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中学“361”课程的实施

2018-08-15 00:45俞廷明
现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中学

■俞廷明

课,表示科目、单位(时间单位,门类单位);程,表示进程、过程。课程既表达了静态的内容,又表达了动态的内容。围绕课程实施,滕州市滕南中学不断探索,强化课程整合,构建了具有形象特色的“361”课程体系。

一、换个角度看课程——“绳”彩飞扬引发的思考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有教学内容,更有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课程也因此成为开发的、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因此,设置校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方向。

在一次常规的体质跟踪监测中,滕南中学发现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耐力素质更差。为此,学校开设了阳光大课间跳绳活动,在体育节上增加“花样跳绳”等形式新颖的项目,学生自发成立了“绳”彩飞扬跳绳社团。经过多年的课程开发,滕南中学的“阳光跳绳”不仅跳出了“健康”,而且跳出了“情感”,跳出了“态度”,跳出了“价值观”,使学生有了全面发展。

“阳光跳绳”的开展不断给滕南中学带来惊喜。在山东省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跳绳代表队荣获多人绕8字跳绳第三名,单人双摇和团体跳绳均获第五名。同年,滕南中学“阳光跳绳”被省教科所评为省级特色课程。由跳绳引发的蝴蝶效应让滕南中学坚信学生的需求就是滕南中学的课改方向,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就是滕南中学的育人宗旨。学校要给每一个学生搭建一架合适的梯子,让他们具有登高望远的能力和视野,让他们都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而能够承载这一梦想的,是课程;能够让“幸福校园,魅力课程”百花齐放的,是课程的实施。近年来,滕南中学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系列化,社团建设课程化”工程,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361”校本课程体系。

二、顶层设计谋课程——“361”课程打造活力校园

遵循建设“幸福校园,魅力课程”的构想,“361”校本课程体系实行教师因能设课,学生因趣选学,让课程都能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是指校本课程的三大板块:德育活动、学科拓展、阳光体育。“6”是指六大系列课程:志远课程、行圆课程、科学课程、人文课程、运动课程、艺术课程。“1”是指一个育人核心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志远课程

志远课程,取自张载《正蒙·至当篇》之“志存高远”,对应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目标是培养学生追求远大的理想、诚信笃志的信念和品质,培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和意识。内容包括爱国教育、担当教育、高雅教育、美德教育、法治教育。利用三月学雷锋活动月,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征文等形式,抒发对雷锋精神的敬重,利用“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四德标兵”师生签名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颂扬了传统美德。

(二)行圆课程

行圆课程,取自《淮南子·主术训》,意为“思方行圆”。对应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成为有思想的人,突出日常规范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内容包括军训、班级法庭、安全救护、星满校园、荆河志愿者社团等多种模块课。借助植树节、五一劳动节、春季校园绿化美化等,创新教育活动方式。

(三)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课程、探究体验课程、人与环境课程、趣味数学课程等。

(四)人文课程

人文课程对应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目标是学生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继而形成准确的表达能力、沉稳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等。滕南中学开设阅读课程、交流课程、写作课程、快乐英语课程,强化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英语学科的学习。

(五)艺术课程

目标是培养积极向上、情调高雅的爱好和特长,提升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内容包括器乐课程、声乐课程、舞蹈课程、国画课程等。学校成立了舞动腰鼓、青春摄影、悠扬古筝、韵律彩扇、舞蹈、国画、素描等10余个艺术社团,每年举行两次校园艺术节。

(六)运动课程

运动课程对应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目标是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与特长。开设球类课程、健美课程、活动课程、趣味体育课程等,成立了“绳”彩飞扬、足球、轮滑、篮球、花毽等10余个体育社团,解决“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每年两次的“阳光体育节”和运动会更是展示学生健康体质的舞台。

这些课程全方位地为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素质培养搭建了平台,为学生拓展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三、自主发展践课程——“361”课程的实施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校本课程结构,推进“361”课程的实施,滕南中学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有效落实。

(一)建设高效优质团队

学校积极开拓办学思路,拓宽教师学习渠道。安排骨干教师先后赴江苏南京行知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烟台实验中学等十余处名校参观学习,足额派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优质课观摩和学术教研活动,开阔了教师视野;多次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每学期给每一位教师报销一本专业学习类书籍费用,定期举办“爱岗敬业、争做名师”等读书演讲比赛活动,积极构建书香型校园。这些做法加快了滕南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3位教师获国家优质课一等奖,40余位教师获省、市优质课一、二等奖,有75位教师被评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获奖人数及比例居全市初中学校前列。配齐配足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兼职教师。

(二)构建课程建设的教研平台,使教科研工作成为课程建设的先导与助推器

学校健全了教研机构,强化对教研组的常态工作管理。所有领导干部包教研组、备课组,全程参与教研活动。教研活动重在正常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要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教科室由专人管理,继续实施实名签字制度,保证校本教研扎实有序地开展。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要认真组组织本组教师学习研讨,做到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平时学习与定期交流相结合,业务学习与教学反思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本教研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切实把集体大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打造成滕南中学教师业务培训的主阵地和有效战场。鼓励教师撰写课改小论文、教学反思、心得体会,编辑出版《教研资讯》,学校网站开辟了“教育博客”、“教研社区”等网页。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有56篇教研论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承担省级课题5项,枣庄市级课题5项,滕州市级课题2项。

(三)构建“课程超市”,实现自助选课

为确定“接地气、见成效”的校本课程,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实现自助选课,学期初,每位教师从学生兴趣和意愿出发,结合自身特长,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或单独或合作申报一门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根据“生”意调查结果,确定具体开设的科目,设立“361课程超市校本课程菜单”,列出课程类型、科目名称、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者、上课地点等有关信息,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意愿,以自助餐形式选择1-2门课程,选择喜爱的老师。这样,学生就有了自由成长的空间,满足了更多的个性需求。

(四)“走班制”授课,转变上课方式

学校按照课程特点确定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授课教师和上课方式,具体按校级和年级两个层面实施。校级层面的校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跨年级、跨班级,采用师生双向选择走班形式,建立学生选课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方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年级层面的校本课程采用学生自选课程、自选老师,以走班流动形式开展教学,既满足学生的主观意愿,又促进各年级各班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五)组建师生特色社团,扮靓课程色彩

师生社团是特色课程开设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的许多主题需要师生社团去落实。依据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滕南中学组建了“绳”彩飞扬、“舞动腰鼓”、“青春摄影”、“悠扬古筝”、“韵律彩扇”等20多个师生社团,让社团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维生素”。既促进了社员个性发展,又丰富了校本课程内涵,提升了校本课程品质,搭建了“我活动、共快乐,我成长、共发展”的平台,实现了社团建设的课程化。

(六)深挖社会课程资源,增厚课程底蕴

滕南中学开放课程开发空间,引入家庭、社区等多方资源,充分利用教师、家长、专家及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人力资源,组成“课程开发共同体”,发挥群体的智慧和优势。开展了“百名教师进家庭”、“千名家长进校园、上讲台”等活动,组织“励志明德百人游学”社团走进清华、北大,参观文化古迹,让学生融入社会,汲取丰厚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营养。通过家校合作、社校联动、校际牵手等形式,为学生幸福成长提供素材。同时,也凝聚了教育合力,增厚校本课程的底蕴,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四、科学评价促课程——“361”课程的动力

新课标指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能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为促进“361”课程的有效进行,滕南中学从三个方面做好课程评价。

(一)学生评价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是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二)教师评价

课程评价委员会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课程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工作突出的老师进行表彰,在学校评先树优中给予充分体现。

(三)课程评价

一看课程的着力点和实施效果,是否是以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为中心,学生特长个性发展了才是优秀课程。二看课程的生命力,是否始终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爱,能坚持下去的课程才是有效课程。学校每年会对全校的校本课程全面评估,择优延续开展。

“361”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枣庄市教学示范学校、枣庄市德育示范化学校、枣庄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枣庄市体育艺术“2+1”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枣庄市教学质量优秀奖”;近三年在省科技创新大赛中,滕南中学有16人获奖,其中陈文同学研制的“磁光防盗装置”荣获第七届全国劳动技术创新大赛金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连续三届在全国青少年英语风采大赛上获优秀组织奖;2017年7月,学校“快乐汉字”社团成员参加了省快乐汉字听写大赛。

五、“361”课程展望及反思

(一)不足和问题

第一,“361”课程还不够丰富和体系化;第二,目前的课程体系主要指学校校本课程,没有把国家和地方课程整合到“361”体系中;第三,课程的名称与办学理念和整体校园文化的融合还有待提高。

(二)未来规划设想

第一,根据新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课程内容。第二,围绕十九大精神和核心素养要求,升级“361”课程为“三类课程、六项素质、一个目标”。其中,“3”和“6”具体为:文化基础课程(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主要针对学科类、基础类课程进行精品化打造;自主发展课程(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主要针对方法类、健康类课程进行升级与完善;社会参与课程(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主要针对德育类、实践类课程进行开发与创新。“1”具体为:所有课程都指向一个育人目标,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腾飞梦。第三,与学校当前倡导的“精和”文化融为一体,以“精、和、任、腾”四个校园文化关键词命名3类课程和1个目标,分别是:以“精品课程”命名文化基础课程,以“和合课程”命名自主发展课程,以“责任课程”命名社会参与课程,以“人人腾飞”命名育人目标。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0.

[2]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

[3]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张楚廷.课程是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2):1.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中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在多解中学创新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