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NP+VP”存在复句中的有定兼语句

2018-08-18 06:56王敏
文教资料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复句逻辑

王敏

摘 要: 一般认为,汉语句子的主语表达已知信息,而宾语则表达未知新信息。汉语“有+NP+VP”中的NP一般也是无定的。可以说,有定NP在“有+NP+VP”句限制使用是有其哲学原因的。但是在自然语言中存在有定NP的使用。本文从老舍的作品入手,从预设角度分析了有定NP在“有+NP+VP”句中合理存在的理据,探讨了有定NP与包含存在句的复句的兼容性,其语用价值在于提醒和强调。

关键词: 有+NP+VP 有定NP 复句 逻辑 语用

引言

国内外不少语言学者认为,汉语句子的主语指确定的、已知的事物,宾语一般表达不确定、未知的事物,例如:朱德熙(1982):“因此,汉语有一种很强的傾向,即让主语表示已知的确定的事物,而宾语去表示不确定的事物。”①刘月华等(1983):“因此,汉语的主语有一种总的倾向——一般都是定指的,即已经提到过的或者已经知道的事情。”②邓守信(1975):“汉语的一个普遍倾向是,在表层结构中无定名词出现在动词后,不论动词是何种类型。”③房玉清(2001):“主语说明已知信息,谓语说明新信息。”④在现代汉语“有”字句中有一类特殊的句型,即“有+NP+VP”兼语句中的兼语在多数情况下NP也一般是无定的。例如:

①有人来了。

②有孩子爬起来看月亮。

③有男生啧啧称赞。

④有个学生在等你。

反之,如果NP是有定的,句子就不成立。

⑤*有太阳能发光。

⑥*有这个人来了。

⑦*有鲁迅很关心青年人成长。

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有少数有定NP可以进入此结构。

⑧在这儿四凤友邻居张大妈照顾她,我自然不带走他。(曹禺《雷雨》)

例⑧中的“邻居张大妈”是一个确定的人物,这是说话者和听者都知道的信息,由她发出“照顾”这个动作。那么,关于这种语言现象,如何解释呢?

1.有定NP在“有+NP+VP”句限制使用的原因

一般认为,有定NP具有先设存在功能,例如下面的⑨b是⑨a句中的有定NP的先设。

⑨a张三来了。

b存在一个张三并且张三来了。

存在句的交际目的就是断言存在,而有定NP已经先设自己存在,存在句就没有必要再断言其存在,这样就失去了交际功能。因此,有定NP不能用于存在句中。例如:在当前语境中,我指着面前的一棵树,说:“有这树。”这句话的意义与指称语同义反复,因为其主词“这树”就已经暗示了这棵树的存在。

2.有定NP在“有+NP+VP”句中使用情况的考察

我们从北京大学语料库选取老舍的作品进行考察,共找到20个在复句中充当分句的例句。情况如下:

下面分别选取两个例句:

(1)因果复句

{10}掌柜的,预备烂肉面,有我黄胖子,谁也打不起来!(《茶馆》)

{11}不要紧,有我侍候他呢!(《龙须沟》)

(2)条件、假设复句

{12}假若晓荷和他自己同样的被人家拖了来,晓荷就不至于陷害他;不过,晓荷总是晓荷,有晓荷的地方必不会有好事。(《四世同堂》)

{13}明天我去交活,有我说不圆到的地方,科长可多帮帮忙!(《春华秋实》)

(3)转折、并列复句

{14}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宋恩子,该怎么说啦?(《茶馆》)

{15}日久天长,有咱们的罪受,瞧着吧!(《四世同堂》)

3.从预设角度看有定NP在“有+NP+VP”句中合理存在的理据

3.1关于“预设”

“预设”这一现象最早是作为一个哲学上的课题,由德国哲学家G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的。他认为,无论任何命题都存在“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指称对象”⑤否则该命题便毫无意义。比如我们断言:“张三老实。”就势必预先存在“张三”,“张三”一定是指称某一个的确存在过的个体。同样,该命题的否定形式“张三不老实。”也具备了同肯定式一样的假设。但是如果“张三”这个人不存在,那么该命题无论肯定式或否定式均毫无意义。同时,自然语言中任何有意义的语句(包括否定式)都能推导出一个“背景假设”(预设)。该预设可以表现为另一个语句。比如:“张三很老实。”连同其否定式“张三不老实。”都能推导出一个新的语句:(曾)有个叫张三的人。

语义预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存在预设、事实预设和种类预设。本文只涉及前两种,故不谈种类预设。

3.1.1存在预设句

存在预设是指交际双方对世界上的事物和人的存在的认识。这种预设的推知不需要语境,语句中的谓词所表示的属性或者属于或者不属于这个专名的指称。

{16}有孩子爬起来看月亮。→(预设)孩子爬起来看月亮存在一个孩子

{17}有善良的大妈顶着雹子来劝我们→

善良的大妈顶着雹子来劝我们存在一个善良的大妈

{18}有赵四爷做内线,(大家都放心多了。)→

a1赵四爷做内线a2存在一个赵四爷

3.1.2事态预设句

事态预设是指交际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预先肯定或否定的一些事实情况,它常常体现为一个或一组表征具体实施的体验命题,是一些事前就存在的事实,它无须语境的加入。

{18}有赵四爷做内线,大家都放心多了。→

a3在观念世界里,大家都认同赵四爷做内线具有不一般的能力。a4在赵四爷做内线之前,大家不太放心。

{19}不要紧,有我侍候他呢!→

在观念世界里,“我”能够照顾好“他”没有我侍候他,大家很担心。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复句中,“有”字句才存在事态预设,否则只有存在预设。根据考察,只有在复句中才可以使用有定NP。

3.2关于“预设触发词”

下面对比一般存在复句(一般句)与有定NP存在复句(特殊句)的否定式。

Ⅰ一般句

{20}有一辆汽车开到市政府门口,两个军官走出来。

a1没有一辆汽车开到市政府门口,也没有两个军官走出来。

a2?有一辆汽车开到市政府门口,没有两个军官走出来。

Ⅱ特殊句

{21}有赵四爷做内线,大家都放心多了。

b1没有赵四爷做内线,大家不放心。

b2有赵四爷做内线,大家不放心。

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句和特殊句的否定式很不相同。在a1和b1句中,前后两项都是否定,结果是a1是原式的否定式,b1的真值却和原式差不多;只有后项否定时,a2不太合语义,而b2却完全没问题。我们认为,一般句和特殊句之所以不同,特殊句之所以能产生事态预设,是因为有一个表达相对概念的实词,由于相对概念总是与另一个同它相对的概念相联系,因此就会多产生出一层预设。一般将这种表达相对概念的词称为“预设触发词”。

预设触发词是相对预设存在的标记,预设着事态的变化、重复、延续的结果。具体的预设触发词有:

Ⅰ某些含蓄动词等和某些状态变化动词含有事实预设。如:变、变化、开始。

{22}可是,这几年有毛主席领着大伙儿,人好像都变了,谁喝我一碗热茶,都必说声谢谢,叫我觉得自己并非完全没有用处!(《女店员》)

Ⅱ某些表示重复意义的词含有事实预设。如:继续、总、又、还等。

{23}假若晓荷和他自己同样的被人家拖了来,晓荷就不至于陷害他;不过,晓荷总是晓荷,有晓荷的地方必不会有好事。(《四世同堂》)

Ⅲ还有时间词、对比词、主观评价词、助动词、语气副词等。

{24}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宋恩子,该怎么说啦? (《茶馆》)

{25}在这年月,有金三爷的身体比有咱们这一肚子书强得太多了!(《四世同堂》)

{26}我今天烫猫头鹰头,你马上也就照样的去烫,有咱们两个人在北海或中山公园溜一个小圈儿,明天全北平的女人就都得争着改烫猫头鹰头!(《四世同堂》)

在有些特殊句中,虽然没有出现“预设触发词”,但根据前后两项的语义关系,这些预设触发词也是可以不出来的,因此,真正决定有定NP在“有+NP+VP”句中出现的条件是这个结构本身与之相连的前项或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因为复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在人的头脑中有一个默认值,所以,如果从句法形式上看,应该说公认的各种类型的有定NP就可以出现在包含存在句的复句中。正如Mcnally(1997)所指出的英语中的情况一样:“确指限制是由存在句所在的语境造成的,而不是存在句这一句型语法化的结果。只要语境准许,所有类型的NP都可以用在存在句中。”

4.有定NP与包含存在句的复句的兼容性

4.1有定性

国内外不少于法学家都认为,汉语句子的主语是指确定的、已知的事物。宾语一般表达不确定的、未知的事物。也就是一般认为主语有定,宾语无定。那么,所谓有定、无定(或定指、不定指),到底是指什么已确定或还没有确定呢?根据陈平(1987)⑥的说法,应该是发话人对受话人能否“将实际所指对象从语境中辨析出来”而确定的。他认为,只有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受话人才具备有效辨析的能力,发话人才会使用有定的形式。一是说话人所说的名词性成分是回指性的,这里说的“回指”是广义的,即不限于一次谈话中;二是该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就在说话现场,可以靠非语言手段指示;三是该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可以靠有关事物间从属或连带关系的常识推导出来。一般典型的有定名词是人称代词、专有名词和“这/那”+(量词)+名词。

4.2有定性和新(未知)信息的关系

Halliday(1994)认为新信息是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传递给听者的,希望引起其注意的内容,在说话中具有新闻性。可以是听话人不知的内容,也可以是听话人意料之外的或是说话人认为重要而强调的内容⑦。它可以是第一次引入语篇或假定语篇接受者不知道的信息。语篇中的信息是已知还是未知是由说话人根据对听者的知识判断决定的。由此可见,有定性与新信息都是语用范畴内的概念,都涉及说话人意图和听话人的合作,都是由说话人选定的并以听者为指向的。有定NP不能等同于旧信息,尽管有时或大多数表达的是旧信息。既然绝对不能因为无定NP表达的是新信息,而有定NP可以表达已知/旧信息就排除有定NP可以表达新信息的可能。我们认为,有定性不应该成为划分新/旧信息的可能。新/旧信息应当以当时说话/语篇贡献大小界定,既要考虑到说话人的意图又要考虑到听话人的解释。意图的实现与否取决于听话者的合作程度的高低。

{27}A:张三昨天和一个女孩子看电影了。

B:那他女朋友李四知道吗?

A:当然,那个女孩子就是李四。

B:啊?

在该例中,对于说话人来说,一个女孩的指称是特定的,已知的,即指李四,而B却不这样认为,他假定A遵循了合作原则中的足量原则,所以才会反问。对于B而言,“一个女孩”是新信息,是不确定的,A恰恰利用了B的合作,取得了其交际的目的——愚弄了B。

4.3有定NP与包含存在句的复句的兼容的作用:提醒、强调

如果遵循Halliday(1994)的有关新(未知)信息的界定,那么,有定NP完全可以獲得新信息的地位。因为说话人为了当前交际的需要完全可以将一个双方了解的信息重新提及,用以提醒说话人注意某人或某物的存在,或认为某一信息重要而加以强调。

{28}告诉你,瑞丰,你要乐观,要努力,要交结的广,有这三样,一个人就可以生生不已,老有饱饭吃!(《四世同堂》)

{29}可是,有那具死尸躺在那里,她不敢不跑。(《四世同堂》)

在例{28}中,说话人认为“乐观、努力、交结的广”这三样很重要,所以将这些用“有”字句加以强调。在例{29}中,说话认为了提醒听者“死尸”的存在,说明“她不敢不跑”的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定NP传递的信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其所指是听者可以在语境中辨别的,它引起听者特别注意某个事物的存在。另一方面,它传递新信息,这是一种带有已知背景的新信息,预示这将是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结语

本文从实际语料出发,探讨了汉语中一种特殊的有定NP出现在包含存在句的复句中的情况,并对此现象从逻辑学和语用学作了初步的描写和解释,并进一步认为只要条件符合,有定NP就可进入此结构。从我们搜集的语料来看,无定NP的用法占大多数,有定NP的用法也存在不少。用典型效应来看,那些表示无定性的NP是典型成员,表示有定性的NP是边缘成员。然而,这并不排除边缘成分作为范畴成员的可能性。

注释:

①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②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③转引自范继淹无定NP主语句[J].中国语文,1985(5).

④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⑤涂纪量,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⑥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有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1987(2).

⑦唐纳德·韩礼德,著.李战子,周晓康,译.韩礼德语言学文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蔡玮.带定语兼指的“有”子句[J].镇江师专学报,2000(2).

[2]陈小平.关于存在问题[J].哲学研究,1997(12).

[3]戴曼纯,于刚.英语存在句研究二题——确指性与一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

[4]宋宣.现代汉语预设句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1996(2).

[5]肖俊洪.信息结构与There——存在句“实义主语”的“确定性”[J].外语学刊,1994(2):22-27.

[6]张绍杰,于飞.英语存在句中名词词组的确指限制[J].江苏教育学报,2002(3).

[7]郑天刚.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的语用功能[J].南开学报,1998(4).

本文是內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NJSY16326)。

猜你喜欢
复句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韩国语复句结构的二分说
父母的神逻辑
越南留学生汉语递进复句习得研究
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