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陶宪凝
采访专家/杨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任医师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学,治病大多以口服药物为主。尤其脾胃之病,多从口入,治其病也多靠内调。但历史悠久的中医外治法,却可以通过药物外用来治疗内科病症。
《黄帝内经》中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 , 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清朝吴师机所著的《理瀹(yuè)骈文》,是中医外治学的专著,书中记载:“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尤捷于内服。”他认为疾病并非只能用内治法,书中所写的“上用嚏”即打喷嚏,病邪从口鼻入宜用嚏法;“中用填”即药物填敷肚脐等;“下用坐”即药物坐浴。这三种方法与中医八法里的汗法、吐法、下法的治疗原则十分相似,书中也提及了本文要详细介绍的外治疗法之一——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中药直接贴敷在腧穴上的一种疗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涛强调说:“穴位贴敷与一般较为直接的外治法略有不同,除了药物的作用,贴敷还刺激到了穴位,调节了经络,调和了机体的气血。现在的穴位贴敷,相较于古时,在剂型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许多的膏剂被制成了橡皮膏。贴敷的介质也更加亲肤,让人感觉更舒适,更容易被接受;药物的提取也更为精细。穴位贴敷简单易行,安全性也比较高。”
“对于胃肠疾病,单纯的药物贴敷,或是贴敷后做一些热熨,会有很好的疗效。”在此,杨涛推荐了几款贴敷药方,并介绍:“我师从首都国医名师田从豁教授,田老有一些调治脾胃病的穴位贴敷方,效果颇好。”(编注:如需使用以下贴敷方,需咨询专业医师)
制作方法:上3味药一起打粉,研成细末,过80~100目筛(过筛是为了过滤掉大块杂质,使药物颗粒更细密)。取混合药粉2~6克,加入少许醋,搓成面丸状(醋加过多过少都会难以成丸),用脱敏胶布贴于神阙穴。如上腹胀症状更明显,则贴于中脘穴;下腹胀明显,伴有肠鸣音亢进、易腹泻等症状,则贴于脐两侧的天枢穴。
适宜人群:胃部胀痛,怕冷,进食时易饱,食欲差等有慢性胃肠病、肠炎和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
注意事项:小儿建议少量,用2克药粉和丸即可。一次可贴2~6小时,连贴6天。贴敷时的胶布可采用无刺激性的无纺布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活动。
制作方法:葱白、生姜直接捣烂成泥,用炒锅或微波炉加热到50摄氏度左右(略烫手)。陈皮研磨成粉,与葱、姜泥混合,贴于肚脐神阙穴,封保鲜膜或胶布。
适宜人群:外感风寒后的腹痛,怕冷,遇寒加重,腹部拘急疼痛的脾胃实寒证人群。
注意事项:一天一次,一次2小时,症状缓解即可。葱、姜刺激性较强,不建议时间过长。
制作方法:上5味药物混合均匀,研磨打粉,过80~100目筛。取6克混合药粉,炼蜜1克,揉搓成蜜丸,贴于中脘穴。
适宜人群:上腹部胀满,进食时易饱,易打嗝的人群。
注意事项:以上5味药物等比例即可,药量可作增减,家中无打粉机可在购买时询问药店的打粉服务。一次贴6小时,隔一日一次,建议白天贴。夜间如果发生药物、胶布过敏的情况,感觉较白天迟钝,不方便处理,会导致副反应较重。体质偏热,有消谷善饥、烦躁、胃部烧灼感的人群,去除干姜,用其他4味即可。
制作方法:鲜艾叶直接捣烂成泥。少许食盐炒热至50摄氏度,加入艾叶泥,混合均匀后贴于神阙穴。
适宜人群:素体阳虚,腹痛绵绵,疼痛按之缓解的脾胃虚寒证人群。
注意事项:一天一次,一次2~6小时,刺激性较葱姜泥弱,所以可以适当贴时间长些。
贴敷可能会造成局部的副作用,如药物过敏,可见皮肤的红肿、痒、疼痛;或赋形剂过敏,如醋等;或是胶布过敏,建议购买选用脱敏或已知自己不过敏的材料进行贴敷。如在贴敷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需停止治疗,取下药物和胶布等,观察皮肤反应至恢复正常,如情况严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