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祯贵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作为这场灾难的亲历者、灾后重建参与者,笔者对灾后重建记忆犹新。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烈度最强、破坏最大、灾情最重、救援最难的特大地震,成都市致力于把灾区建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建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区,铸就了可贵的“住房重建精神”。灾后住房重建中展现的制度优势、凝聚的民族智慧、创造的鲜活经验,值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深入总结和发扬光大。
成都的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建设,而是在废墟上构建新型城乡形态。“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成都市破坏严重,倒塌的城镇住宅和农村房屋共28.4万户,面积约4269.7万平方米。成都灾后住房重建规模大,136644户农村住房、42958户城镇住房需要重建;住房重建难度高,灾区山高谷深。地质结构复杂,次生灾害频发,施工环境恶劣;住房重建时间紧,任务重,三年内要全面完成住房重建任务,其难度前所未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广大建设者躬身实践,圆满完成灾后住房重建任务,并总结出宝贵的灾后住房重建经验。
为搞好全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成都市专门从建设、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抽调处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办公,成立了统一指挥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的领导小组,做好住房重建的组织保障。8个灾区(市)县也相继成立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的专门领导机构。此外,还建立市领导与市级部门定点联系制度,全市37个市级领导与市级部门分工定点联系重灾乡镇,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统筹安排,加强对重建工作的协调、指导与督促。为推进和加快重灾区住房重建工作,成都市又组织市级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抽调专业技术干部到重灾乡镇挂职,支援灾区住房重建。
成都市科学编制住房重建规划,一是通过坚持“三结合”,引导灾后重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尊重民意与尊重科学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灾后重建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二是遵循统筹城乡和“三个集中”的原则,推进灾后城镇社会经济得到统筹发展。三是为给灾后城镇群众生活富裕和社会生产发展创造条件。成都市依照构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的目标,努力让所有的灾区住房重建规划都做到“四性”,即: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
成都市结合地震灾害受损情况及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灾后重建工作总体目标,确保住房重建目标的准确性,制定多种住房重建方式,充分利用土地及金融政策,着力发挥群众在住房重建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推进住房重建工作的合力,成都灾后的住房重建经验使灾区走出了一条大灾之后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2011年5月11日,在瑞士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减少灾害全球平台大会上,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授予成都市“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荣誉称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专门研究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实际,灾后住房重建中一些好的做法可用于指导乡村振兴发展实践、带动乡村精准脱贫,助推成都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乡村规划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品位的高低、乡村功能的完善及乡村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成都乡村建设。重点是要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并严格执行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为做好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要以超前的思维、科学的规划设计来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乡村规划应凸显乡村的个性与特色,展示乡村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本底,努力做到规划不留遗憾、不留败笔,实现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目标。
应把灾后住房重建所体现的“四性”原则推广应用到乡村振兴发展之中,进一步完善全域成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发展规划,努力描绘出一幅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应在现有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体系基础上,优化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布局。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乡村发展与人居环境。一是牢固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将“宜居生活”的理念引入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应把绿色、低碳作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改善城乡居住、生产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促进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塑造景观化的新型城乡居住形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做足“水、林、田”三篇文章,重塑农业形态,建设美丽田园,把乡村的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三是着力打造优美乡村人居环境。重点是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村落整理、保护、修复,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村落体系。改造提升传统村落,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设施水平。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推广成都灾后重建经验,全方位推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一是加大乡村环境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和建设乡村城乡环境设施,引导城市优质环境设施反哺乡村。二是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确保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得到均衡配置。围绕群众生活关心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乡村教育、文化、医疗、科技、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三是注重乡村防灾减灾和应急设施的建设。通过强化乡村公安消防、防震减灾和防洪排涝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在突发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
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应将灾后住房重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做法用于解决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资金问题。比如,根据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关要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担保试点,以解决乡村发展资金问题,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面上进行推广,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
应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发展中,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步伐。一是要充分尊重群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征求群众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把他们的合理意愿和要求体现实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中。二是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与创造性。不断激发群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潜能,鼓励群众自主创业,营造群众想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通过充分尊重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物质利益,使群众愿意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得到不断激发。四是要大力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增强群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的能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应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创新乡村振兴发展的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解决乡村振兴中质量、资金、安全等问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求,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科学的乡村组织动员体系、专业的人才支撑体系,推进乡村组织共建、活动共建、资源共享。聚焦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体制机制顽疾、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