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

2018-08-13 10:15段磊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新媒体时代问题

段磊

摘要 科学传播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外,科学传播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科学传播具有“传播者一媒介一接受者”三维结构。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科学传播面临了一些问题,比如科学传播内容缺失“把关人”机制,科学传播过程阙如话语转换机制,科学传播效果缺少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以及科学传播亟待加强科学界与大众媒体之间的互助协作机制。为此,我们开拓科学传播的新领域,构建三维互动模式,提升科学传播效果与影响力。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问题;新格局构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1-0039-02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各种新媒体形式的逐一登场,原来的大众媒体也开始感受到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穿透力与巨大影响力,并进而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拥抱互联网、开展各种形式的“互联网+”的尝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可以说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可能面临一个最坏的时代。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于我们的科学传播能否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对于科学传播这项工作,我们不仅要目标明确,而且要采用适当的策略、方法和路径,以期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1科学传播的历史演进

科学知识的普及需要一定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消费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界想要做点事情的范畴,而不可能仅为一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等所操纵和控制。相反地,它已经成为了一国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展现和彰显本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以一种民族意识的再塑造过程以及一种有意义的国家文化建设行为。

在西方世界,科学传播经历了从科学界到公众的单维度推进到这两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互动的演变过程。在第一阶段,科学仅限于在科学家圈子里传播与交流,公众对此并没有什么话语权,相反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科学普及的结果而已。可想而知,在这个阶段科学传播的效果能够获得多大的认同与社会影响力,或者能够发挥多大的社会作用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传播转向双向交流的运行轨道,对话成为了科学界与公众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不再仅仅是科学界的事情,它在这时囊括了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的交流问题,科学界在这当中的地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感觉。此后,从80年代开始,西方的科学界愈加重视公众对于科学的理解,科学传播从此不再只是一种科学知识与观念的传播,它更加体现了科学界与公众之间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平等关系以及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民主权力。

我国的科学传播的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洋务运动之下,科学从西方舶来中国的渐进过程。五四运动便是以此作为口号来改变旧中国的精神面貌,从而开启了中国科学传播的新局面。1949年以后,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步入了规范化、有组织的轨道,各类科技协会组织相继建立起来,科学传播成为了推广和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实践活动。客观地讲,新中国在科学传播方面的进步是巨大的,人民的科学知识与素养逐渐养成,整个社会的科学知识水平与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传播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与艰难的转型之路。在当下,科学传播似乎已经与科研工作者脱节,或者说科学家没有抑或无力承担起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思想与观念的重任。科学传播在活动经费上没有得到足额的保障和投入,科普宣传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境地。

2科学传播与媒体

从科学传播的历史发展观察,科学知识在公众中的普及是大势所趋,而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方式,相应的传播方式从单向的自上而下式转变为双向互动式,科学传播也逐渐褪去了政治性。新媒体有着强烈的互联网特质,它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形式,围绕着“传播者一媒介一接受者”三个维度重新建构起一个科学传播的模式。首先,科学传播借助新媒体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等,并进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其次,新媒体是一种多元、对话和开放式的传播媒介,它必然极大地推进科学知识的共享共建,从而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部分。再次,科学传播与新媒体的结合必然使科学传播走向更高级的形式,从而推动科学的平民化。3在科学传播中大众媒体出现的主要问题

科学传播牵动着方方面面,需要科学家群体与公众相互协作与配合,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撑力量。在传统大众媒体阶段,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有限,极大地抑制了接受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科学传播的方式走向了扁平化,知识的消费和使用不仅便捷、廉价,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界与公众的关系。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3.1科学传播内容缺失“把关人”机制

科学知识是非常理性的东西,具有客观性和价值中性的特质,这是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一个基点。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传统大众媒体的作用和渠道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为此,一些大众传媒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而放弃了追求真理、普及真知的初衷,转而以哗众取宠的形式提高收视率,媚俗的现象层出不穷。而本应担当科学传播主要责任的科学界没有尽到“把关人”的职责,为公众筛选科学与艺术的边界,从而使科学传播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质疑。还有就是新媒体的来源和手段比较庞杂,制作者的科学素养参差不齐,难以甄别伪科学的内容,在被广泛传播后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和负作用。

3.2科学传播过程阙如话语转换机制

在新媒体的转向的当下,新媒体已经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科学传播的环节中。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制作人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或者不尊重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结果造成了伪科学或者没有太多科学成分的东西泛滥。这主要是由于科学界的“专业话语体系”与新媒体的“通俗话语体系”没有实现良好的无缝衔接造成的。这就需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科学传播的通俗化过程。

3.3科学传播效果缺少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在以往,科学传播呈现一种从科学界到公众的单向性流动过程,科学传播效果缺少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此过程中,科学界居于主动地位,而公众似乎总是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公众总是抱着某种主观的目的去吸收、学习科学知识的。换言之,公众总是会选择一些科学知识,而过滤其他一些东西。这就与科学界施与的科学知识形成了某种矛盾。

3.4科学传播亟待加强科学界与大众媒体之间交互式的互助协作机制

科学界与大众媒体各有专攻,但是又都有所缺陷。比如,科学界熟悉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但是不了解传播规律,而大众媒体恰恰相反。因此,科学传播的顺利进行有赖于科学界与大众传媒的通力合作,从而实现科学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4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新格局的建构

4.1体现国家软实力的科学传播新领域的开拓

科学传播的推进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质,并进而在科学普惠的过程中把各种发明专利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最终将其影响的范围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体育等各个层面,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4.2以交互性为方向的传播者、传播渠道与接受者三维度互动关系的模式構建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意味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平民化和开放化,这也使传统的大众传媒趋于边缘化或者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由此,传播者、传播渠道与接受者之间形成了多中心、对话式的良性互动。这种模式的建构可使科学传播取得更佳的效果。

4.3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效果与影响力的提升

新媒体的应用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科学传播的效果与接受力仍然需要多种因素的支持。首先,需要重视受众的情况,时时以受众的关注点和可接受性为依归。其次,对于受众群体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做出一定的区分,并就传播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由于科学传播的内容具有普世性,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有世界眼光,不要局限于本国本地的小范围。

5结束语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面对新情况,要着眼于解决新问题,并构建起一个科学传播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新媒体时代问题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