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

2018-08-15 00:45
兽医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候温灌服病牛

一、牛流行热

简称牛流行性感冒,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突发高热、流泪、流涎、呼吸促迫,四肢关节障碍及精神抑郁。

(一)诊断要点

1.由流行热病毒引起,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多发于蚊蝇活动频繁的季节(6~9月份)。

2.病牛突然高热(40℃以上)。一般维持2~3 d;流泪,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呼吸急促,发出哼哼声,流鼻液;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多量流涎,粪干或下痢;四肢关节肿疼,呆立不动,呈现跛行;孕牛可流产;奶牛泌乳量下降或停止。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常取良性经过,2~3 d可恢复正常。

3.剖检。主要病变在呼吸道,有明显肺间质性气肿,部分病例可见肺充血及水肿,肺体积增大。严重病例全肺膨胀充满胸腔。在肺的心叶、尖叶、隔叶出现局限性暗红色乃至红褐色小叶肝变区。气管和支气管泡沫状液体。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水肿。实质器官多呈现明显的浑浊肿胀。此外,还发现关节、腱鞘、肌膜的炎症变化。

4.实验室检查。用病死牛的脾、肝、肺、脑等组织及人工感染乳鼠脑组织制成超薄切片,或细胞培养物经处理后用负染法,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

血清学检查可将从病牛采集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ELISA试验和中和试验,以检测特异性血清抗体。

5.应与类蓝舌病、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相区别。类蓝舌病不出现全身肌肉和四肢关节疼痛症状;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流行季节在晚秋,症状以支气管肺炎为主,病程长;牛鼻气管炎多发生在寒冷季节,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少见全身性症状。

(二)治疗

处方1:高免血清200 ml。用法:肌内注射。说明:本方为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胁牛紧急预防用。病牛应立即隔离并治疗。

处方2:牛流行热结晶紫灭活苗10~15 ml。用法:第一次皮下注射10 ml,间隔3~7 d再注射15 ml,可获得6个月免疫力。说明:本方用于预防用。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预防注射应在每年7月以前完成。

处方3:注射用青霉素钠480万单位,注射用硫酸链霉素5 g,注射用水40 ml。用法:分别一次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5 d。说明:也可用其他有效抗菌药等。高热时配伍30%安乃近注射液30 ml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30 ml。

处方4:(1)注射用青霉素钠800万单位,5%氯化钙注射液200 ml,5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10%安钠咖注射液30 ml,1%氢化可的松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 000 ml。用法:分别一次静脉注射;(2)2.5%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0~ 16 ml。用法:一次肌内注射;(3)2.5%醋酸氢化泼尼松注射液。用法:一次肌内注射。说明:四肢关节疼痛,有跛行症状时用。也可使用水杨酸钠溶液。

处方5:银花45 g、连翘45 g、桔梗30 g、薄荷30 g、竹叶30 g、荆芥30 g、牛蒡子30 g、淡豆豉30 g、芦根45 g、甘草30 g。用法:水煎去渣,候温灌服。说明:本方辛凉解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燥,色微红,苔薄黄,脉浮数,热在皮毛而发热重者。

如病牛热在肺而咳嗽重,方用桑菊饮:桑叶25 g、杏仁20 g、芦根20 g、桔梗20 g、菊花20 g、连翘15 g、薄荷10 g、甘草10 g。用法:水煎去渣,候温灌服。

处方6:羌活50 g、防风50 g、苍术50 g、黄芩45 g、白芷45 g、川芎45 g、生姜45 g、细辛30 g、甘草45 g、大葱3根。用法:水煎去渣,候温灌服。

说明:本方发汗、祛湿、清热,用于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恶寒壮热,肌肤无汗,头痛项强,口渴喜饮,四肢关节因轻度肿胀和疼痛而长时间跛行等证。寒热往来加柴胡,跛行严重加木瓜、牛膝、千年健;腹胀加青皮、枳壳、青果;咳嗽重加杏仁、瓜蒌;粪便干加大黄、芒硝等。

二、瘤胃臌胀

牛瘤胃臌胀在中兽医称为气胀、肚胀,是饲料停滞瘤胃,异常发酵产生气体超过瘤胃的正常容积,而引起患畜反刍、嗳气受阻,腹胀作痛的一种疾病。一般高发季是初春和秋季。本病是牛的一种消化性疾病,没有传染性,兽医临床中出现概率较高。

(一)诊断要点

急性瘤胃臌气,发病迅速,腹部急剧膨大,尤以左肷部为甚,严重者可高出脊背。叩诊瘤胃紧张有弹性而呈臌音。病牛常出现回头顾腹、用后肢踢腹,心跳加快,每分钟可达100次以上。口中流有泡沫唾液,呼吸每分钟可达60~80次。体温变化不大,但偶有发热现象出现。拉稀或无粪便,有粪便时,粪便恶臭,且含有未消化的饲料,不反刍,不吃草,不吃料。末期病牛,运动失调,站不稳或倒地不肯起,不断呻吟、哞叫,最后常因呼吸严重困难,或心脏麻痹而死亡。发病严重的牛,发展迅速,能在1~2 h内死亡。甚至有的牛瘤胃臌气好后,仍会复发,其病程往往长达7 d或半月。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夏青草阶段及阴雨季节多发,发病率在45%以上,秋末初冬也可发生。但有一部分是过多吞食了干物质引起的前胃积食引起的臌气,要与此病区别开来。

(二)治疗

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实胀和虚胀。实胀常在放牧时或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后突然发生。宜先行手术放气,然后以行气、化气、通肠导滞药物治疗。泡沫性肚胀则应逐水通便、消积导滞。虚胀则病势缓和,病程较长,时胀时消,反复发作。食欲、反刍减少,常在食后臌气,数小时后可自行消胀,但可再发。治宜益气消胀。

处方1:手术放气疗法。(1)按压左腹放气法:病牛站立保定,头略向上提起,术者用手将牛舌拉出口处,让助手用脚用力反复下压左腹部,至瘤胃内气体排出,腹部膨胀减轻为止,然后内服药物治疗。凡妊娠、产后不久母牛、膀胱炎患牛均忌用本法放气,否则易引起流产或出血;(2)气针放气法:在左肷自腰角至最后肋骨划一水平线,两端向下形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区中央部位用刀将皮肤切一小口,再用小号套管针刺入瘤胃放气,或用16~14号静脉注射针头猛刺皮肤入瘤胃放气,放气时必须用手捏住、压紧套管针或针座,防止针尖脱出瘤胃外。如遇泡沫性臌胀,或食管梗塞一时难以排除,则应预先准备好松节油70 ml、液体石蜡油250 ml混合后通过放气针管注入瘤胃,不可等放气快结束时再注药,以免发生药溢出瘤胃外而引起腹膜炎。

处方2:(1) 新 斯 的 明10~20 mg(或酒石酸锑钾6g,或毛果芸香碱20~50 mg)。用法:皮下注射;(2)10%氯化钠注射液200~300 ml。用法:静脉注射。说明:可促进瘤胃蠕动。也可用0.2%硝酸士的宁注射液8~10 ml皮下注射。

处方3:10% 氯 化 钠 500 ml,10%安 钠 咖30 ml,25%葡 萄 糖500 ml,10%VC注射液30 ml。用法:静脉注射。说明:瘤胃放气后可用。如发现有脱水,再加注葡萄糖盐水2000 ~ 3 000 ml。

处方4:鱼石脂15 g,95%酒精30 ml。用法:瘤胃穿刺放气后注入,或胃管灌服。说明:用于非泡沫性臌气。

处方5:二甲硅油片4 g。用法:配成2%~5%酒精或煤油溶液,一次灌服。说明:用于泡沫性臌气,也可用松节油。

处方6:(1)鱼石脂 15 g,松节油30 ml,95%酒精40 ml。用法:穿刺放气后瘤胃内注入;(2)硫酸镁800 g。用法:加常水3 000 ml溶解后,一次灌服。说明:用于积食较多的泡沫性与非泡沫性臌气。

中兽医将瘤胃臌胀分为气滞郁结、脾胃气虚及水湿困脾三型,应分别施治。

1.气滞郁结型(或称急性原发性瘤胃鼓胀)。多因过食易于发酵产气的饲料,如初春嫩草,带露水的青绿饲料,开花前的苜蓿、紫云英、菜叶、甘蔗渣、番薯藤、酒槽;或过食难消化而易于发酵的油渣、豌豆,以及喂饲已经发酵或霉变的饲料,在胃内迅速发酵产气,引起瘤胃急性臌胀。喂饲后未经反刍,急于使役、赶路,也会促使该病发生。临床上以行气破结、消积化滞为治则。可试用以下处方:

处方1:炒莱菔子120 g、小茴香60 g、枳壳45 g、木香45 g、陈皮30 g、槟榔30 g。

用法:加水共煎,加独头蒜泥100 g,一次灌服。

处方2:丁香30 g、青皮15 g、藿香15 g、陈皮15 g、槟榔15 g、木香9 g。用法: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加麻油250 ml,候温灌服。

处方3:药用烟叶300 g,牵牛子15 g。用法:加水共煎,加食醋500 ml,一次灌服。

2.脾胃气虚型。多因长期饲养失宜,使役过重,饥饱不均,损伤胃气,以致役牛脾胃气虚,不能消化而发病。也常继发于宿草不转、百叶干、误食伤胃等病。治宜健脾理气,消积除胀。可试用以下处方:

处方1:党参45 g、茯苓45 g、白术45 g、木香30 g、砂仁30 g、陈皮30 g、莱菔子30 g、甘草30 g。用法:加水共煎,候温灌服。

处方2:芒硝250 g、大黄120 g、槟榔60 g、枳壳45 g、莱菔子40 g、山楂30 g、神曲30 g麦芽30 g、甘草21 g。用法: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加豆油500 ml,候温灌服。

3.水湿困脾型(泡沫性瘤胃胀气)。常因脾胃素虚,饲养失宜,饱食后过饮冷水,水湿不能转运排出体外,于是清浊相混,凝聚于胃腑成为泡沫而发该病。治宜逐水通便,消积导滞。

处方1:大黄120 g、木香30 g、枳实30 g、莱菔子30 g、当归30 g、青皮30 g、牵牛子15 g、大戟15 g、甘遂15 g、芫花15 g、甘草30 g。用法: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加植物油500 ml,候温灌服。

处方2:芒硝500 g、大黄120 g、枳实45 g、厚朴30 g、三棱30 g、莪术30 g、生甘草30 g、大戟15 g、芫花15 g、甘遂15 g。用法: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加清油1 000 ml,候温灌服。

三、螨和虱病

螨和虱病是由痒螨、疥螨、蠕形螨和虱在体表寄生引起。螨病以剧痒和皮炎为特征。

(一)诊断要点

1.水牛痒螨病多发于角根、背部、腹侧及臀部。体表形成很薄的“油漆起爆”状的痂皮,此种痂皮薄似纸,干燥,表面平整,一端稍微翘起,另一端与皮肤紧贴,若轻轻揭开,则在皮肤相连端痂皮下,可见许多黄白色痒螨在爬动。

2.牛蚧螨病常发于牛的头部、颈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严重时可遍及全身。

3.螨病症状不明显时,在患部与健部交界处用锐匙或外科刀轻轻刮取表皮,装入试管内,加入10%苛性钠(或苛性钾)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形物大部溶解后,静置20分钟,吸取沉渣,滴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有时还能发现幼螨、若螨和虫卵。

4.牛虱病由寄生于牛体表的牛血虱、牛颚虱和牛毛虱引起。各种虱有宿主和部位的特异性。牛虱常寄生于牛体的背部、颈部、肩部和尾部。当数量很多时才分布到全身。病牛表现不安,采食和休息受到影响。消瘦,奶牛产奶量下降。犊牛由于体痒,经常舔吮患部,可造成食毛癖,时间久之,在胃内形成毛球,影响食欲和消化机能及其他严重疾病。毛虱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痒觉剧烈,患牛表现不安,摩擦,影响采食和休息。在牛体上发现有牛虱时即可确诊。

(二)治疗

处方1:伊维菌素80 mg。用法:一次肌内注射,按0.2 mg/kg体重用药;注意禁用于产奶牛。

处方2:25%二嗪农溶液500 ml。用法:1∶300~400稀释,体表喷洒。说明:处方1与处方2配伍运用疗效更好。

处方3:敌百虫30 g。用法:配成0.5%~1%水溶液体表喷洒或药浴,5 d后重复1次。禁与碱性药物并用。

处方4:双甲脒溶液30 ml。用法:1∶300~400稀释体表喷洒。

猜你喜欢
候温灌服病牛
东部白松物候学特性及年生长规律观测
牛便秘可用中药治
羊咳嗽怎么治
用姜巧治猪腹泻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中医咋治牛便秘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四季划分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