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雯议
埃斯特尔·格蒂耶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少女时代的飘飘长发已然灰白、稀疏,曾经饱满的面颊也在漫长岁月里清癯。她只能从眼睛里看到一丝过去的痕迹。“他依然没有忘记我,但我好像已经忘记了过去的自己。”埃斯特尔喃喃自语。
如果在多年前,她收到这封情书后,一定会和闺中女伴一起分享,讨论是否要接受少年的追求。此时,埃斯特尔已年逾古稀,也早已离开法国的故乡,侨居意大利热那亚,她不知道该与谁诉说,只能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回忆起家乡圣安德烈金黄的原野,才不那么孤独。
柏辽兹和埃斯特尔一样,也正倚靠着床脚,冥想着家乡的风景,富庶的原野上成片的果子,那些饱满的果浆和爱情一样充盈。在那原野旁的小山丘上,他曾经向她许下过诺言,要成为一名音乐家,但却没有想过,要相隔如此之久才会重逢。柏辽兹打量着床柜上的花瓶,不自觉地在日记中写下:“当我嗅闻一朵芬芳的玫瑰时,总有一种不可名状、富有爱情的感觉。”
他们的家乡圣安德烈,是一座位于格勒诺布尔和里昂之间的小城。虽是平原,但却群山环绕,仿佛被拥入怀中一般。教堂就建在半山腰上。因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柏辽兹每周日都会和她一起前往教堂祷告。十来岁的年纪,他眼睛里看到的都是美丽的风景,听到的都是美丽的歌。教堂的音乐启迪了柏辽兹的天赋和爱情。圣诗班里一个漂亮女孩,烙在了他的心底。每次他都想趁圣诗班唱完歌,悄悄地去和女孩说句话,但每次他都没有勇气。这份藏在心底的喜欢,给并不信教的柏辽兹带来了整整数年幸福时光。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有一天,柏辽兹在外祖父家的乡间别墅,偶然看到那个女孩的身影。他再也没有犹豫,一个箭步追了出去。这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孩,竟然是邻居戈蒂埃夫人的侄女。“你好,我是埃斯特尔。”比柏辽兹大6岁的她,反倒比男孩更加大方。柏辽兹低着头,望着埃斯特尔玫红色的皮鞋,怯怯地说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成了朋友。他会为她吹笛子、唱歌,陪她坐在山边,看四季的风景。因为埃斯特尔对音乐的喜爱,柏辽兹开始主动去学习更多的乐器,他想要告诉她,自己能为她付出一切。但是,从小被医生父亲教育的柏辽兹,始终没有把爱情说出口。他曾回忆道:“我非常清楚,这种教育方式使我到25岁仍然不谙世事,是个不敢作为的毛孩子。”
更多的时候,他们不能相见,仅仅因为埃斯特尔的名字,柏辽兹从父亲的藏书室里偷出《埃斯特尔与内莫林》,背着家人一遍遍地读。这样,不在一起的时间也仿佛是两人的时光。“每次遇见她,就感觉像是遭受了电击……阵阵眩晕向我袭来,再也无法自持,茫然不知所措……”柏辽兹开始音乐创作,这些在小镇经历的情感都被他诉诸于音乐之中,很多浪漫的曲段都源自于埃斯特尔带给他的这份感觉。“爱情与音乐这两大力量,哪一个能把人激扬到最崇高的顶点……在我看来,答案应该是这样的:‘爱情说明不了音乐,而音乐却能表达爱情。’为什么要将它们分割开来呢?它们是心灵的两个翅膀。”埃斯特尔也喜欢这个少年,她同柏辽兹一样,享受着青春制造的美好。没有表白,没有更多的感情宣泄,但是两人彼此间的爱慕依然充满了力量。
18岁以后,柏辽兹被父亲送去医学院学习。父亲不同意儿子学习音乐:“任何种类的平庸艺术家都不比普通人更杰出。如果看到你竟然混迹于这样一群无用的人当中,那对我将是一种致命的痛苦,一种彻底的耻辱!”柏辽兹想学习音乐,但却不得不面对解剖课。他想:如果没有音乐,双手只能拿起冰冷的器械,那么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那才是自己致命的痛苦。当着同学们的面,他跨过窗户,从楼上跳下,直接逃到了巴黎音乐学院。这次本能的对抗,让他失去了父亲的支持,从此独立生活。没有父亲的经济支持,柏辽兹每天都面临生存问题。他没有告诉埃斯特尔,只是把这颗浪漫的心化作了诺言——总有一天要回到故乡的诺言。
30岁那年,已经结婚的柏辽兹回到故乡。望着埃斯特尔曾居住过的白色别墅,突然发现,原来内心深处的那片微澜依然荡漾。但此时的埃斯特尔已经嫁给了弗尔尼爵士,柏辽兹选择了把这颗种子埋回心底。又过了许多年,已经成为知名音乐家的柏辽兹,因为家人离世,再次回到了圣安德烈。看到外祖父家门口那棵老树,柏辽兹又想起了老树下的玫红色皮鞋,和埃斯特尔那双纯洁的眼睛。历经爱情受挫后,他翻着早已泛黄的《埃斯特尔和内莫林》,忍不住颤抖着写下一封匿名信,寄往了埃斯特尔的家。
埃斯特尔打开抽屉,那封匿名信还藏在夹层里。她何尝不知道柏辽兹对自己的爱情。但她同样知道,这个深爱着她的男人,被上流社会称为“怪才”的音乐家,曾把他的冲动奉献给了《哈姆雷特》音乐剧中奥菲利亚的饰演者哈里特·史密斯,因为史密斯的拒绝,他吞服鸦片自杀未遂。他还曾把真挚的感情投注于女钢琴家贾米尔·莫克,但是莫克却在柏辽兹求学时嫁给了一位商人……他的情感如同喷发的火山,他的爱情总会灼烧别人。
“请您思量一下,我爱您已49年了。从我少年时代起,一直爱着您。不管我生活中遇到多少惊涛骇浪,今天我依然怀有这份深深的感情,这可作为对您始终不渝爱情的证明吧……”埃斯特尔一遍又一遍地回味,即便已经70岁了,但他为她写下的每一个字依然令人心潮澎湃。但理智告诉她,柏辽兹似乎并不是在追索爱情,而是在追求一种幻想。“就把它们当作寄往过去的信吧。”真正爱一个人,并非执著于得到,而是努力让他恢复那颗宁静的心。
柏辽兹依然没有放弃,他笔下每一篇倾诉都让人感慨:“当头上已是斑斑白发时,就应该知道如何放弃所有的幻想、憧憬,所有新奇的感觉也将随着那华发而逝去、破灭,甚至包括友情……如果跪在您脚前,头靠您膝盖,紧握您的双手而死去,那死亡会更加美好。”望着沾满柏辽兹泪水的信纸,埃斯特尔更加笃定了帮助柏辽兹的心,她虽然拒绝了柏辽兹迟到49年的求婚,却为他回复了49封感情诚挚的信。每一封都不露声色地为柏辽兹疗愈伤痕,引导这位被罗曼·罗兰称为“终生为爱情所伤”的男人走出绝望。虽然这些信遵循了埃斯特尔的意见,都被柏辽兹付之一炬,但我们却能看到这份爱的深沉和伟大。他们再也未曾见面,但书信往来一直到柏辽兹去世。
在回忆录的最后,柏辽兹亲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往事并不如烟,我的天空并不空无一物。我仰望着我的星辰亲切的目光,她似乎在远方向我甜蜜地微笑……我的恒星,我的恒星哟,现在我可以毫无痛苦地平静死去。”而他也同那些信,和他们的爱情一样,被寄往了过去,留在了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