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微微
【摘要】被动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极为普遍。英语重形合,故容易发现被动句式;而汉语重意合,许多被动关系藏在字里行间或使用隐性字眼表达。鉴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译者在英汉翻译过程中需消化理解英语的句式结构,同时根据汉语特点进行遣词造句,从而使译文表达地道得体,达到沟通目的语读者的目的。本文意在通过英汉对比,探讨英语被动语态的几种翻译策略。
【关键词】被动语态;差异;翻译策略
汉语是一种主观性语言,汉民族在表达思想时常常从自我出发。英语的陈述则侧重客观事实,所以英语的被动用法频度高于汉语。英语的被动句常以be+动词过去分词的结构呈现,因此容易识别和应用。汉语的被动句则形式多样,如“让”,“遭”,“受”等字眼构成的被动句式。尽管英语被动句式单一,但如果不分情况均译为“……被……”这样的结构,读者就会很不舒服,亦有悖通顺原则。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忠实于原文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感受,只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汉语句式才能避免译文的模式化和套路化,真正做到信、达、雅。
一、典型翻译法
译者将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处理方法分为典型翻译和非典型翻译。典型翻译指的是与原文要素和顺序相同的翻译处理方式。译文如果以被字结构就能将文意表达清楚,我们不妨化繁为简,按原文的结构和顺序依次翻译。特别是含有消极信息的文本更应采取此种策略。
(1)Jack was fired by the boss.杰克被老板开除了。
这句译成被字句后,行文流畅,易于理解。读者读起来没有负担,译者也能轻松驾驭,因而在此处遵循原文就是正确的选择。
然而上述情况并不多见,译者经常会遇到无法维持原作风姿的状况。此时,译者必须打破原文框架的束缚,重组句式或在汉语中选择匹配句式,否则就会出现过重的翻译痕迹。第3节为几种常见的处理手法。
二、非典型翻译法
1.保留原文主语。我们不妨先分析如下两个例子。
(2)The novel has been published in many countries.这本小说已在多国发行。
(3)The bridge will be finished next month.这座桥将于下月完工。
这两句的翻译均未改变原文主语,语序也基本一致,译文读出来并没有任何突兀感。而且句中也未提到动作的发出者,如果翻译成小说被出版或是桥被建就会丧失可读性,故而以主語为导向就是不错的选择。
2.译成判断句。这种译法比较适合说明或是陈述性质的语句,显得译文更加正规严谨。它能化被动为主动,增强译文条理。
(4)This device is really needed in the watch-making industry.这种装置在制表业中是很重要的。
(5)This museum was built by workers.这座博物馆是工人建造的。
句(4)中装置和需要的关系是被动,原文也未体现施动者,译成判断句能避免译文的晦涩之感。句(5)体现了施动者,译为工人建造了这座博物馆也无不可,但参考译文的效果更佳。
3.译为无主句。译成无主句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持行文的简洁和流畅,使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读者领会。
(6)Problems must be solved once they are discovered.问题一经发现必须解决。
(7)The lights are usually turned off at 10:30. 通常十点半熄灯。
句(6)出现了两个被动结构,如果逐词翻译再加上被动句式就会显得冗余,反而译为无主句能增强句子逻辑和层次感。句(7)强调的是时间,使用无主句即可表达句子的核心信息。
4.增补主语或小句。在英语句式中,时常出现不需要或不愿说出施动者的句式。此时可增译“大家”等泛指性主语或增补小句,以使文意完整畅通。
(8)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Diaoyu island has been under Chinas jurisdiction.众所周知,钓鱼岛向来属于中国。
(9)Hydrogen is known as the lightest gas.大家知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句(8)将It is known 翻译成短句,即衔接了前后句,又避免了含义模糊,符合汉语表达。句(9)增添了主语,既不会给人带来成分缺失的感觉,也不会造成语义链接障碍,是非常理性的处理方式。
5.主宾颠倒。这是翻译被动语态时采取地极为普遍的策略。它忠实地还原了原句的语法结构和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状态。当然此法施用的前提是句中提到了动作的施行者,因为前几种策略比较适合施动者缺失的语句。
(10)The window was opened by the teacher.老师打开了窗户。
英语的被动句式将施动者作为宾语放在句子中后部,而将受动者视为主语放在句首。若将主宾位置对调就可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方便译文读者梳理句子思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结语
被动语态的翻译既可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保留原汁原味。译文未必要依照思维定势来组句和表达,只要充分体现原文风貌和内涵就可。以上所谈只是翻译过程中的常用方法,被动语态所涉及的策略绝不是仅此而已,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反复琢磨才能领会这一句式的翻译精髓,才能不断创新被动语态的非典型翻译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学术.实用英汉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