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下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研究

2018-08-13 09:47于丽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7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大学生

摘 要 新时期多元的社会意识丰富了文化传播,开拓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鱼龙混杂的观点中给高校唯物史观教育带来挑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入侵高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高校大学生,从而企图动摇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本文认为进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利器的唯物史观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发展,更是对于任何抱有幻想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轨分子和势力的强有力打击。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 唯物史观 教育

作者简介:于丽,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06

一、 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唯物史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组成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社会历史上的彻底运用,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刻的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法消除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得出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结论。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对于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及唯物史观教育从而坚决抵制任何有意阻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图的思想和势力。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于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进行任意毫无根据解读的错误历史观,其实质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点的政治思潮。在自媒体发展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在学术领域利用解密历史等旗号故作翻案文章,错误的理论陷阱对于是非判断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带来巨大迷惑性。

历史虚无主义奉行唯心史观,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虚无主义本质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张,运用的是唯心史观进行历史分析,并根据片面的历史材料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肆意的评价,忽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其研究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它向大学生传输和渗透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大学生就在这些唯心史观的错误的结论中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怀疑马克思主义观点理论,以及运用唯物史观来应对历史和处理现实。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我国革命历史,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是历史虚无主义带着虚伪面具进入高校,对比中西方发展,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由于没有选择资本主义道路,从而否定我国革命的社会进步作用,否定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这些错误的观点极易带给理论功底不强的大学生错误的认知,消解了大学生在书本上学习到的革命历史积极正面的认识,挫伤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历史唯物主义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

唯物史观指导我们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正确看待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寻找规律,对于产生积极作用的做法我们要结合当下的实际予以继承和发扬,产生消极的影响的做法也要辩证的看待,防止走历史的错路和老路,即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当下从而更好地进行各种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而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单单从所谓的历史的细枝末节片面的看待问题,通过片面的分析和抽取部分历史史实的细节或历史人物的生活私事等等进行夸大和编造,旨在扰乱和破坏人们对于历史的正确认识,恶意扭曲历史的最终目的是否定和破坏现在。

带有一定政治意图的历史虚无主义所奉行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在研究和解读历史时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没能考察其背后的物质原因,把握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及其规律性,无法对社会历史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视角和方法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它是在克服人们对于历史认识的偏见后形成的科学的理论和观点。

二、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唯物史观教育现状大致为:一是开展了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这是对于非史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为了培养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基本的理论观点;二是开展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这是给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通过理论的讲授进行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通史和各专门史教育,建立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了大学生基本的对待历史和科学治史的辩证态度;三是高校的师生不断深化对于唯物史观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解读和运用,史实资料的对比分析及当代价值思考,新时期各种错误的理论思潮的抵制和批判的研究等等。总体来说,高校的唯物史观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使得进行高校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唯物史观教育成为抵制和打击这一错误思潮在高校肆意传播的有力手段。

(一) 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环境遭受冲击,校园风气受到影响

在自媒體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沟通和传递无障碍化有利于高校唯物史观教育,便于师生之间进行唯物史观知识交流和学习。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包括唯物史观原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流和切磋,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和领域的同时各种鱼龙混杂的理论观点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加辨别的肆意传播,高校的教学环境被各种企图扰乱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识形态的不轨思想冲击着,而历史虚无主义宣称的反革命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就是在公然挑战着校园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主导地位,错误的历史观影响着大学生的唯物史观学习的兴趣,使得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的大学生被这些错误思想迷惑而发表错误的反唯心史观的言论。

(二)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教育模式僵化教条

传统的大学生的唯物史观理论教育模式是教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书本知识的教育,习惯性的将已是结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对于课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较少,对于教育方式手段的选取使用依旧是传统单纯的课堂讲授为主,即便运用了科技时代的多媒体教学,但只是将书本的教育内容摆放在多媒体课件上,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唯物史观教育呈现“老生常谈”的现象。当采用各种新形式传播的错误的思潮在校园传播时,它们打着解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幌子搞破坏,这些挑战对于教育内容和手段更新速度较慢的唯物史观教育教师而言,如何运用相应的知识储备来抵制和反抗这种错误思想的能力显得尤为不足,受教疲惫的大学生也较容易被这些错误思想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

(三) 学生对于唯物史观学习的动力不足,实践上模棱两可

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理论观点教育是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的重点,例如大多数高校在低年级所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概论基础课,高年级开设的社会思潮与形势政策等课程。然而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习兴趣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唯物史观的学习,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比高年级学生的兴趣足一些,文科生比理科生学习兴趣多一些。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身的意志力等因素也会影响学习的动力,理论学习没有了动力,实践过程中就会产生不会用、不敢用和模棱两可的情况,对于相应的新理论新观点也就不会太关注,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当反唯物史观的思想观点盛行时,大学生便失去了辨别力和反抗力,甚至出现追捧的现象。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下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路径

(一)高校各部门理应要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形成抵制错误思想的健康校园氛围

高校教育内容的传授和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多方面共同努力,各个部门的一致努力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面貌和素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营造积极、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前提和基础。例如:从事教学的教师应开展各类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讲授,课堂上主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观点,了解学生的唯物史观观点和错误思想观点的吸收和掌握情况,来进一步开展相应的针对的教育和抵制措施;宣传部门要积极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的论坛、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唯物史观和错误思潮辨析的讲座、各式各样的唯物史观观点进行演讲比赛,来刺激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行政部门应该密切配合教学工作和教育的内容,可以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信念,将坚定地马克思主义信仰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旨在刺激大学生学习和接受正确的理论观点,从未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建设出健康、向上、文明的校园文化气氛和环境。

(二)建立高素质唯物史观观点的教师队伍,培养教师们的唯物史观观点和立场

教师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进行道德素质修养的重要领导者和组织者,即便在新媒体的今天,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根本的革新,教师的传统的教育地位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引领和教导的根本作用从未动摇,教师依旧是对于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主导者。唯物史观教师要想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唯物史观知识传授,首先,自身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具备学习和辨析正确或错误观点的理论观点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坚持和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不能被任何错误的思想和理论所动摇,每一位教师都要坚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行为做事,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思潮,做到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在思想观念和现实实践中坚决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为建立高素质的唯物史观教师队伍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努力。

(三)为大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机会,引导大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为看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学生在实践中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上面。即便再正确的理论观点在实践中无法实际应用的话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及不上被人们信服和信仰。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唯物史观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唯物史观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印证唯物史观理论的能力。例如:在各种法定节日中积极举办学生进行相应内容的主题征文写作,日常生活学习中多多组织唯物史观理论的与自身行为结合的事迹分享,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进步。只有将理论最终回归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夠让学生看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强大的信服力,自愿学习和遵循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自觉进行辨析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在深层次促进大学生从自身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类错误的思想和思潮,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官秀成.论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南方论刊.2012(6).

[2]孙庆民.唯物史观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着力点.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31(1).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