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李小燕 特约记者 吴奕婷
湖州地处浙江北部,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近南京,北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是江、浙、皖、沪三省一市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陆运输要塞。
湖州市域面积5820平方公里,东部为水乡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五山一水四分田”是对湖州的生动描述。辖吴兴、南浔2区,德清、长兴、安吉3县,常住人口297万。
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湖州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千年古城,是中国丝绸文化、湖笔文化、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市郊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了有4700多年历史、迄今 为止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产于湖州;茶圣陆羽在湖州完成了世界上首部茶学巨著《茶经》;留有保存最为完整的溇港圩田、桑基鱼塘等文化遗产。
南太湖全景
南浔古镇小莲庄
长兴行政村自行运维管网
湖州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既哺育了曹不兴、孟郊、赵孟頫等文化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不少名流,开宗立派的书画家众多,有“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说。辛亥革命时期的陈英士、被周恩来同志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革命烈士钱壮飞,均为湖州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州籍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有38名。
湖州自古就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生态禀赋,而湖州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2005年8月15日变得更为紧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湖州的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
多年来,湖州着力打造名湖、名山、名镇、名人、名品。2015年10月,太湖旅游度假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还拥有安吉竹乡100万亩大竹海和世界上竹子种类最多的竹博园,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国家5A级景区南浔古镇,德清避暑胜地莫干山、江南最大的湿地下渚湖,以及长兴十里银杏长廊、金钉子等生态景观。
作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湖州拥有兴旺的湖商产业。历史上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为代表的湖商曾经创造了辉煌。近年来,湖州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培育形成了1个千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绿色家居、现代纺织2个超500亿的产业集群。吴兴区织里镇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童装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南浔区被命名为“中国木地板之都”,木地板的产量占全国的1/3;德清县地理信息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2015年5月被确定为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的永久会址;长兴县被评为“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安吉县被誉为“中国竹乡”,竹地板出口占全国出口欧美市场的60%。2013年到2015年,湖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连续三年居浙江省首位,成为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城市。
高家堂村
安吉马家弄村
湖州是一座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城乡发展差距较小,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3∶1,在浙江省是最低的,在全国也是最低的地区之一。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深化。美丽乡村源于湖州,2007年湖州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湖州模式”叫响全国,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目前,湖州市所有县区均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区,其中德清、安吉为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区,80%的村建成市级美丽乡村,安吉“中国大竹海精品观光带”、德清莫干山异国风情等22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展示出靓丽形象,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发布实施,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市创建步伐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
13年来,在发展经济和呵护生态之间,湖州不断求证实践,坚定不移致力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根据最近5年的经济数据统计,湖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三县两区在建设过程中,各有特色,充分彰显出“两山”理念强大的真理力量。
安吉县“七山一水两分田”,既无交通优势又无资源优势,曾为浙江25个贫困县之一。上世纪80年代起,安吉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农村环境恶化,人员流失严重,1998年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时任安吉县委县政府以此为转机,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道路。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考察时对余村关闭矿山发展生态产业的做法表示肯定,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此后,安吉县更坚定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战略,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基础上加大了村庄整治的力度和范围。
2008年,安吉县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高度融合,实现村庄美、农业兴、农民富的“三农”发展目标和城乡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大格局。
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按照“前两年抓点成线打出品牌,中间三年延伸扩面产生影响,后五年完善提升全国领先”的路径梯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景区景点与美丽村落紧密结合,建成各具特色风味的4条精品观光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实现规划设计全覆盖,确保建设质量和品位。
安吉高家堂村
标准引领、项目推进。打造可复制、可操作、可借鉴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制定完善美丽乡村创建验收评比指标体系。2015年5月,以安吉县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发布,成为首个美丽乡村国家标准。标准制定后,通过“五+X”的办法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各创建村通过自主申报,以具体项目形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轮创建、循序渐进。到2012底,安吉县完成首轮美丽乡村建设,共有179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创建,占总村数的95.7%以上,提前实现了十年建设目标。2013年,安吉提高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建设,在原来精品村基础上打造了21个精品示范村,实现了美丽乡村行政村全覆盖。2017年开始,安吉县探索开展第三轮美丽乡村建设,把美丽乡村经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通过策划引导建设的方向,通过经营倒逼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成为安吉中国最美县域建设的重要组成。
长效管理城乡共进。以标准化为要求,编制了《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突出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全县70%的行政村采取物业管理,90%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采取第三方运维,100%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安吉县全年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实现13项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到目前,村村都有农民广场、乡村舞台、篮球场、健身设施,实现了农村数字电影院全覆盖。建成覆盖全县的205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形成“2公里便民服务圈”。
居民收入城乡均衡。2005年以来,安吉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7034元增加到25477元,高于全省平均261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688元增加到44358元,城乡收入之比为1.74∶1。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67.6万元,GDP含金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达到49.6%。
德清下渚湖街道
通过经营引导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规划之初,强调因地制宜开展村庄风貌设计,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全县的建制村划分为工业特色村、高效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和城市化建设村等五类。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坚持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导向,探索出了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工旅结合等一批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生态农业为主题,以商业经营为模式,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激活农村基础设施、乡村风貌、溪塘山野等美丽乡村创建基础资源,全面盘活服务行业,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经营典范。目前安吉县共有精品农家乐和民宿570多家,年接待游客18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3亿元。
德清乾元镇谈家弄改造后
促进县域综合实力提升。2005年以来,安吉县地区生产总值从89.3亿元增加到324.87亿元,年均增长12.5%;财政收入从7.81亿元增加到60.33亿元,年均增长20.4%。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三大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三大产业结构实现了321的金字塔结构。
安吉县的美丽乡村是从“生态立县”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引下茁壮成长,其理念深受群众拥护,内生活力、各方给力,成就了其“美丽乡村”发源地和领头羊的地位。
德清县提出了“美丽城镇”建设思路,出台《德清县“美丽城镇”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按照“有产业、有文化、有个性”的要求,计划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实现美丽城镇“全覆盖”。
依托“多规合一”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两个国家试点,高起点修编县域总体规划,形成了“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相互辉映的城乡格局。一是突出规划“有个性”。立足西部民国风情、中部吴越风情、东部水乡风情的县域城镇风貌,建立了“1+N”规划设计体系和“3114”的重点规划内容、“一镇一品、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格局,规划建设各具特色、形态多样的美丽城镇。二是注重设计“有文化”。深入挖掘城镇发展的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人文资源,将“游子文化”“德文化”及“防风文化”等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城镇LOGO、景观小品等中,用项目来传承和活化历史文化。涌现出富有江南市镇气息的“千年古镇”新市、极具防风文化特色的二都小镇和重现公社记忆的干山集镇等一批文化特色显著的小镇。三是推动发展“有产业”。将产业发展纳入小城镇整治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精心打造民国风情特色小镇、新市“千年古镇”、洛舍“钢琴小镇”、乾元“精致小镇”、下渚湖二都“防风湿地小镇”等别具一格的特色小镇。
整治中注重发挥城镇“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全面完成城乡供水、公交、垃圾和污水处理“四个一体化”工程;利用街头巷尾、道旁桥边等零散空间,科学布点体育设施、停车场、公园绿地等公共配套设施,满足群众生活休闲需求;按照“窄马路、宽路网”的道路布局理念,采取路面拓宽、“白改黑”等方式对城镇交通干道、老旧狭窄街道、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同步配套公共交通设施,进一步畅通城镇道路微循环。
德清新市镇健康路街景
一是实施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注重建筑单体上的建筑风格和地域文化传承,优先分批对交通主干道、步行街巷、街头广场等沿街建筑进行统一改造。二是实施文化痕迹工程,有机更新现存的传统街区、传统民居和老厂房,在“老底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改善和改良,精心打造了“清溪书院”“风情小弄”等一批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里弄。三是实施“蜘蛛网”治理工程,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标识清晰、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原则,着力清理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户外架空线缆,累计完成“上改下”整治118.3公里,架空线缆梳理244公里,入户线整治43700余户。四是实施增彩添绿工程,开展交通干道、沿线节点、居民小区的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新增绿地约22万平方米。
德清莫干山镇庾信北街改造后
长兴县吕山乡
德清注重统筹城乡一体,将城市功能、城市管理、要素供给全面向城镇延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城镇吸引力和百姓幸福感。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全面完成城乡供水、公交、垃圾和污水处理“四个一体化”工程;创新实施“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模式,城乡垃圾收集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均达到100%;城镇污水做到“一根管子接到底”,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二是城镇管理“精细化”。落实了驻镇规划师制度,实行“先规划、后建设”和“先设计、后施工”机制;加快城镇管理数据共享,综合利用“一室四平台”,结合街(路)长制、河长制、楼长制等有效做法,实现网格化与信息化有效融合;“两站两员”建设达到100%。三是要素保障“合理化”。在德清县设立“美丽城镇”建设专项补助奖励资金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城镇”建设。同时,加大土地保障力度,盘活老厂房、旧校舍、大会堂等闲置资源。
自201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长兴县打好“一二三四五”组合拳,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15年长兴县被授予浙江省“五水共治”优秀县并夺取“大禹鼎”;2016年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2016、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考核优秀县。
坚持争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质量全国一流、长效运维全国一流的“双一流”奋斗目标。
政府和市场结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分门别类确定运维模式和运维管理单位。逐步推动“一体化运维”,将所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委托一家运维单位实施运维。干部和群众结合。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将长效运维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和鼓励广大受益农户主动参与设施巡查维修,要求农户在新建房屋时,自行负责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接入,自觉管理房前屋后污水管网和清扫井,保持周边环境卫生。同时,在所有行政村均确立了一名运维管理员。
县级层面,出台了《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建立了“六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管理体系;成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小组,长兴县人大、政协、县纪委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督查。每年组织开展县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培训。长兴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补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费用支出。乡镇(街道、园区)层面,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各乡镇(街道、园区)分别出台了各自层面的管理细则和考核办法,并成立镇级工作领导小组,与辖区内的各行政村及第三方运维单位签订责任状,每月对行政村和第三方运维单位进行工作考核。村级层面,对上级拨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接受监督。对设施进行日常巡查、监督考核。
一是智能管理平台。完成了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中心的建设和远程监控改造,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远程监控、信息收集等功能为一体的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站点基础信息档案实时查询、站点数据实时采集、站点现状实时呈现、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同时在按要求完成30吨以上终端设施的实时监控、水质检测改造基础上,并推广到全县所有微动力终端站点,每月开展水质检测一次,实现运维全方位、无死角、高频率。二是“站长制”平台。积极借鉴“河长制”和“路长制”等经验,出台了国内首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站长制”管理办法》,设立了站长和“站长制”公示牌,将各级站长姓名和监督电话进行公示。各级站长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巡查和检查,建立运维工作日志,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并做好记录。三是移动维护平台。研发了移动运维管理APP软件,配置站点监控、现场抓拍和站点导航、巡查记录等功能,实时反馈、及时整改。四是实时互动平台。整合镇村监管、第三方运维等人员力量,邀请县政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组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微信群,实时跟进、点评指导。
制度升级。修订了《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升级出台了《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六位一体”管理体系,落实乡镇“建管一体化”。
保障升级。强化资金保障。立足实际需要,整体县级补助标准提升约80%。明确改造资金,提标升段改造资金,加强改造资金保障。强化人力保障。今年以来已累计组织县镇两级各类培训200余人次,抓好第三方运维单位内部培训,不断提升运维管理、操作人员技能。
考核升级。考核办法升级。对县级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增加考核频次,提升考核工作的深度。水质监测升级。运维单位对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终端及净化槽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强化县级监督,由长兴县环保局每季度开展一次水质抽检,并将水质抽检结果纳入县长效运维考核体系中。
管理升级。日常管理升级。进一步加强督查力度,提高督查频率,实行常态化监督。平台管理升级。智能化运维平台实现专人每日管理,并与乡镇(街道、园区)实现对接,根据中心流量、水质检测等相关数据,判断设施运行的健康状况,为乡镇长效运维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设施升级。委托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对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设施进行现场排摸调研,制定了《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终端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方案》,选取5座终端作为试点,对方案工艺进行验证和优化,并逐步在全县推广改造。
南浔区以规划引领抓特色、加强合力抓速度、强化队伍抓指导、注重监管抓长效“四项举措”,大力推进全区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基本全面消除露天公厕和旱厕、棚厕等简易公厕。全区农村公厕面貌显著改观,成功承办了湖州市农村公厕改造工作现场会,争当全市农村公厕改造工作模范生。
优化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南浔区把农村公厕规划融入乡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创建等规划设计中,利用村庄存量建设用地,按照农村公厕需要配置的数量标准,引导农村公厕建设与周边环境协调,当前475座公厕已全部定点定位。优化方案,塑造建筑特色。南浔区住建局委托浙江天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根据《浙江省农村公厕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标准,提供现代风格和传统风格2套设计图供镇村参考,同时推荐了10余套装配式公厕造型,力争做到全区农村公厕改造有特色。优化细节,促进功能完善。以村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舒适化、便民化为要求,统一设计公厕标识、导向牌、制度牌,以规范性标准,引导塑造乡风文明,促进公厕功能完善。
南浔荻港村
联动合力,以“三定方案”推进农村公厕改造速度。定宣传,凝聚改造合力。区镇村三级联动,印发宣传资料、设计方案图集、公厕排查登记表。引导群众主动检查“脏乱差”公厕,形成全域检查、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定清单,明确改造方式。按照项目清单化管理的要求,对每座农村公厕改造建立“一厕一档一表一案”,落实项目清单化管理。全区475座改造公厕全部完成实施方案,形成系统性清单。定工期,明确验收节点。将农村公厕改造工作与美丽乡村创建、小城镇集镇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相结合,挂图作战。创建20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管理高效的农村美丽公厕样板。
强化队伍,以“三个落实”加强农村公厕改造指导。加强区级指导,落实改造任务。高规格搭建南浔区农村公厕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南浔区农村公厕改造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建立每周巡查制、每月通报制和村级反馈机制,逐步形成上下齐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加强镇级管理,落实改造责任。指导各镇(开发区)成立农村公厕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探索推行”所长制”。鼓励各镇(开发区)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队伍管理机制,持续激发一线“所长”工作潜能。加强村级介入,落实改造质量。指导各镇村加强改造过程的介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注重引入生态环保理念,选用节能、环保、除臭、防水的材料设备,抓好农村公厕改造进场材料、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确保公厕改造任务取得“双百”(工程质量达标率100%和省市级复核通过率100%)。
加强监督,以“三项抓手”促进农村公厕改造长效。完善考核细则,促长效。制定《南浔区农村公厕管理制度考核细则》。融合环卫整治,督长效。采用“1+2+X”的督查方式,确保每月三级督查覆盖率100%。严格考评考核,晒长效。建立全区农村公厕改造工作交流微信群,不定期推送曝光公厕环境照片,同时根据每周巡查制、每月通报制和村级反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考评机制。
吴兴区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推行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极采取精准分类、南京模式和骏明国际形式,小区居民参与率、垃圾分类准确率不断提高。
提高站位,推进垃圾精准分类模式。在垃圾强制分类的基础上突出精准分类,按照“三站三定二进楼”的要求高标准推进。一是“三站三定”促普及。设立绿色环保站、易腐垃圾收集站、大件废弃物中转站进行定期辅导、定期督导、定点收集,形成了以居民自行投放为主,专管员及时逐步规范的分类体系。二是“二进楼”促提升。由辅导员进楼入户进行跟踪辅导,专管员进楼道验收易腐垃圾分类质量。对分类准确的进行统一收集,给予0.3元/次的补贴奖励。对分类不准确的实行拒收,并出具不合格清单。三是积极实施试点。在去年南园小区精准投放试点的基础上,选择墙壕里、市陌一区、华丰一区进行试点深化。目前,4个试点小区的易腐垃圾参与率达90%以上,准确率达98%以上。
大胆“拿来”,推行南京积分管理模式。委托南京志达环保有限公司进行积分管理分类运营试点。以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开袋投放)、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及广泛宣传和分类清运、部分分类处理等方式,引导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一是“一张卡统筹”。每户办理一张“慧卡”,居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获得积分,积分可定期兑换服务或兑换盐、蔬菜等生活用品。二是厨余垃圾“开袋定时定点投放”。居民在家将厨余垃圾单独分开打包,每天早上分类投放,现场安排督导员进行监督指导。三是定期举办可回收活动。居民将家里产生的可回收物(包括低附加值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打包,进行称重计分、现场兑换。同时,另设细分类桶,方便居民在非活动时间分类投放,不累计积分。今年已有莲花庄小区等5个小区启动开展积分管理模式试点,准确率达95%。
务实创新,推动骏明国际模式。将吴兴区骏明国际小区先进的垃圾分类模式进行宣传推广。一是完善硬件设施。小区搭建垃圾收集专用柜,设立小区环保屋及大件垃圾集中投放点。二是融入智能管理。在小区内添置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居民可根据垃圾类别刷卡投放,智能设备自动识别垃圾属性和准确率,自行称重积分。目前,易腐垃圾投放的民众参与率已达80%以上,准确率达90%以上。三是重点清理厨余垃圾。每户发放厨余专用收集盒,每日清晨定时收集,由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投放。小区厨余垃圾的收集已基本实现定点收集、定点存放、定人管理、定人清洗。
近年来,湖州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湖州将聚焦“一个目标”、突出“四个定位”、打造“六个城市”、开展“十大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着力构筑新时代湖州发展的战略优势,争取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最大努力,为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