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预习导学案的认知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整体上课效率方面的提升,在常规的对于预习导学案方面的认知中,主要是在平时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文本方面的梳理,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对于书本中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是预习,但是主要的预习方案的计划和落实,是立足于学生在前期工作中对于书本知识体系方面的认知的了解基础上,从而展开的教学行为,所以对于实际的课堂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于知识的细化,也可以更高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实际落实预习导学案的相关情况中提出几点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教学目的更好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案; 预习
预习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这一篇课文的单元目标与单元学习园地的目标,在结合这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等,形成一份书面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导学性较强的学习方案。预习导学案能帮助学生在课前梳理文章的内容,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引领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进行思考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结合这份导学案稍作点拨,学生就能充分地发散思维,主动质疑,积极思考,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
一、小学语文预习导学案的构成
1.学习目标
在學习中,对于目标的确定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合理的学习目标的确定可以更好的规范化学生后期的学习进度方面的落实。同时,对于目标方面的实际要求中,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达到并且可以最后实现的一个整体概括。因而需要对于其中的目标细节进行细致的把握,首先,学习目标要体现出比较强的针对性,在这个问题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最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针对性的提升工作,并且实现目标的合理。其次,要保证目标的适当性,针对任务方面的选择中,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问题方面做好评估,进而更好的提出适当的学习预案。最后,需要对于相关的目标体系内进行一定的明确,在具体的要求中,做好相关的细分工作,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并且实现目标。
2.自学设计
学生自学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学习效率的行为,因此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学生需要针对书本知识的覆盖范围中进一步的结合一定的课外生活进行延伸,实现对于设计自学的完成的同时,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来完成学习的目标,并且可以结合以下方法:
(1)质疑提问。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询问,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
(2)整体感知。教师需要在教案等方面的完善中结合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初步影响进行一定的梳理,并且加以补充课文的主要思想路线,丰富教案内容。
(3)自读自悟。教学不是一种刻板的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更多的引导学生对于书本方面进行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实现对于课文知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更好的和后期教学相互融合加深学习印象。
(4)拓展延伸。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应该主要教育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不应该过于局限,应该主动选取合适的课外读目,帮助学生扩充对于知识方面的认知。
二、小学语文预习导学案的运用
一份完整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体现自主合作学习,巧妙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的“课前预习导学案”设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课前预习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关于导学案的运用,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体现自主性、探究性、人文性,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
根据文章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课前预习导学案”的问题时要把握文章的主旨,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质疑问难,自由表达。我们深知,教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老师必须更新观念,把大阅读的理念放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同时,想到身边的人和事,想到先前读过的某本书,想到文章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哪些人,哪些事有什么关联,想到了某个名人的名言,想到了某一首熟悉的歌曲,想到了……让学生从课内读到课外,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知识与乐趣,让学生在这个轻松愉悦的自主创新的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课外阅读,以一篇引多篇想开去,想到的内容与文章的内容产生了共鸣。导学案中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整份导学案的重点,灵魂所在。
2.课前学生运用导学案进行预习
在上这节课前一两天,老师会把一份完整的“课前预习导学案”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就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这份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导学案中有一个问题的设计是:我会提问题。学生在导学案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上课前在小组里面提出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导学案。学生完成导学案,离不开对课文内容的研读,离不开自己课外阅读的积累。
3.课堂上师生共同运用“课前预习导学案”进行学习
在上课时,师生共同运用“课前预习导学案”,在课堂上展开深入的研讨和学习。由于“课前预习导学案”里有许多学生个性的想法,课堂上会有许多精彩的生成,教师在课堂上“顺势而教、以学定教”,顺理成章地进行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运用“课前预习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用心聆听学生的发言,一次又一次地搭建平台让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个人或小组学习成果,畅谈学习收获,完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4.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
运用“课前预习导学案”上完课后,学生可以在导学案的“学后记”一个环节中写写自己本节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也可以提出遇到了什么困难等。教师在看完学生的“学后记”,要根据本节课运用导学案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写写教学后记,以便下次教研活动提出来交流。长期以往,不断地积累经验,把存在问题提炼出来,成为以后设计“课前预习导学案”的注意事项。
预习导学案在实际的运用环节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对于预习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同时这种方案的实现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双向的。通过预习导学案的设计和实现,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并且有助于教师在教案方面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帮助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落实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