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2108年春节刚过,吉利收购戴姆勒股权落地。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由李书福拥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已于2017年年底成为沃尔沃集团第一大持股股东。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该交易尚需通过中国监管机构审批。
按照戴姆勒股值测算,吉利将投入近570亿元人民币。这创下了中国对海外整车投资的新高。
吉利的收购,并非临时起意。早在2016年,坊间就有吉利想收购奔驰27%股份的传言;2017年11月,又有吉利欲要约收购戴姆勒集团3%-5%股份的消息透露。彼时,戴姆勒因不愿稀释投资人股份,拒绝了吉利最高5%的折扣股票配售请求,但欢迎后者在二级市场收购股份。
吉利大手笔收购的背后,是包括汽车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步伐的提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吸引外资为主的被投资国家,逐渐演变成为全球主要对外投资国。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1830亿美金,这个数字在全球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三次浪潮,“一带一路”倡议汹涌而来,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如果说过往多年接踵上演的惨烈厮杀让夹缝中求生存的吉利等民营企业承载着巨大压力,现在无疑是“李书福们”的最好时代。
变革时代的协同发展
不久前,戴姆勒集团在德国斯图加特总部发布了2017年业绩。财务方面,戴姆勒集团2017年息税前利润146.82亿欧元,明显高于上年水平;净利润再创新高,达到108.6亿欧元。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不错的买卖。但这不是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的主要意图。
就在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消息传出的前一天,长城、宝马也宣布牵手,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制造MINI品牌电动车。在新能源积分配额制度下,无论是合资车企,还是自主品牌,在国内都承受着“双积分”的压力,这促成了新一轮合资潮的涌现。
分析认为,吉利并非单纯地想收购戴姆勒的股份。奔驰的电动车技术是吉利此番股权收购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吉利试图与前者在电动车领域有更深入的合作。此前有消息爆料,吉利正热衷于获得戴姆勒公司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并且希望在湖北省武汉市建立电动车合资公司。“长期战略还未确认”,当《汽车人》就此消息向吉利相关人士求证,对方以“变革的时代需要协同发展,实现多赢”进行回复。
在吉利控股集团的官方消息中,李书福表示:“面对行业转型巨大机遇,我们必须主动抓住机遇,刷新思维方式,与朋友和伙伴联合,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对戴姆勒的投资正是出于这种战略思考。”在他看来,戴姆勒是全球汽车领导者,在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各领域都是引领者。从战略协同的角度,戴姆勒与吉利、沃尔沃将产生协同效应。
在电动化的发展节奏上,戴姆勒具有深厚的技术能力,布局动作也较为激进。它未来在电动车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除了对电动车制造进行投资以外,还将额外投入10亿美元用于电池产品的生产。在吉利之前,戴姆勒已与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展开合作,并以腾势品牌销售电动车产品,但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早在2015年广州车展前夕,吉利就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车与油电混动汽车的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这意味着,在吉利2020年200万辆的销量目标中,新能源车的销量要达到180万辆。在长城与宝马合资、福特和众泰联手的大背景下,吉利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快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事业的进步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与动辄百年的跨国车企相比,自主品牌尚显年轻,“低价起步”助其获得成长机会,但也成为品牌提升的桎梏。尽管现在已经在逐渐打破向上的天花板,但相对弱勢的品牌力仍是其发展软肋。从这个角度,参股奔驰乘用车的母公司,有利于吉利品牌的提升,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吉利进军欧洲高端汽车市场。
全球化的雄心与考验
李书福的全球视野、开放胸怀正在展现。吉利控股曾在2010年收购了陷入困境的沃尔沃汽车。被收购后的沃尔沃今天运营状态良女子吉利信心大增之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海外或有实力的国际车企。
2017年5月,吉利控股了收购英国跑车品牌莲花的51%股份,并收购了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Proton HoldingsBhd.的49.9%的股份。2017年12月,吉利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原沃尔沃汽车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在此之前吉利收购美国最大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
“吉利做这个事情不是拍脑袋。2020年,吉利计划进入世界前10强。从长远来看,吉利要成为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最受人尊敬的汽车集团。中国为什么不能诞生世界级的汽车企业呢?”春节前夕,吉利汽车总裁安聪慧受访时表示,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吉利必须国际化、全球化,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围绕这一目标实现,吉利不排除各种形式的内、外资合作或并购。
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收购戴姆勒股权。李书福心中的吉利,应该是世界级的大众、丰田。而今,吉利正通过一系列海外收购以及发布高端品牌领克,迈步进军欧美市场,试图成就大型汽车集团的梦想。
当然,一切才刚刚开始。
短短数年间,吉利逐渐演变成一头大象。如《汽车人》此前撰文,如何让笨拙的大象保持优美的舞姿,李书福的挑战可能与荣耀同样醒目。全球化布局与扩张后,考验的是吉利集团全球价值链体系能力。
放眼全球市场,同样是多个品牌共同运营的大众、通用等车企,动辄都是年销近千万辆级别的百年品牌。与它们相比,吉利进入汽车行业不过20年时间,体系支撑能力尤其是国际化运作能力,尚在不断地摸索中培育。多面开花,进一步考验着吉利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和人才,这也是吉利在2018年需要补强的地方。
1月14日,安聪慧告诉《汽车人》,吉利在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和团队。这是能够不断地在新的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阶段得到支撑的基本保证。例如,殴洲研发团队,短期之内聚集了2000名优秀人才。“在取得成绩之前,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当然,与此前的收购相比,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耗资90亿美元,应该是吉利最大的单笔投资。如果以吉利今年100亿的预估净利润,换得戴姆勒集团不足10%的股份,吉利需要付出6年的净利润。这让“钱从哪里来”,成为业内关注热点。
对于这笔资金的来源,李书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他强调吉利此次入股资金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整个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完成,是一场极具价值的入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