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业区位优势的经济发展探究

2018-08-14 09:47刘慧琳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发展

刘慧琳

摘 要:池州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更为其旅游产业的发展“锦上添花”。作为秉承“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理念的典型城市,近些年池州市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开始减弱并趋于平稳,这一现状所造成的经济回落急需创新思维来激活,本文正是基于池州市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池州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探究区位优势在池州旅游业方面的体现,得出有关池州市经济发展新机遇的关键所在,并进一步做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旅游业;区位优势;经济发展

一、前言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的所在地,安徽省池州市的“旅游城市”形象深入人心。盡管池州市并不属于中大型热门城市,但由于该市拥有充足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与空间,且地处皖南地区,背倚长江、四面交通发达,因此它很快成为了长江口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同时,凭借着优越的生态环境与宜居程度,它被国家选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与西双版纳齐名,一同被评为中国的“天然氧吧”。在旅游产业方面,该市与周围友好城市之间形成了皖南旅游产业连接体,南邻黄山、太平湖,北接安庆天柱山,秉着“多点成线”的旅游发展理念,致力于形成以九华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集群--“两山一湖”皖南旅游系统。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对于旅游产业的倚重性逐渐提升,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并结合相关区位优势的理论来探究池州市经济发展新机遇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以创新性的思维去探究发展新途径呢?新思想新理论的注入与融合必不可少。本文正是通过结合池州市旅游业发展与有关区位优势理论的运用,开辟池州经济发展新道路。

二、池州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

作为皖南城市集群的中心城市,池州市的自然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城市内部群山环绕、湖泊众多,山水相依的生存环境为多类型的生物以及自然资源提供了良好形成基础。在该市的辐射区域内,坐落着国家级旅游名胜--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素来以“佛教名山”名扬国内外,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多达千万,这一自然资源所带动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以池州市的九华山旅游区域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还存在着众多省级景点。这些的相互融合与协整构成了池州紧密的旅游发展结构网。此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也坐落在池州境内。该保护区含有众多珍贵稀缺物种和丰富草本植物。这些均为该市的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及相关物种多样性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池州市的土地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庞大的土地总量使得池州地区的土地类型众多,这些有利于城市规划下的资源利用开发,并为全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地理位置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一般可以划分成两个层面:环境地理优势以及地区交通优势。从环境地理优势来看,池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湿润宜人。全年气温保持在16.7℃左右,四季分明。这一切都为游客前往池州旅游营造了舒适度强的旅游环境。另外,池州市隶属皖南地区,包含一区三县,即贵池区和东至、石台、青阳县。作为紧邻长江黄金水道的港口城市之一,贯穿池州的高速公路种类较多,高速通行信息网十分发达,例如沿江高速、铜九铁路、合铜黄高速等。加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的九华山旅游机场和连接周边城市的轮渡交通,使得池州市的交通出行涵盖了水陆空三大领域。这种完善的对外立体交通网络极大的促进了池州地区形成以九华山为核心的佛教生态文化旅游圈。

3.文化产业优势

一直以来,池州市的旅游产业以突出“特色佛文化”为主要发展理念。作为九华山的所在城市,池州市整体的佛教特色文化氛围较为浓烈,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都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着很高的地位。近些年来,池州市对于“文化旅游”这一概念十分重视。各项引导性政策均旨在充分体现旅游、文化两大领域多层次结合的同时,形成专属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池州市以提高佛文化发展有关层次为前提进一步构建全城共建、共融、共享的特色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池州市成为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城市。另外,池州充分发挥着自身作为国家第一批生态经济规范区的优势,坚持以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为形式,积极创建扩大自身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年增加值不断增加,特色佛文化旅游产业的辐射面不断扩大。有专家预计,池州市的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将于2020年突破8000万人次,总体旅游规模与影响力保持在全省第一阵营,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三、池州市的旅游业现状

据有关数据可知,2016年全年池州共接待约52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增长幅度达12%。全域旅游总收入达突破500亿左右,达512亿元。主要旅游景点九华山风景区贡献旅游总收入114亿元。近些年来,随着池州市旅游收入对于财政总收入的贡献值越来越高,旅游业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发展全域化旅游产业、形成连带旅游效应,池州市政府配合相关发展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与意见。在出台的《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中,池州市政府提出通过现代治理体系改革对有关旅游产业进行创新整改,并要求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相应政策,完成旅游业积极化的转型;并且另一方面摈弃旅游独立化发展的传统现状,积极推行旅游全域化、产业规模融合化、发展效益共享化的“新旅游”局面。彻底从封闭型独立旅游发展现状向开放型“互联网+旅游”的转变。

目前,我市正在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分布结构以及构筑大旅游格局。发挥九华山旅游“领头”作用,加快培育平天湖、齐山、杏花村、牯牛降、秋浦河等优秀品牌旅游区,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驱动型发展局面,加快环城区生态休闲圈、环九华山观光圈、沿秋浦河-牯牛降生态旅游带的完美形成。以“池城--九华山”为核心,构建“一山引领、一城突破、连点成线”的全域旅游发展创新格局。

四、池州经济发展现状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池州市秉承稳中求进的思想开展全市经济建设工作,并以五化协调思想为理念,在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域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整体上保持健康发展。作为一直秉承发展生态化城市发展的池州市,截止2017年,池州市地区全年生产总值达654.1亿元,增长速度为5.5%。在相关主要指标稳步推进之际,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有关服务产业增加值占比比去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达为177.8、60.6亿元,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增加,CPI指数保持稳定。该市围绕政府颁布的各项工作目标,更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各项惠民惠城的政策落实,强化经济运行调度。

五、相关建议

1.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创新改革

池州市在把握相关旅游发展时机之际,应努力贯彻落实政府颁布的相关旅游产业发展条例。这其中包括促进城乡文化旅游统筹规划等专项计划;并且要形成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制定旅游资源推广、旅游市场改革、旅游人力扩充等一系列行动方案。组建相关专家咨询人员对池州佛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作出合理规划,并且在特色文化产业形成的同时,抓住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结合文化产业的创新与改革将池州市经济发展现状提升至更高的水平。

2.放大区位优势效应,创造经济新机遇

池州市的旅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分别表现为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面对这些具有优势的客观发展条件,池州市应进一步把握优势条件,转变创新发展思路,依托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形成池州特色品牌旅游文化。再者,池州市应形成旅游品牌的同时,扩充旅游产业所带来连锁经济反应。例如: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等。通过放大池州区位优势效应所带来的良好基础,创造更多的经济新机遇。

3.提升文化旅游品质,构建市场合法秩序

现如今,任何方面的发展前提都离不开相关合法性制度的形成。因此,为了提升文化旅游品质、保护相关旅游者权益,建立特色与发展兼顾的旅游标准体系至关重要。同时,有关市场旅游综合法律制度也应该同步构建。在合法秩序实施的前提下,池州市有关部门应基于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明确全域旅游体系的责任制以及相关投诉渠道机制。优化池州市旅游市场环境,使得池州市旅游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程晓丽,胡文海.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战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10).

[2]施学佳,汪洋.池州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6(29).

[3]余菲菲,胡文海,荣慧芳.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5(9).

猜你喜欢
旅游业经济发展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