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生活味与科学味兼得的科学课

2018-08-15 00:24周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果汁物体经验

周洁

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小学科学课程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因此,小学科学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有“生活味”,但也不能忽视其科学的本质,要做到“生活味”与“科学味”的有效融合。

一、关注生活,让课堂充满“生活味”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科学学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科学,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为例。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故在教学设计上应从生活入手,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科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离开生活学科学,好比不在游泳池里学游泳。

如《怎样搭配食物》一课,视频导入,此视频拍摄于中午学校食堂。主角是一胖一瘦两位学生,镜头中胖同学正对着一大盘食物大快朵颐,其中有好几个鸡腿(别人不吃的他承包);瘦同学对着饭菜愁眉苦脸。两位同学的饮食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完后教师提问:你觉得他们的身体健康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看到熟悉的场景他们别提多兴奋了,积极投入讨论,各抒己见,发现了问题——这两位同学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从而意识到健康与日常饮食存在着很大关系。该如何科学搭配食物、合理饮食呢?我的饮食合不合理呢?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促使积极地投入到研究“怎样合理搭配食物”中。

(二)利用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生活中处处有适合探究活动的好材料。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材料,既方便收集学生又熟悉,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探究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如《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课,课前教师在每组桌上准备了两杯颜色相似的果汁,分别是鲜榨橙汁和芬达。走进教室学生看到桌上的果汁,很好奇这节课上要研究什么呀?当老师宣布这是为大家品尝准备的,教室里沸腾了。但此时还不到尝的时候,先请大家辨别一下它们是什么?颜色怎样?喝之前先让同伴看一下你舌头的颜色?每个人只能选其中一种喝一口,喝了以后要把果汁在嘴里含20秒再咽下去。学生们迫切地想喝到果汁,都认真地照做着。喝完后再请学生伸出自己的舌头给同伴看一下,这时他们有更惊奇地发现:喝芬达的同学舌头上是橙色的,而喝鲜榨果汁的同学舌头颜色没有变化。两种果汁本身颜色差不多,但为什么喝了以后残留在舌头上的颜色区别很大?学生对接下来的探究兴致勃勃。通过整堂课的探究,学生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被食物诱人的色彩、浓郁的香味吸引而吃得过多,长此以往,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唤起了孩子们的安全饮食意识。

(三)鼓励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这就决定了科学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设法将课堂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设计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活动,将科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鼓励学生做一个科学实践家。

如学习《怎样搭配食物》后,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根据所学知识为你的家人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并获得家人支持利用星期天去实施,实施后请每位家人为你设计的食谱打分;最后根据班级评选、家人打分选出班中最好的一份,设计者评为本班的“小小营养师”。食谱要求:省钱、好吃、营养全面。此实践不仅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是服务于生活的,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小营养师”的评选则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进行科学思维,让课堂不失“科学味”

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出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是知识、经验“打磨”、提升的过程。实际上学生的有些已有知识和经验是不科学、不完善的,会阻碍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帮助学生把这些不科学、不完善的知识、经验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打磨”,提升为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和经验。

如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声音并不陌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敲、打、吹、弹、拨等方式能够产生声音。即学生认为对物体施加力,物体就会产生声音,这是不科学的。教学中要纠正、完善,构建起正确的认识:对物体施加力,引发物体振动,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教学中,我根据实验材料的特征引导学生分两层展开探究。第一层,引导学生对发声时振动明显的尺子和橡皮筋这两样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展开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发现,尺子和橡皮筋振动时会发出声音。第二层,引导学生对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音叉进行探究。实验时启发引导学生想办法观察音叉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完成了从研究发声时振动明显的物体向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物体的过渡。接着,研究生活中其他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材料。经过对多种材料的研究,引导学生归纳推理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本课在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的构建中,材料的分层出现,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思考,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完善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了新的科学概念。

三、结语

“生活味”和“科学味”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两个方面。“生活味”是基础,小学科学探究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發的;“科学味”是本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我们要使“生活味”与“科学味”有机融合,体现科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为培养具有高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公民而努力。

猜你喜欢
果汁物体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不健康的果汁
可以吃的果汁杯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喝果汁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