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交响化
——以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为例

2018-08-14 07:59文|
岭南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套曲管乐弦乐

文|

一、声乐套曲《夏夜》

2008年9月在星海音乐学院读研究生期间,我深深爱上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并用了钢琴演奏与室内乐演奏的不同形式呈现过两次《夏夜》。这部声乐套曲共有六首歌曲,分别是:《田园歌》《玫瑰花魂》《在海边浅水滩》《离别》《在墓地》《无名岛》,这六首歌曲以不同的音乐风格展现了作曲家内心最深处、最敏感、最细腻的情感,让人喜爱。随着对作品的深入了解,对作曲家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对于柏辽兹总是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他的标题交响音乐创作,尤其是最为突出的代表作《幻想交响曲》上,而他的声乐作品以及声乐作品交响化的创作特征,及其声乐演唱风格和特点等,却未有得到充分的关注。

其实,在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短小而富有抒情性、描绘性、又与诗词紧密结合的艺术歌曲体裁兴起并蓬勃发展,而法国艺术歌曲的真正开端就是始于柏辽兹,他是第一个用Melodie一词来称呼他所做的歌曲并以此来区别于其它“旋律就是一切的”艺术歌曲。他突破了原有艺术歌曲中方正而刻板的浪漫曲的陈旧模式,创作出具有高度艺术性与深度的套曲。柏辽兹的《夏夜》正是他最重要的声乐创作,也是法国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作,在法国艺术歌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其后法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柏辽兹声乐作品交响化的溯源

柏辽兹与其他作曲家不一样,他不出身于音乐世家,也不太精通钢琴,故他所创作的作品基本上是管弦乐,偶尔为自己的声乐作品配一些钢琴伴奏。“但他具有‘旋律’的天赋,无论什么时候,都尽可能准确的使他的乐句服从于想象中的事物或需要表达的感情”[1],不象一些作曲家用设计好的结构、框架去创作作品,正如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所讽刺的戏称“鬼才”。柏辽兹用强烈的激情、灼热的浪漫气质和沸腾的想象力丰富着他的音乐。所以使“他的大量作品带有文学意味的标题和构思、强烈的表现意图、自由而庞大的乐曲结构、宏伟而色彩斑斓的音响体现出他极富个性的创作特征”[2]。柏辽兹创作时还力求创新,以清晰、明澈的配器效果和戏剧化的处理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是著名的浪漫主义大师。“他独特的个性也使得他在自己的国家和所处的时代、整个艺术史上都显得孤立与独一无二,所以严格地说在法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没有任何一个作曲家能够效仿他并与之相提并论。”[3]

19世纪30-40年代的巴黎也是欧洲最精粹的思想、文化及音乐的集中地,艺术家把自己热烈的情感充分的表述在音乐的丰富色彩中,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而柏辽兹正是拉开法国浪漫音乐帷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浪漫艺术思潮的裹挟下,大胆探索,以超凡的想象力,给作品以带有文学意味的标题、强烈的表现意图、独特的体裁形式、丰富的音响[4]和鲜明的个性,尤其在声乐作品中,让人声成为尽情抒发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并用丰富的交响乐结构来烘托作品的意境,《夏夜》正是这样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虽然当时古板的音乐学院并不是很赞同柏辽兹这种‘标新立异’的音乐风格,也使柏辽兹杰出的声乐套曲屡屡与大奖无缘”[5];可是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柏辽兹依然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将声乐与交响音乐的创作思维揉和在一起。他这种具综合艺术特征的音乐充分的体现出19世纪浪漫主义的新理念,对之后的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声乐作品交响化的音乐特征

在演唱的过程中,我曾用过两场音乐会再现《夏夜》,而两场音乐会分别用上不同的伴奏和演奏形式,也让此音乐在不同的二度创作中显出不同的光彩。钢琴伴奏的版本来自于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柏辽兹、比才、迪帕克艺术歌曲选》;室内乐伴奏的版本来自于巴黎图书馆的《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室内乐伴奏谱集》。两者之中,因为出于作曲家原本的创作意图,室内乐伴奏的音乐表现力当然更为丰富。在柏辽兹的音乐风格中,配器是他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现代管弦乐队”的真正奠基者。在《夏夜》中,整部套曲充满诗意,作曲家已突破原有艺术歌曲中方正而简单的和声和音乐结构,去追求音乐的表现力。采用完美的配器法,使得乐曲整个色调、主题鲜明,有层次感;情感表现丰富、细腻。为了更能把情感表述得淋漓尽致,他运用富于对比和丰富多变的和声与音响色彩去构画、渲染,让弦乐与管乐的融合与交替仿佛音乐的肌肉与骨骼结构般完美组合。

第一首《田园歌》,生动的小快板,为了给歌曲以天真浪漫、轻松活泼的气氛,作曲家采用了木管、单簧管的音色为基调,一下把人带入美好的春天,让人轻松、欢快。接着木管特有的活泼音色,让独唱建立在木管的基础上,依附在木管上,柔和并连贯的音色与木管乐交织环绕,产生出特有的色彩和音乐效果,让人似乎漫步、跳跃、独舞在音乐中。而钢琴的演奏却很难带给歌者这种轻松、自如,尤其伴奏部分则标示着“持续轻快活泼”,而钢琴单一的音色和伴奏织体,难以做出音乐的效果,难以给人遐想,难以深掘音乐内涵,只能作为一般的音乐表述。所以木管乐的表现力更彰显了音乐的效果。

第二首《玫瑰花魂》,为了使柔板和抒情性的表现更为贴切,作曲家用了很多弦乐和长笛,还有小提琴细腻独特的表现力,让音乐更为形象。弦乐在波浪似的旋律音型中如流水般穿行,并与长笛这种色彩性乐器相互呼应,使得音乐更加流畅和完美,更具遐想和有活力。弦乐在情感的宣泄上非常有表现力,同时也给歌者更多发挥的空间。而钢琴的伴奏织体光靠踏板的控制,在表现力上要逊色很多。尤其最后歌曲尾部弦乐的震音,特殊的演奏效果使得音乐更加戏剧化、更加突出、更加直接、更加畅快;当最后一句只留下单簧管与歌唱的和声叠置,二声部的演唱演奏,如泣如诉,让人如身临其境。而在这些表现的细节方面钢琴很难如此的精准与细腻,这也正是室内乐伴奏的独到之处。

第三首《在海边浅水滩》,首先由木管乐器袅袅、缓慢的奏出,和着稳健的节拍缓缓切入,将听众带入海边这样一幅画面中,画面感非常强烈;对声音的要求也是从中低音黯淡的音色慢慢的进入,让人不免有一丝忧伤。乐曲在展开部时作曲家采用了铜管乐独特的配器方法,四度叠置使得音乐更加有一丝空旷、忧愁的遐想,让人似乎在茫然中不断徘徊。再接下来音乐又回到了原本的管乐基调上,逐渐平缓、安静下来。整个乐队弦乐与管乐层次性的对话,使得音乐的色调发生明显的变化,音乐的冲突象征着内心的冲突,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把乐曲推入高潮。而在这样一种情感和情绪的表达中,钢琴的气势达不到音乐的要求,只能给以柱式和弦留下更多的延音让歌者独自去发挥,在烘托音乐氛围上有一定欠缺。

第四首《离别》,乐队用齐奏的音色烘托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画面,然后弦乐点点地渗入,如泣如诉,细腻的将离别时的伤心展露无遗。在这种背景下,为歌者的表达、情绪的铺垫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弦乐委婉的叹息音调、平缓的模进更加增添了伤感的心情,细腻、柔和。很多时候钢琴不能表述时,只能留下空白,让声音去填满。

第五首《在墓地》,小提琴用G弦黯淡的音色与低音提琴低沉的音调,和着管乐器沉重的脚步,刻画出音乐阴森、静谧、让人不安的气氛。进而又在长笛明亮音色的烘托下渐渐展开,又似乎让音乐有着一种祈祷般的圣洁,情感上的复杂在弦乐与管乐的交错下时隐时现,暧昧而又朦胧。

终曲《无名岛》是该部套曲中最欢快的一首。弦乐跳动着火热的节奏,和着舞蹈的音符,充分表达和展示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木管与铜管的交错对白一次次将乐曲掀起高潮;在经历了一个个海浪般涌动的高潮中,又慢慢安静下来,沉浸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中,给人一种永恒的意境。

四、声乐套曲《夏夜》交响化的重要意义

在声乐作品中弦乐与管乐的融汇与抗衡所产生音色上的强烈对比及其戏剧性效果,是钢琴所替代不了的。在高潮时弦乐与管乐交织在一起,这种张力让音乐的情感表现更为丰富。钢琴所能给予的只是空间和留白,更多的是依靠歌者去填满。因而在这两种伴奏中,更需要歌者清晰的认识和更内在的区分把握。在钢琴伴奏下,让声音作为一个主体,更为丰富的出现在音乐中,流畅、连贯、自如。而在室内乐伴奏下,让声音也作为一种乐器,柔和、清晰、纯净,更好的与管乐和弦乐交织在一起,共同创造出更为生动、更为丰满的音乐。

柏辽兹为了更加突出和丰富的表现音乐的情感内涵,开创性地使艺术歌曲交响化。这对于之前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及声乐套曲作品而言是一个崭新的突破,对于之后作曲家的创作则具有引领的作用。这让《夏夜》成为声乐套曲中的一个标志性的代表作,充分提高了声乐套曲的艺术价值,室内乐、交响乐形式的声乐套曲丰富了艺术舞台,丰富了音乐的体裁形式。《夏夜》的出现让法国浪漫时期的艺术歌曲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关注,让人们从中感受到法国音乐的独特魅力。虽然他的声乐套曲仅有此一部,但是确是最为经典的一部。

注释:

[1]罗曼·罗兰.柏辽兹:十九世纪的音乐“鬼才”[M].陈原,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7.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251.

[3]赵小平.柏辽兹[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7.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251

[5]路旦俊.夏日的情感——介绍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J].视听技术,1998:70.

猜你喜欢
套曲管乐弦乐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第六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管乐比赛圆满落幕
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
管乐合奏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让爱传出去
小跳蛙
有温度的管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