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明
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教学时,首先要抓住文本的关键,让问题统领课文;其次要厘清学情,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再次要学会变换策略提问,让问题可以更好促进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更好思考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但是纵观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许多教师的提问没有最优化,随意性比较大,甚至有许多无效的问题充斥着语文课堂,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学生也不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所以,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了。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一课的教学,来浅谈之。
一、抓住关键 统领课文
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少有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这样就让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比较大,在提问时不能够抓住关键内容来提问,所提出来的问题也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所以,我们要优化提问,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提问。也就是说,在提问时,我们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整体上把握,进行问题设计。从大的方面来讲,每一单元所安排的课文都是同一类型的,所以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就要紧紧抓住单元教學目标以及课的类型。对于一篇课文来讲,总会有题眼统领全篇课文,我们只有抓住这些题眼进行提问,这个问题才可以带着学生走进文本。我们也可以从字、词、句中寻找关键问题来提问,还可以从篇章结构中寻找关键问题。这样,才能让问题统领学生的学习,让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
这一课的课题叫《秋思》,所以课题就已经点明了是作者在秋天的思念,或者说思考,也指明了这一首古诗的写作方向。在学生刚接触这一首古诗时,我就抓住课文题目中的“思”字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谁在思念?思念什么?是人还是景或者物?为什么会思念?从什么地方可以表现出作者的思念之情?思念的结果又怎样?”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解读诗文,这几个问题也抓住了古诗的主要内容。在精读课文时,我又紧紧抓住古诗中的“意万重”“又开封“等关键词进行提问:作者为什么把封好的信封拆了又封,封了又拆呀?为什么作者有那么多的话要表达呀?等等。从而让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体会到作者由于长时间没有回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培养了学生成为有根的人。
二、厘清学情 难度适中
一项研究表明,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如果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能够经过思考回答上来,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起作用。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班级中一大半学生都回答不出来,或者说所有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太多的价值了。难度系数大,班级中学生回答不上来,这样的问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禁锢学生的思维。如果不经过大脑就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思维量,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提问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厘清学生的学情,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与学习情况来设计问题,做到难易适中,这样的问题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去思考,才能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吃,才能让学生享受到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感 。
比如,在教学这一首古诗时,对古诗的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如果我们只是简单提问:“洛阳城里能见到秋风吗?”这道题目就没有思维含量在里面,学生简单的一个“能”或者“不能”就可以回答了。这也会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的随意性结果,它不能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如果我们换一个问法:“从洛阳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秋风?”这时候,学生就会进行思考、回忆,什么东西可以证明刮起了秋风,学生就会从生活中寻找,从而让语文学习向纵深度延伸,让语文课堂有深度。
三、变换策略 激活思维
在语文课堂上,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提问策略,让问题披上有趣的外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问题更吸引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才能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乐于去思考问题。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对于“行人临发又开封”中“开封”这个词解读时,如果我们直接问学生:“开封是什么意思?”那么学生就会根据教材中的注释回答:“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这种直接问法,学生可以从教材中直接寻找到答案,我们最好不要去提问。而如果我们变换一下提问策略,向学生提问:“这个‘开封是不是指我国河南的开封市呀?”这别具一格的问题,一下子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首先思考的不是到书上找注释,而是思考它是不是一个地名,课堂的教学就会立马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总之,在语文教学时,我们只有根据不同课文、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才能让问题“最优化”,才能让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