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两个中译本对比赏析

2018-08-20 10:26李婷婷
文教资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体学原诗译本

李婷婷

摘 要: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其代表作之一“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已被译成多种版本来供中国的广大读者阅读与欣赏。本文通过文学文体学理论,从词汇表达、句法结构、修辞特征、衔接与语境四个方面对比与欣赏余光中和顾子欣对该诗的译本,揭示文学文体学理论对评价诗歌文体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文学文体学 中译

一、引言

以“田园诗人”著称的罗伯特·弗罗斯特不仅受到了美国众多文学研究者的深入探究,而且引起了许多非英语国家文学研究者不同的广泛关注。罗伯特根据在乡村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创造性地将乡村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质与自己的感受与看法相融合,以此进行诗歌创作。其中,代表作“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已被译成多种版本供中国的广大读者欣赏。本文旨在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出发,对比与欣赏余光中和顾子欣对该诗的译本,旨在探讨文学文体学理论对评价诗歌文体翻译的指导意义。

二、文学文体学理论

文学文体学是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交叉学科,它既重视语言学的描写,又重视文学批评的阐释。申丹教授认为,文学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它以阐释集体文本为目的,集中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申丹,1994)。大多数文学文体学家将作品阐释与语言描写有机结合起来,并运用适当的语言学工具分析其“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艺术价值的语言特征”(李良举,2007),进而挖掘诗歌的审美和语用效果,为译者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就英语文学文体学而论,标志性著作有Leech的《英语诗歌的语言学导引》(1969)、Leech &Short;合著的《小说中的文体》(1981)、Short的《诗歌、戏剧及小说的语言探讨》(1996)等。本文以Leech和Short在《小说中的文体》中的观点为根本,从词汇表达、句法结构、修辞特征三个方面出发,对比分析余光中和顾子欣对罗伯特诗作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两个译本(以下简称余译本、顾译本)。

三、两个译本的对比与分析

1.词汇表达。词汇是构成文学文本最基本的要素。诗人对词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全诗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译者若忽略诗人所选用词汇背后潜在的意义,读者便无法恰当体会诗人当时的感受,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因此,译本中词汇的选择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原诗的文体风格和主体意义。如:

(1)原文: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余譯:偏是一年最暗的黄昏

顾译:又在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

从词汇的选用来看,该句中darkest及诗的第四小节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均说明当时诗人所处环境极其幽暗。余光中将“evening”译为“黄昏”,顾子欣译为“夜晚”,准确地呈现了诗人当时身处的黑暗环境。

(2)原文: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余译:问我这地方该不该停

顾译:探询是否出了什么差错

口语化是罗伯特诗歌的一大特点。本诗中woods,house,snow,lake,know,see,ask,keep等单音节词,给人以清新纯朴、宁静亲切的美感。对“ask”这一动词的翻译,余光中译为“问”,突出诗人语言纯朴的特点;顾子欣译为“探询”,颇有故意雕琢之感。

2.句法结构。作为诗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常通过多种短语的组合突出某个需要强调的成分,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把基本信息表达出来,还要注意信息的主次并保持原诗结构的一致性。如:

(1)原文: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余译: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羡

顾译:这树林多么可爱、幽深

虽然在余译本和顾译本中,译者都把树林的黑暗、深邃及诗人对其的喜爱表达了出来,但余译本改变了“lovely”的词性,译为“可羡”;而顾子欣则把“dark and deep”译为“幽深”,这样更恰到好处,既保留了原诗中“lovely”的原有意义,又与原诗的并列结构保持一致,使诗更富有韵律和美感。

(2)原文: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余译:此处只有轻风拂雪片

顾译:只有微风习习雪花飘落

该诗句包含两个并列的名词短语。在余译本中,译者忽略了这两个名词短语的并列关系,将其译为“轻风拂雪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诗的文体风格;在顾译本中,译者译为“微风习习雪花飘落”,不仅保留了原诗的文体风格,对仗工整,而且把“easy”和“downy”这两个形容词分别动词化,使“微风”和“雪花”富有动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更加衬托出了环境的幽静。

3.修辞特征。诗歌是经过心灵纯化和韵律化情感的语言表现,诗人常常用最少的字句、最简单的结构,运用种种修辞手法表达意味深长的思想感情。如:

(1)暗喻。在原诗第四节,诗人虽然被林子的美所陶醉,但是深知自己肩负更大的责任,在死之前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最后一句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中,“sleep”便暗喻死亡。在余译本中,译者把“sleep”译为“安眠”,意思与“死亡”更接近;顾子欣将其译为“睡觉”,“死亡”的意味较弱。

(2)拟人。在原诗第二节的第一、二句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中,诗人赋予了horse人的行动和思维,把horse拟人化。在余、顾两译本中,分别译为“我的小马一定颇惊讶”和“我的小马想必感到奇怪”,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成功再现了原诗。

(3)重复。原诗第四节的最后两句可谓是点睛之笔。同句重复吟唱,表现出诗人向往自然安宁的生活,但又不能不继续前进去完成使命的无奈。在余译本中,译者保留了原诗最后两句的重复吟唱,译为“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而在顾译本中,译者则稍作变动,译为“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走呵,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赶”。

4.衔接与语境。语境是指“语篇所预设的参与者的共有知识、共同假设和社会关系”(Leech, H.G., & Short, H.M. 2001)。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指的是存在于语篇内部的意义关系,而这种意义关系使得语篇成其为语篇”,且Halliday和Hasan把衔接形式分为五大类,即照应、代替、省略、连接词语及词汇衔接等(Halliday, & R. Hasan, 1976:4)。原诗主要采用了多种衔接手段:

(1)照应。原诗共有3个“woods”,余譯本将其译为“森林”,其中在“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中的“woods”被译为“林中”,顾译本将其都译为“树林”,均符合原文。

(2)连接词语。原诗共有7个连接词,包括1个“though”,1个“but”,起转折作用,5个“and”,起连接作用。对于“though”,余译本将其省译,而顾译本将其译为“尽管”;对于“but”,两个译本均将其译为“但”,符合原文;对于“and”,其中在“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中的“and”,两个译本均译为“和”,另外4个“and”,两个译本均将其省译,符合原文。

四、结语

余光中和顾子欣对该诗两个译本在文学文体学的词汇表达、句法结构、修辞特征、衔接与语境四个方面的处理各有千秋。余译本除了上述分析的以外,其每节的每一行都是由相同数量汉字组成的,并且第二节和第四节与原诗拥有相同的韵律.因此,余译本更注重诗歌整体的文体风格与格式,而顾译本则更加遵守原文的本意。两个译本基本上都再现了原诗的文体风格与主题意义,但均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通过文学文体学理论,欣赏并评价诗歌的翻译,不仅使译者对诗歌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译者的翻译素养,使其更大程度地再现了诗歌的主题意义和美学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 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2]Leech,H. G. & Short, H. M. Style in Fiction[M].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刘世生.文学文体学:理论与方法[D].北京:清华大学,2002.

[4]李良举.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鲁迅短篇小说的两个英译本[J].西藏大学学报,2007,22(3):106-107.

[5]申丹.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99(3):5.

猜你喜欢
文体学原诗译本
峨眉山月歌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近期认知研究对戏剧文体学的启示
佛典譬喻经语篇衔接方式的文体学考察
论韵律文体学的基本原理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孙子兵法》蒙古文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