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绍展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开端,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文章介绍了情景教学、小组合作以及质疑三个方法,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小学新课程的提出以及教学的不断改革,新的理念要求打破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人的位置,进行多元化教学。教师应该积极优化数学课堂,合理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是一个知识的大熔炉,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直观的东西,喜欢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情景教学法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景教学法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了解生活常识,接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让数学知识给学生亲切的感觉,让数学的学习有趣起来。比如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统计家中购买各类水果的数量,那么学生在制作图表时会显得更加积极,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习的数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变成联系理论和实际的纽带,合理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引导学生積极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得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比如一年级数学讲授的“位置”这个概念,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生活情景:讲台在学生的前面,黑板在讲台的前面,椅子在学生下面,白炽灯在椅子的上面,等等,如此把数学知识带入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很亲切,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
另外,教师可以合理设计数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自己动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数学实践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学生经过探索实践、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充分弥补了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不足,另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在数学实践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这不是完全“放羊式”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积极合作,因为有些实践活动依靠学生自己是难以完成的;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一些未知的问题时,难免会产生不合理的想法,教师要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对于学生的一点成功,都应该及时赞扬,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1]。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等划分小组,通常是四人左右为一组,尽可能让小组内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小组学习时,学生之间可能更容易交流,从而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另外,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必须总结所有成员的想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从而锻炼学生的总结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是自身独特的经历,也是小组这个集体的财富,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积极营造交流的课堂舞台,让学生积极探索数学、思考数学以及体验数学,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结合实际生活知识尽情地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成长。 类似此种开放性的问题具有探讨性,利于发散性思维,对于喜欢思考和讨论的小学生非常有效果。
另外,教师在进行小组教学时,要选择合适的数学内容,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一定要进行区分。教师在对小组分配任务时,务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然后指导小组要制订计划,督促小组任务快速完成。当学生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小组之间可以先进行讨论交流探究,而不是遇到任何困难就寻找教师帮助,当小组也不能解决这个学习的疑问时,这时可以再有针对性地去寻找教师。比如小学课程中认识理解“分数”这一节,对“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分为四个人一组,让学生们合作交流学习。学生利用长方形纸片理解探究二分之一,然后通过折纸的方法体现出来,每个学生折纸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样,这样学生们交流时可以学习其他学生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另外的折法,还可以在交流时碰撞思想的火花,可能还会想到另外的折纸方法。如此一来,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获得各种能力,丰富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不断感受数学的魅力。当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教师要对小组的进度进行合理的把握,及时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2]。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被动学习,机械地重复做题,对数学公式和概念的来源不去探究,十分依赖老师,也没有机会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合理创造质疑的机会,给学生时间,提倡学生主动质疑知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要创造机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让学生产生质疑的环节,让学生找一些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不要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根据理论知识,合理创设质疑机会;课后复习时,教师不要再布置机械的重复作业,而忽略根本的数学理论理解,让学生没有时间去质疑。在质疑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设置合理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去质疑,而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这样教师设置质疑的情景,学生在这个情景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新知识的质疑能力,养成了求知和质疑的习惯,把质疑变成了一种学习知识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以及其他科目。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面向全班,面向所有学生,人人平等,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跟其他同学一样,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学会合理地质疑。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比如根据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分析质疑的思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质疑,如何根据条件去质疑。然后教师要时刻注意教学中可以质疑的地方,随时启发学生,然后鼓励学生敢于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定理、定义以及法则等进行质疑,对质疑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对质疑的问题不合理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和引导,而不是嘲笑和批评,以免打击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如此,学生便会获得质疑问题的喜悦,激发了自己学习知识和质疑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尽量给学生更多质疑问题的机会,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质疑。
[1]刘玉阁.论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性教学[J].学周刊,2017(2).
[2]黄 艳.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生成与利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7(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