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祥
摘 要:近年来,受到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低等因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甚至出现"脱实向虚"倾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深刻剖析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实体经济 创新驱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经济竞争力,必须夯实实体经济。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所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对中国经济而言,要在新常态下"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只有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根基,并提升经济质量,才有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表现突出。实体经济问题既源于自身创意创新、质量品牌等方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来自虚拟经济潜在的发展风险。一方面,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体经济而自循环发展,同时金融业助推房地产业形成较大的泡沫风险;另一方面,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面临问题,如扣除实体经济的平台,真正的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生态与文化环境急需改进。更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中的一些企业由于创新不足,竞争力弱,利润空间有限,只能在原材料等要素上打折扣,有的以不达标排放来降低成本,生产出质量低或假冒伪劣或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结果,实体经济发展不足,不仅自身受到伤害,而且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瓶颈”。
二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矛盾。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正处在一个历史新起点上。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基础。但问题在于,实体经济发展仍面临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消费需求向高品质升级,但主要的产品供给体系仍处于中低端;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近年来测算,我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远低于金融部门平均利润率,且部分行业大量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近年来,房地产发展缺乏准确定位,混淆住房的居住和投资属性,房地产市场的无序、泛滥、畸形和泡沫的发展,更是损害了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这些结构性矛盾,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三是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快速上涨,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撑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优势正逐步丧失,国民经济生产的总成本全面大幅提高,导致实体经济综合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我国自然资源成本和劳动力工资成本价格大幅上升,直接导致大量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面临着利润“薄如刀片”、“干的越多、亏得越多”等困境。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采用的模仿策略,导致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很多实体企业不愿意进行研发,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期阻碍了实体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技术差距依然存在,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更为严峻的是,我国制造业企业领导人缺乏企业家精神,企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释放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发展高水平实体经济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工集团视察时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我国进入发展新时代,强调“创新”,抓住了关键点。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第一资源”的核心与关键作用。目前,我国人才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各种制约因素还比较多。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例,“新兴技术+操作人才”严重短缺,“技术+管理人才”更是一将难求。由此看来,自主创新的关键是尽快培养人才,尽快形成人才支撑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几年,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需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释放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的成果需要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继续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与此同时,从市场主体的需求出发,找出实体经济的“痛点”,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舒经通脉。
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有能力的企业家。企业家在市场上能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把握风险。当务之急是降低非市场风险,“守护”企业家的预期。这个非市场风险主要与产权保护相关。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11月份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017年9月再出台意见,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关键在于落实。令人欣喜的是,不久前,最高法院公布将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出台详细的、可操作的司法解释,使得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该“赦免”的赦免,给予“定心丸”,以彻底免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国经济要实现“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夯实实体经济的根基,才能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做强实体经济,提升经济质量,才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更好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早日实现产业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许永兵.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系列谈之一.河北日报[N].2017年4月7日第007版.
[2]韓英.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困境原因及对策探析.市场论坛[J].2017(10):18-20.
[3]邓光亮.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德州日报[N].2015年10月1日.第003版.
[4]徐一军.关于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产经从横[J].2018(2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