通过提问和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考核。(2)实验组在护士学习标准化沟通方式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使用SBAR床边交接班表(详见表1),指导护士对住院患者的高危跌倒因素进行准确评估,根据现存的高危因素作出析,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3)在患者病情稳定、高危因素解除后,停止使用SBAR床边交接表。
表1 SBAR床边交接表
表2 两组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n(%)]
两组患者若发生跌倒,均按患者跌倒应急预案予以处理,并填写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
统计住院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的跌倒率。采用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医生、护士和患者或其家属三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表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应用SPSS 22.0数据分析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住院患者的跌倒率为7.3%(14/191),高于实验组的2.6%(5/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
实验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研究表明,60.0%以上的跌倒事件是由沟通障碍造成[7]。SBAR干预可以让医护之间准确沟通,能够针对跌倒的高危因素进行处理,使护士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更加明确,有利于针对跌倒的护理干预的实施,并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SBAR标准沟通法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老年患者跌倒情况。这与杨艳红[9]、徐永能等[10]人的研究结果相近。
本研究还针对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各自所实行的护理及沟通方式的满意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实验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在对照组之上;表示实施SBAR标准沟通后,医患各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可能是因为SBAR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让护士可以运用理论、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反馈评估之后,能够实施综合有效的护理,避免医护和护患之间沟通不良,快速地找出问题并进行解决,最终避免了跌倒的发生[11-14]。这个结果还为SBAR沟通方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高危跌倒患者的SBAR加强干预方法,增加了针对跌倒风险的标准化沟通流程,有效降低了跌倒率,增强了医患各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及时解决了医护和护患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