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峰
摘 要:本土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对提高党性教育质量和加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浙江省绍兴市的本土党性教育资源的整理和分析,提出开发本土党性教育资源应当坚持导向性、真实性、多样性、持续性原则,运用调查、管理和整合多种途径,并通过科学布局、创新形式和加强互动来提高图本党性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本土;党性教育;资源;开发;使用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4 — 0014 — 04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校的必修课。只有坚持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党性教育,通过党性教育帮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实践证明,党性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与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有关。基于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开辟各类实践教研基地,为加强干部能力培养和党性锻炼提供直观、生动的课堂”的新要求。因此,有效开发和使用本地的党性教育资源,对于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具有重要意義。
一、开发使用本土党性教育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开发使用本土党性教育资源是提高党性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党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听听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和撰写党性分析报告并不能解决问题。开展党性教育要在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重视开发和使用党性教育资源,尤其是本土的党性教育资源,这对于增强党性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调动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加强党性锻炼,真正提高党性教育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发使用本土党性教育资源是加强党性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党性教育的效果与教育资源能否联系具体的社会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诚然,目前全国范围内有许多已经非常成熟的党性教育资源,他们往往具有非常普世的价值意义,但同时也必然会带来的就是缺少与“本土社会”的联系。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态度改变理论”(见图1),党性教育的效果是传达者、交流信息、目标靶以及周围情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越贴近党员干部和当地的实际,党性教育的效果越好。因此,以本土的党性教育资源为载体,实现上述四要素的良性互动,能够加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开发使用绍兴党性教育资源是提升党性教育经济性的重要途径
本土党性教育资源主要是根植于本土地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天然的优势为“就地取材、就地利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并能有效节约开展党性教育的成本。当然,本土党性教育资源的经济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开发、不使用”和“只开发、不使用”都不能体现经济性,只有将本土党性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高效使用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经济性。
二、绍兴党性教育资源的基本情况
(一)绍兴党性教育资源的范围界定
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资源。绍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开展活动和建立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涌现了众多先进分子和优秀人物,留下了数以百计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这些宝贵的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也为开发和使用绍兴党性教育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学术界和和党性教育相关部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党性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态、结构的理解仍有较大的争议。笔者以为,党性教育资源需要同时符合两方面的要件:一是目的属性,即必须满足党性教育的目的——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树立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党的忠诚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形态属性,即党性教育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因此,绍兴的党性教育资源是指绍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党性教育功能的独特资源,是由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二)绍兴党性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
党性教育资源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但一般都是通过旧址、故居、陵园等物质载体来呈现出来的。2008年起,绍兴市委党史室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党史胜迹普查工作,这为开发和使用绍兴的党性教育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普查,全市共有党史胜迹169处,按地域分:越城区12处、绍兴县18处、诸暨市72处、上虞市27处、嵊州市25处、新昌县15处;按时期分:建党前后时期3处、大革命时期21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3处、抗日战争时期58处、解放战争时期27处、社会主义时期47处;已被各级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点)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0处。这里,我们根据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纪念地、党史人物故居(祖居)及纪念设施和综合纪念馆园四大类,挑选有重大意义、有已辟内容、有一定规模的50处党史胜迹,来基本呈现绍兴的主要党性教育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三、本土党性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与途径
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并不会自动转化成党性教育资源。因此,要注重“开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探索、开拓、发掘绍兴的党性教育资源。
(一)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党性教育资源开发必须坚持把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明确的目标导向结合起来,即党性教育资源开发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学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帮助学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2.真实性原则。在党性教育资源开发中,必须立足于客观真实的生活世界,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地反映资源的本来面目,坚决杜绝鼓吹夸大、弄虚作假的现象出现。真实性原则还必须保证开发过程的真实性:一方面,必须有效防止党性教育资源开发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真实、全面地反映资源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求实的准则和严谨的态度,对资源进行深入考察、严格甄别和认真核实,客观真切地反映资源的本质属性。
3.多样性原则。党性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多样”:一是类型的多样性,即要尽可能地挖掘本地范围内的一切可能的党校教育资源,不论类型、形式和状态,只要能够发挥党性教育功能的资源,都应当进入党性教育资源开发的视野;二是主体的多样性,即充分调动教育系统、党史部门、党校、高校、地方政府等多个开发主体,进行共同协作、全面开发;三是途径的多样性,即要探索多种途径和方式,如文物保护、教育基地命名、现场教学基地授牌等,尽可能做到综合应用。
4.持续性原则。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党性教育一样,并不是一次完成就可以一劳永逸,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紧跟国家、社会和学员的变化与发展,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持续不断地进行,才能真正起到效果。具体来说,一要开拓视野,不断开发新的党性教育资源,尤其是要从挖掘未开发的资源和培育新萌芽的资源两方面着手;二要不断更新,在新时期的新要求下,赋予已开发的党性教育资源新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其生命力。
(二)开发途径
1.调查研究,挖掘绍兴丰富的党性教育资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掌握绍兴党性教育资源的基本情况。一要通过各種途径,如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聚焦媒介、文献查阅、网络搜索、影像整理等,对绍兴的党性教育资源做一个总体的调查和梳理。二要对党性教育的整体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党性教育资源体现的精神主旨,科学地进行分类,如红色文化、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三要对党性教育资源的整体环境进行测评,特别是要对交通状况、配套设施等影响党性教育开展的因素进行详细地考察。四要对党性教育资源的细节进行考察,通过实地结合教学过程,对资料利用的方式、过程进行有针对性地考察,并对哪些适合现场教学、哪些适合体验式教学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2.加强管理,建立动态的系统的党性教育资源库
绍兴的党性教育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需要进行有序化、系统化地整理,才能实现科学地开发、管理和使用。通过建立绍兴市党性教育资源库,梳理资源系统结构,按照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革命时代和建设时期等不同主题进行分类和整理,促使资源的有序管理,从而为党性教育资源的使用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要充分考虑党性教育资源流动与变化的特点,以开放和发展的姿态来对待党性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对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作出调整与更新。特别是要根据绍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搜集和开发本地最新的、代表时代发展特征的、体现党的时代精神和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信息与资源(包括新闻、事件和典型人物等),通过不同的形式整合各类新鲜的教学资源,不断补充到课程资源库中来。
3.整合力量,形成共同开发党性教育资源的合力
党性教育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党史部门和党校系统的力量是很难完成,必须借助多方力量的相互协调、合作。一是人的整合。党性教育资源开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操作环节,相应地,在党性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既要实现党史、文化、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专家的整合,也要实现研究者、调查者、当地群众、人物事件见证者的有机结合。二是部门的整合。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涉及党史、党校、党建、旅游、文化等多个部门,只有将这些部门整合起来进行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实现各部门联动,才能有效提升党性教育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是资金的整合。党性教育资源开发要有经费作为保障,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经费筹措的渠道,争取财政专款和社会资金的双向联动,同时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与审核,保证经费“物尽其用”。
四、本土党性教育资源的使用
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并不能自发产生教育的功能,必须通过党性教育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党性教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因此,在党性教育过程中高效使用党性教育资源是发挥党性教育资源功能的根本途径。
(一)科学布局,提高使用党性教育资源的针对性
党性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时代不同,党性教育的内涵、重点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因此,我们的党性教育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思路进行使用:一是紧紧抓住当前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感人的事迹、辉煌的历史等类型的党性教育资源来开展党性教育;二是根据党性教育资源功能定位和人员设施状况,开发出适合该教育资源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三是充分考虑党员领导干部的差异性,根据年龄层次、工作岗位的不同,制订适合不同学员的党性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案。
(二)创新形式,提升使用党性教育资源的实效性
党性教育资源的使用与党性教育一样,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形式的灵活能够增加党员领导干部参与党性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性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点评式教学、访谈式教学、研讨交流、观看影视资料的方式拓展党性教育的空间,将课堂延伸至校外;也可以采用党员自己讲、事件亲身经历者讲、当地代表性人物讲的方式开展党性教育,以人物的所见、所思、所感加深学员印象,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引起情感共鸣。同时,在创新形式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加强党性锻炼,毕竟,党性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脱离了实践性的党性教育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三)加强互动,实现党性教育资源与社会环境、经济开发的共同发展
党性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党性教育资源的使用同样如此。党性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离不开与相关社会环境的良好整合。从社会学意义上将,党性教育其实是一个社会交往过程,也就是已经了解和接受了党性教育资源的群体在各类情景中,通过各种有效的载体,将党性教育资源的价值介绍、传递给外部群体。因此,要特别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党性教育资源所在地域的社会风尚,以使党性教育资源拥有更强的说服力。同时,要处理好党性教育资源与经济开发的关系,既不能让党性教育资源的使用沦为创收的工具而忽视党性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也不能因为保护和开发党性教育资源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共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红色地标—绍兴党史要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中共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红色地标—绍兴党史胜迹〔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李美玲.论干部培训中党性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05).
〔4〕马哲军.党性教育:党校教育的重要品牌〔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5〕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