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用势,成就乘势而上的精彩

2018-08-20 10:05周圆亮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蓄势借势小学数学

周圆亮

摘 要:“势”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数学教学中如能审时度势地进行组织,通过蓄势、造势和借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就会形成锐不可当的趋势:突破学习障碍,促進对数学的领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成就乘势而上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势;蓄势;造势;借势

一、对“势”的认识

《孙子兵法·势篇》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水本身并不具有推动石头的力量,可借助巨大的落差,飞流而下的水竟然拥有了漂走石头的强大力量,这是“势”的作用。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就是“势”,“势”在孙子看来有如张开的弓、激荡的水。有了势,才会有那不可思议的神奇。

教学中为使学生更轻松、有效地学习,帮助他们突破学习上的难点,促使他们融会贯通,教师也往往需要借助“势”的力量。

二、用“势”的实践

1. 基于“势”的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教材直接呈现的是这样的例题:先按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结果。

如果就这样直接将书本上的例题呈现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他们无势可依。而事实是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积的变化规律早就以题组的形式进行了渗透。

如三年级上册第2页想想练练第1题:

4×2= 3×6= 5×8=

40×2= 3×60= 5×80=

400×2= 3×600= 5×800=

三年级下册第16页第8题:先填表,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数学学习常是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很多新知识在正式学习之前就有所铺垫和渗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学生做有关积的变化规律习题的经验就是我们可以发力的一个支点,只要用恰当的方式将蓄积已久的势激发出来,学生就能乘势而上去夺取那最后的高地。

2. 顺“势”而为的教学实录

师:你知道20×3等于多少吗?

生:20×3=60。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得60。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20×3=60,那你知道20×30等于多少吗?

生:20×30=600。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1: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2个0,得600。

生2:直接用60×10得600。

师:你知道第2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吗?

生:20×30与20×3相比,乘数20没有变,只是乘数3乘了10,那么积60也要乘10,所以是600。

师:那你能用第2个同学的方法,算一算20×300吗?

生:用60乘100,得6000。

师:刚刚我们所做的两道题与20×3相比,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生: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分别乘10、100,得到的积分别等于原来的积乘10、100。

师:你知道接下去老师会出怎样的题目吗?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1:会出20×3000,原来的积乘1000。

生2:会出20×30000,原来的积乘10000。

……

师: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100、100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100、1000……

那么,是不是只要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就只有乘10、100、1000……这样特定的数,才有如此的规律呢?如果任意乘一个数还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

学生举例验证、总结归纳规律……

三、用“势”的策略

“势”仅是一种蓄积待发的能量,如不因势利导,它并不会主动地释放出来。而未能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无用的。就好比弓拉得再圆,如果隐而不发,是不可能将箭射出去的;煤炭如果不去点燃它,即便拥有再多,也会被冻死。所以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也就是说,善于作战的人,往往能充分依靠、运用、把握和创造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形势。教学中,我们也同样需要如此。

1.欲用势先审势

有势者需用势,用势需先审势。数学教学前,我们需要考查学生有没有知识、经验可以依托,有多少知识、经验可以借用,如何才能调用。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在新旧交融中,他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更有利于知识经验的建构。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教学角的度量时,一般会先请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量指定角的大小。因学生采用的三角尺上的角有所不同,故得出的结果也不同,进而使学生意识到: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可如果我们考查一下学生的学习经验,就会发现这已经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计量单位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二年级上册)、面积单位(三年级下册)。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前,无一例外地都让学生经历了“用不同工具度量得到的结果不一致,从而明确需要统一度量标准”的过程。如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上面的过程,只需直接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就可以将这一难点突破,化繁为简。

2.势弱时需蓄势

只有当势蓄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激发它,才会有势如破竹的效果。而当势弱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先累积能量,进而才能达到蓄势待发的状态。

有句话叫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常会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去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特别是在成功解决问题之后,他们难免会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如果此时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又不断产生新的疑问,在积累经验后又不断认识到经验的局限性,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必能促使他们的理性思维获得飞跃。

例如在第一次学习统计图形的个数时,学生出现了下列方法:

(1)□△□○△○

△△○□□△

△○□△

(2)□□□□□

△△△△△△△

○○○○

(3)□√√√√√

△√√√√√√√

○√√√√

(4)□ 1 2 3 4 5

△ 1 2 3 4 5 6 7

○ 1 2 3 4

第一种方法只是直白地将看到的图形按顺序描画下来,第二种方法则在描画的同时进行了分类,第三种方法不仅进行了分类,更用画“√”的方法进行了计数,第四种方法同样在分类的基础上用数字进行了计数。相比较而言,第三种方法简洁且便于统计,是我们应当提倡的。可如果我们硬性规定:“以后就用画‘√的方法进行统计”,这样当头棒喝只能起一时之功效,学生表面顺从,可内心却并不一定真的接受。倘若创设统计小动物的只数(共50只)的情景,这时用画“√”统计的优点就不言而喻了。

3. 势危时需造势

孙子说:“善战人之勢,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转动巨大的圆石,要是在平地上会很费劲,如果将场所放在高山之巅,那就轻松多了。现成的势可遇而不可求,势危时,就需要我们主动去造势。将平地转动圆石变为在山顶上转动圆石的过程就是造势。数学教学中的造势,可以通过数与形、直观与抽象、已知与未知的转换来实现的。

如积的变化规律,教材中所揭示的“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所得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规律,只是积的变化规律最基本的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其实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从“一个乘数不变”可以拓展到“两个乘数都变”,从“乘几”可以拓展到“除以几”,两相交织,其变化形式更多。仅用枯燥的数据来探寻,学生容易乏味,产生倦怠感。此时,我们可以跳出数据的禁锢,从直观形象的长方形入手,拓展他们的思维:让学生想办法改变长方形的长或宽,使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4倍。学生一般会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前两种方法都是确保长或宽不变(即一个乘数不变),而将另一个乘数乘4,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的4倍。而第三种方法就有所突破了,它是将长这个乘数乘2,宽这个乘数也乘2,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的4倍。由此学生就可以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不是只能用一次,还可以连续应用两次,甚至更多!如果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反过来看,他们更会惊奇地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中“乘一个数”可以拓展成“除以一个数”呢!

4. 无势时可借势

当无势可用时,我们可以考察与之相近的势,寻求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从而触类旁通,实现借势。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很多知识在表达形式上或是内在实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这正是借势的极好时机。

比如,在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无论是在外在的表达方式上,还是在内在实质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先强化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密切联系,再激发学生大胆猜想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运算定律,有可能是怎样的运算定律,最后进行验证的思路进行教学。

总之,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思路方法、活动经验等都是影响后续学习的重要因素,都可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中“势”的源泉。如能审时度势地组织教学,通过蓄势、造势和借势,沟通数学与生活、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经验、知识与思维、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定然会形成锐不可当的趋势:启迪学生思维,突破学习障碍,促进对数学的领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成就乘势而上的精彩。

猜你喜欢
蓄势借势小学数学
蓄势待“飞”
借势奥运,潮玩撬动创意新品
四十载往昔,蓄势未来
——2021新年寄语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蓄势蓄能再出发
“借势”等十二则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