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地理多样性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2018-08-17 01:10陈龑黄心雨薛浩王良燕
系统管理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承包商竞争力国际化

陈龑,黄心雨,薛浩,王良燕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近年来,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市场上接连获得巨额工程总承包项目,他们不仅在长期耕耘的亚非拉地区持续占有竞争优势,在发达国家工程承包市场也崭露头角,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gineering News Record,ENR)的统计,1986年,有两家中国承包商入围了当年度全球最大承包商排行榜,分别是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和中国建筑总公司,两家公司上一年度海外总承包额为1.4亿美元,这只占当时全球250大承包商海外总承包额的0.17%。然而到了2007年,已有51家中国建筑企业成功入围该榜单,总营业额也达到了226.78亿美元,占全部上榜企业总营业额的7.31%。由此可见,进入国际工程市场20余年后,中国承包商在营业额及市场份额上均表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纵观国际知名的美国大型承包商,如BECHTEL、KBR 等ENR 排名靠前的诸多企业,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涉及国家数目多,覆盖地区范围广,这与中国承包商的业务分布在地理多样性上存在差异[1]。2014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平均海外营业额为21.8亿美元,其平均海外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率达到了38.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内地上榜企业的这一数据仅为14.5%,远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此外,我国承包商承担国际工程路径与模式单一,业务大部分集中在亚非地区,且大多位于价值链的低端[2]。从工程规模看,有影响力的国际工程项目屈指可数,还远未形成“中国建造”的集团优势和品牌效应[3];从模式上看,总承包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见。由此看来,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工程承包商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工程承包商普遍存在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羸弱的突出问题,以ENR报告中2007~2013年上榜的中国和美国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承包商国际多样性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希望通过探究工程承包商国际多样性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为中国承包商制定国际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帮助。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地理多样性与国际竞争力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其作为竞争的主体,经过长期学习积累而拥有的能够适应国际市场变化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力。结合工程承包行业所具有的建设周期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间技术水平差异巨大等特征,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4]。其中,承包商的地理多样性作为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表现,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5]。地理多样性是指承包商把业务扩展并超越了本国或本地区的边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程度[6]。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数是衡量其企业地理多样性最直接的方式[7]。此外,海外业务涉及区域的分散程度是衡量其地理多样性的另一项重要指标[8]。

承包商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其他国家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随着其业务进入国家数不断增多,组织自身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组织学习和组织自适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得到提升[9]。一些学者使用组织学习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Pennings等[10]发现,跨国企业往往能通过不断积累的学习,从多样化的新市场中获得隐形的收益,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Lei等[11]研究发现,随着企业业务的国际化扩张,企业将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核心竞争力往往针对特定的产品或行业,企业因此也能将其推广到全球市场上。由此可见,随着企业不断将其业务推广到更多的国家,企业将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扩张会使企业遇到诸多之前不曾遇到的环境或竞争态势,凭借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得到丰富和增强[12]。

此外,随着承包商进入的国家数不断增多,其不断增长的海外业务将会逐渐产生规模效应,承包商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资金运转更灵活,其国际竞争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13]。Kogut[14]研究发现,地域多样性的提升增强了企业对于下游供应商和目标顾客消费者的市场影响力,将有助于减少开支并增加收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从规模经济角度来看,企业对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显著提升,成本支出得以有效控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能够不断提升[15]。据此,提出:

假设1a国际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与其国际竞争力正相关。

承包商进入的国家数反映出其国际化业务的全面性,而在另一方面,其国际化业务的区域分布则体现出其国际化业务的侧重性,这是衡量承包商国际化业务开展情况的两个不同维度。现实中可能存在如下情况:企业的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数很多,但这些国家都集中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这与业务均匀分布在各个地理区域内的企业在市场战略上存在明显区别。首先,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的区域分布越广,将会遇到更多样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度因素属于国家层面的因素,它提供了经济、社会和法律体制的安排,在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6],组织因此也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竞争力的培育得到有效促进[17]。其次,企业进入不同区域的市场,可以依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多样的进入模式,这将使其有更多机会探索合适的国际化路径,对于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1]。因此,当工程承包商进入了相对更多、差异更大的区域时,其国际竞争力也会因此增强。据此,提出:

假设1b国际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区域分布与其国际竞争力正相关。

1.2 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

Johanson等[18]将心理距离定义为影响或阻碍信息在企业和市场之间流动的因素,这类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制、受教育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Vahlne等[19]认为,心理距离是防止或阻碍潜在的供应商与顾客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O'Grady等[20]将心理距离定义为企业对于其国外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程度。Lee等[21]认为,心理距离是一系列相关文化因素的结果,在这其中感知与理解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学者们普遍认同它是对文化与商业、差异感知与理解的一种心理过程。

心理距离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和国际化绩效[22]。一方面,投资当地国的心理距离增加,承包商遭遇更大的“外来者劣势”,降低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会因此增加获取内部投资者的合法性的成本[23]。通常,母国与目标国之间的心理距离会阻隔跨国企业和目标国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这就导致跨国企业向目标国附属企业传递技术和管理经验变得更为困难[24],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成本开始增加,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关于心理距离对跨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学者们展开了深入研究。Johanson等[20]指出,跨国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时往往会受制于“心理距离”,因为心理距离阻隔了跨国企业和目标国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导致跨国企业向目标国附属企业传递技术和管理经验变得更为困难。进一步,研究表明,为了克服“心理距离”所带来的影响,跨国公司往往会采取渐进式国际化策略来开拓其海外业务。由于心理距离关注的是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认知方面的差异[21],故更多地被学者用于解释这些差异对企业跨国行为的影响。

随着承包商进入的海外国家数逐渐增多,虽然他们可以通过业务的不断积累来达到规模效应,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竞争优势,但是当其进入心理距离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时,跨国承包商将呈现出更强的成本溢出,经验的积累变得更加困难,实现规模效应的进程会被显著延缓。相反,当跨国承包商进入心理距离较小的国家或地区时,其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市场等外部环境更加类似,承包商更容易积累经验,企业现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可转移性更强,企业也相对更容易扩张业务并实现规模效应。此外,承包商母国与东道国的心理距离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两国间制度环境的差异也越大,陌生的制度环境对承包商的组织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耗费企业更多的资源,进而使承包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变得困难和缓慢。因此,心理距离会削弱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对其国际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即:

假设2a心理距离负向调节了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与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对于那些区域分布更广的承包商而言,他们花费了大量的企业资源来实现业务的区域扩张,而当其进入心理距离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时,随着出现新的制度环境可能性的降低,以及其自身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些承包商将花费较少的资源来学习当地的制度知识和市场知识,更容易消除制度环境差异造成的影响。因此,心理距离也会减弱承包商海外业务区域分布对其国际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作用,据此,提出:

假设2b心理距离负向调节了承包商海外业务区域分布与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1.3 国家差异:中美比较

海外营收占比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出版的《2000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中衡量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2007~2013年,中国承包商的平均海外营收占比始终维持在15%左右,而美国承包商则维持在50%左右。两国国际化程度存在的巨大差异显示出两国工程承包商正处在不同的国际业务发展阶段。

就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而言,由于中国承包商尚处于国际业务扩张的初期,绝大多数工程企业的发展思路是以规模取胜,即加快进入国际市场,在特定区域内不断提高其规模效应,控制成本,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25]。再者,两国承包商组织学习的边际效应也不尽相同。对于中国承包商而言,不断地进入新的市场,目的是通过扩大市场,降低价格来增加营业收入,提升竞争力,其本身的竞争力不如美国承包商强。对于中国企业,进入越多的国家,企业能不断地通过组织学习,获取竞争优势,而美国承包商本身具有的组织能力强于中国这类来自新兴国家的承包商,其组织学习的边际效应也不如中国承包商显著。因此,对于美国承包商而言,其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数对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较中国而言也不会那么明显。据此,提出:

假设3a中国承包商国际竞争力受其业务涉及海外国家数影响大于美国承包商国际竞争力受其业务涉及海外国家数的影响。

同前所述,承包商的区域分布体现出了其国际化业务的侧重性,而中美两国承包商区域分布的差异恰恰反映出其典型国际化战略的显著差异,典型的国际化战略往往也是两国承包商自身认为最适合其业务发展的战略。就承包商海外业务区域分布而言,与中国承包商倾向于集中在特定区域内开展业务不同,美国承包商的国际工程承包已拓展到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市场,其海外业务区域分布更广。因此国际竞争力会受到相对更大的冲击。据此,提出:

假设3b中国承包商国际竞争力受其海外业务区域分布影响小于美国承包商国际竞争力受其海外业务区域分布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选择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美工程承包商,数据来源于ENR1)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由McGraw-Hill公司编制,是一本为全球范围内建筑业从业者及其相关人士提供咨询、分析、数据和观点的权威杂志。从1983年开始,ENR 每年都会对全球范围内大型承包商和工程设计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发布排名结果,该排名受到业内人士及相关学者的广泛采用和认可发布的年度国际承包商225 强排名报告(注:2013年增加到250 强)。ENR 报告涵盖了国际大型承包商的海外营业收入、总收入、新合同数额、国际收入在九大业务板块占比以及国际业务涉及的国家等内容。本研究样本包括2007~2013年ENR上榜的中国承包商352个观察值、美国承包商192个观察值,共计544个观察值。

2.2 变量测量

(1)因变量,承包商的国际竞争力。承包商核心竞争力涵盖其社会影响力、技术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融资和财务能力以及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26]。而本研究关注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其国际竞争力直观体现即为其国际收入,本研究取承包商国际营收(百万美元)的对数作为测度指标。

(2)自变量,地理多样性。

①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即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及地区总数。

②区域分布(GD),参考Bowen等[27]的研究,测算赫芬达尔指数来测度承包商业务涉及的海外区域集中/分散程度,并进一步计算承包商海外业务的地域分布情况,即

其中,Gi为承包商在区域i内业务涉及的国家数量占当年度该承包商项目涉及国家总数的百分比,参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包商业务涉及的全球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高加索和中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加勒比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和大洋洲。该测度值越高,说明区域分布越广。

(3)调节变量,心理距离(PD)。Dow 等[28]将心理距离看作是文化、语言、宗教、教育和政治体系的不同,以国家之间的贸易密度为因变量,检验了心理距离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给出了心理距离的综合计算法。参考其定义,从语言、宗教、产业发展、教育水平和政治体制等5个维度综合测算承包商及项目涉及国之间的心理距离,即

其中:Di(i=1,2,…,5)为承包商与工程所在国之间心理距离的5个维度;N j为该承包商在j国是否有工程承包项目,有则N j为1,否则为0。

(4)控制变量。

①总营业收入,当年度该承包商全部营业收入(百万美元)的对数值。

②新合同数额,当年度该承包商获得的新合同数额(百万美元)的对数值。

③国际化程度,参考Qian 等[29]的研究,用承包商海外营业收入占其总营业收入的比率衡量。

④涉及工程类型,根据ENR 分为:建筑、制造、能源、水利、排污/垃圾处理、工业/石化、交通、危险物处理和电信,若当年度该承包商有承包该工程类型,赋值1,否则为0。

⑤涉及海外区域,按上文描述区域划分,若当年度该承包商在该区域内有承包业务,赋值1,否则为0。

⑥上榜年份,根据承包商上榜年份0-1赋值。

⑦承包商母国,对于中国承包商,赋值1,美国承包商赋值0。

3 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

表1 列出了变量的均值、方差、VIF 值以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变量的相关性在可接受范围内(所有相关系数绝对值均未超过0.6,VIF值均小于7.5)。需要解释的是,由于控制变量中工程类型和业务涉及区域较多,占据篇幅较大且对分析过程影响较小,故在此处并未详尽列出。

3.2 假设检验

数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1检验了承包商地理多样性与其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对其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03(ρ<0.01),即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数越多,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因此,假设1a成立。海外业务区域分布对其国际竞争力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036(ρ<0.01),这表明,海外业务涉及区域越分散,国际竞争力就越弱。因此,假设1b不成立。探究其原因,首先,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的区域分布越广,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其母国到工程所在国的地理距离显著增加,因此,需要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业务的发展,这些都会增加其

成本支出,进而影响其竞争力的培育。其次,企业面对相对陌生的市场中陌生的制度知识和市场知识,学习难度陡然增加,企业成本开支也会随之增大。承包商母国及其项目所在国之间的制度环境差异导致了其对外投资风险和跨国经营成本的增加[5]。此外,各个区域市场环境特征的差异也是承包商不容忽视的显著因素,承包商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来探索和学习诸如东道国市场规模及容量、市场竞争者状况等知识。因此,当工程承包商进入了相对更多、差异更大的区域时,其消耗在制度学习和市场学习上的成本将显著增高,资金周转面临更大困难,较为分散的海外业务区域分布对其国际竞争力带来了负向影响。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检验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2、3检验了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心理距离与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的交互项(β=-0.002,ρ<0.01)以及心理距离与海外业务区域分布的交互项(β=0.016,ρ<0.05)的回归系数均为显著,这证实了调节作用的存在;表明心理距离负向调节了其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数与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假设2a成立;心理距离正向调节了其海外业务的区域分布与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假设2b不成立。分析其原因,对于那些区域分布更广的承包商而言,他们原本就花费了大量的企业资源来实现业务的区域扩张,而当其想要进入心理距离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时,这些承包商将花费更多的资源来学习当地的制度知识和市场知识,搜寻当地市场机会的成本也显著增高,“外来者劣势”被进一步放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将会显著增大,这就造成了竞争优势的进一步下降。因此,心理距离会加强承包商海外业务区域分布对其国际竞争力的负向影响作用。

模型4选取了样本内的中国承包商,模型5则选取了美国承包商。结果表明,中国承包商的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与其国际竞争力正相关,而美国承包商并无此关系。此外,美国承包商的海外业务区域分布与其国际竞争力负相关,然而,对于中国承包商而言,两者之间却并无显著关系。综上所述,对于中美两国承包商而言,其海外业务涉及国家数、区域分布与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均具有国家差异性,实证结果也同样支持了假设3a、3b。

4 结 语

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实证研究了工程承包商地理多样性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以及中美两国承包商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数越多,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海外业务涉及区域越分散,国际竞争力就越弱;心理距离会负向调节海外业务涉及的国家数与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海外业务的区域分布与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中美承包商而言,上述关系具有显著差异。

结合本研究所得结论,对于中国承包商而言,应细化海外业务地域,有选择地确定目标区域市场,有计划地在该区域市场内拓展业务,通过不断积累的学习,从多样化的新市场中获得隐形的收益,逐渐产生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成本,资金运转更为灵活,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因此显著提升;同时,中国承包商应从心理距离较小的市场入手,随着自身能力的提升,逐步树立全球化视野,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从中美承包商比较的结果来看,随着中国承包商国际业务的不断扩张以及与美国承包商差距的不断缩小,其业务涉及国家数对其国际竞争力的正向作用将不断减弱,而区域分布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将逐渐开始显现。因此,中国承包商要在其既有市场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同时,其国际化业务的区域扩张应谨慎研究,审慎布局,方能从容应对。

此外,本文提到中国承包商大多仍处于国际化发展阶段的初期,从发达国家国际承包商的成长路径来看,多元化战略、上市融资等都是值得推荐的发展模式。对于准备全球化战略推进的重大工程承包商,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累积和不懈地努力,才能在各自的主要领域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探究承包商国际竞争力对其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

猜你喜欢
承包商竞争力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