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勇
摘要:本人总结临床经验,写出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术临床效果,从1990年至今,在此期间,做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手术,观察恢复很好,没有发生肠漏现象。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194-01
1;从结肠的解剖结构上看,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成人结肠全长大约150cm左右,结肠各段直径粗细不一,自盲肠端的约2.5cm,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带,脂肪垂,和结肠袋。盲肠以回盲瓣为界,与回肠相连,回盲瓣防止内容物逆流回小肠。在回盲瓣远侧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由于回盲瓣的长度的短肠综合征预后良好。
2;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有一定的活动度,其长度在成人约为6~8cm,升结肠,横结肠延续段称为结肠肝曲,横结肠与降结肠延续段成为结肠脾曲。肝曲和脾曲为结肠相对固定的部位,升结肠和降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的腹膜返折表现为白色Told线,可作为游离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标志。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完全为腹膜包裹。结肠活动度较大。
3;盲肠至降结肠的中远段,为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分出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静脉和动脉同名。经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汇入门静脉。
4;结肠的淋巴结分为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位于结肠动脉根部及肠系膜的上下动脉的周围再引流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5;支配结肠的副交感神经随动脉分布支配近侧大部分结肠,盆神经支配远侧的结肠和直肠。
6;资料;本人以结肠损伤和结肠癌为例,临床上以结肠癌为最常见,临床表现以排便习惯性改变为特点,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低热,肝大,黄疸,腹水,直肠前凹可触及到包块,锁骨上可触及到肿大的淋巴结为特点。
诊断与治疗。
1;结肠癌早起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凡年龄在40岁以上有高危人群应加以注意;,
①;一级亲属有结肠癌病史。
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史,或息肉史。
③;大便隐血实验阳性者,推行結肠镜检查。结肠镜发现病灶取病理活检不难明确诊断。
⑤;此外,X线钡剂灌肠,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可见肠腔内肿块,管腔狭窄或龛影,对诊断结肠癌有很大的价值。
⑥;超声或CT检查对诊断结肠癌病灶的大小,淋巴结的肿大,有无转移,都有很大的价值。
⑦;化验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在百分之四十五和百分之三十的结肠癌病人中升高。对结肠癌特异性诊断意义不大。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更有价值。此外,多种分子标志物应用于粪便DNA的检查以早期筛查结肠癌。
治疗;原则上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本案例重点讲述以左半结肠为例,左半结肠手术切除术。
1;左半结肠肠壁薄,血运差,肠内容物稠粪便,因此无论是左半结肠损伤,还是左半结肠癌手术切除,一期手术切除很难愈合。临床医生都是二期手术。本人总结左半结肠一期手术切除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探讨。
2;左半结肠癌手术,一般术前三天全流饮食,术前一天禁食,术前一天口服番泻叶晚上清洁灌肠,术前1-2小时再次清洁灌肠,保持肠道干净,置胃肠减压管,左半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后置肛管引流,引流管壁打多个引流洞,以防肠内容物阻塞肛管,肛管一端置于肠吻合口处,一端置于肛门,并固定肛门处。术后肠鸣音正常肛管引出粪便,可以全流饮食,少吃餐。术后七天可以拔出肛管。
3;探讨;结肠壁薄血运差。术后容易发生肠胀气,上面置胃肠减压管,下置肛管,防止胃肠胀气,有利于肠壁愈合。术后七天肠鸣音正常,无肠胀气的情况下拔出肛管。本人总结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术优点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临床。
邵岗乡卫生院 2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