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2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使得胃癌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患者在全胃切除后,其会完全丧失胃功能,导致出现无胃综合征,即贫血、体质量下降、食欲下降、反流性食管炎等[2]。胃癌患者在全胃切除术后,应为其重建消化道来促进其无胃综合征的改善。本文主要对横结肠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胃癌患者60例,其均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每组均为30例。
实验组中,年龄范围为41岁-70岁,年龄均值为(57.82±5.33)岁,男女之比为17/13,其中4例为弥漫性胃癌,10例为胃体胃癌,16例为胃底贲门区胃癌。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40岁-69岁,年龄均值为(57.80±5.32)岁,男女之比为16/14,其中5例为弥漫性胃癌,8例为胃体胃癌,17例为胃底贲门区胃癌。
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胃癌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组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干预。
实验组则接受横结肠代胃术干预,全胃切除后,在患者的横结肠中断对带蒂横结肠(25cm左右)游离,其以结肠中动脉作为血供,在结肠断端实施端侧吻合,冲洗带蒂横结肠,并上提,之后顺时针进行120°左右的旋转,闭合间置横结肠段近端,将吻合器(一次性,26号)置入间置横结肠的远端,其近端与食管实施端端吻合,其远端与十二指肠进行侧端吻合。将胃管置入患者的十二指肠,将间置结肠远端进行闭合处理,缝合食管结肠吻合口、结肠十二指肠吻合口的浆肌层以及结肠系膜裂隙。
1.3 观察指标
对2组胃癌患者术后血浆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2组代胃肠管最大径、容纳钡剂量、钡剂排空时间的差异。
1.4 数据处理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以t检验。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术后血浆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对比
实验组术后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体质量变化量低于对照组(P<0.05)。
2.2 2组代胃肠管最大径、容纳钡剂量、钡剂排空时间对比
实验组代胃肠管最大径、容纳钡剂量、钡剂排空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胃癌患者,其在全胃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其重建消化道的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方式是对食道通道连续性保持、对食物储袋保留、不影响营养代谢、避免出现反流性食管炎、食物梯度经由小肠排空[3]。
横结肠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主要的优点为a:具有代胃的作用,患者的结肠管腔较粗,取横结肠实施间置代胃,可起到混合食物、储存食物的作用;b:具有抗反流的作用,采用套叠缝合的方式来处理食管结肠吻合口浆肌层,可以避免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情况,使得储袋内的相关食物,以梯度的方式经由小肠排空;c:可对倾倒综合症的发生进行预防,患者的结肠段具有较大的容量,包埋缝合结肠与十二指肠吻合口浆肌层,可延长食物停留于肠袢内的时间,避免患者出现倾倒综合症的情况;d:对生理通道恢复,横结肠代胃术可促进患者胃肠道连续性的维持,食物在经过其十二指肠时,可同步对胰腺、胆汁进行分泌,充分与食糜混合,可更好促进钙、铁、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和消化[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横结肠代胃术干预的实验组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其术后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干预的对照组,其体质量变化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代胃肠管最大径、容纳钡剂量、钡剂排空时间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横结肠代胃术应用于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中,可有效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保持,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徐旭东,朱莉,卢建芹等.全胃切除横结肠代胃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3,40(1):22-26.
徐旭东,蔡晓棠,沈汉斌等.全胃切除横结肠代胃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4):413-417.
田景中.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腸间置代胃术对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4):379-381.
陶小亮,姜淮芜,徐亮等.全胃切除术后调节型双通道空肠间置代胃术重建消化道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4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