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多模态隐喻解读

2018-08-13 16:11丁玥琨
文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影

丁玥琨

内容摘要:电影是综合性极高的一门艺术,,它也是囊括了语言、图像、颜色等符号的多模态语篇。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导演李安以瑰丽的视觉影像、虚实相间的电影手法通过3D技术为我们生动的呈现出了名叫派的少年与一只孟加拉虎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故事。电影中隐喻的运用也是全方位的,是一部充满着隐喻的人生寓言。本文尝试从多模态隐喻视角出发,以多模态隐喻为依托,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通过两者的协同分析来弥补单一视角的表意空白,解密电影所传达的独特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促进多模态隐喻话语分析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电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多模态隐喻 概念整合

多模态文本是综合了语言、视觉图像、声音等多种模态的语篇,其隐喻意义的表达要比单模态文字隐喻内涵更加丰富。Forceville(1996,2008)将单纯的文本型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多模态研究领域,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概念。Forceville对多模态隐喻的定义是:“目的域和源域完全或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模态实现的隐喻。”该理论重点研究不同的隐喻如何体现于各种符号实践,作用于人的认知语境,影响人们的认知理解。研究更加关注模态之间互动的价值和意义、隐喻与转喻的动态构建过程、隐喻的问题维度等。多模态隐喻能把现实生活中很难理解和感知的抽象概念和思维,通过多种模态的搭配以生动可感的形式表征出来,或强化或补充或通过有层次的排序,给接收者多重感官刺激,传达出文字隐喻无法传达的视角和情感。较概念隐喻而言,多模态隐喻具有叙事性、动态性和情感互动性的特征。

一.多模态隐喻的视角分析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只是海上漂流存活的故事,它是一部充满隐喻的人生寓言,电影中隐喻的运用也是全方位的。影片中,导演借助多模态手段完成了他对人生、信仰、心灵等的隐喻。

1.少年派和老虎

少年派和老虎是整部影片中最醒目的一对隐喻。这一隐喻中源域是老虎,目标域是少年派。老虎的一系列特性都映射到派身上。一方面,老虎这一源域含有凶残,兽性,食肉的欲望,内心的恶等属性。影片中,导演把派设置在茫茫大海这样一个凶险危急的生存环境,在强大的本能驱使下,人的动物本性也暴露无疑,即使最不可触碰的道德禁忌也会被突破。就像派所说的,“饥饿能改变一切,即使你以为你了解自己”,因而派这个素食主义者甚至后来吃了人肉。当派目睹母亲被厨子残杀自身也将受到威胁时,弱肉强食彻底击垮了派的道德底线,派的动物本性迸发。他像影片中的老虎那样一跃而起杀掉了道德败坏的厨子。

另一方面,影片中的老虎是派勇气、理性和求生意志的象征。派小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偷喝圣水和偷喂老虎,身上体现出了虎一样特有的勇气和自信;在海难后,船上只剩下派和老虎,他们共同度过了孤独的漂泊日子。派驯服了猛虎,经历了食人岛,即将结束这段海上旅程的时候,派说理查德·帕克(老虎)是我忍受折磨时的伴侣,激起我求生意志的猛兽,在关键的时刻“不让我过多的想我的家人和我的悲惨境况”,这时虎代表了绝境中生存的希望和精神支持。正如英国诗人西格弗利·萨颂的名诗所言:“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才是你的本来面目。”人性具有两面性,从派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们自己,找到了发现最初自我的方式,它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想象和价值观,让我们看到世界之外的另一种可能,让我们去探究真正的自己。

2.母亲与莲花

长期以来,莲花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代表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等意象。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莲花则是佛经中常提到的象征物和吉祥物。莲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又非常香洁,表喻佛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故有“莲花藏世界”之义。

在本影片的隐喻关系中,源域是莲花,目标域则是母亲和宗教的象征。

印度古诗人曾用古梵文描写他的爱人道:“卿眼如莲苞,手如莲花,譬如莲藕。”莲花是女性美丽纯洁的象征。电影中莲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有过几次显著暗示。一次是在开头,母亲蹲在地上画一朵巨大的莲花给派看。另一次是母亲在河边放莲花灯。另一次是在食人岛上,派俯瞰海底透过亦真亦幻的海底,看到了莲花和母亲的脸庞。这里莲花既代表了母亲的善良与仁愛,又有派对母亲思念的隐喻。

其次,莲花又有宗教和信仰的象征。在印度传说中,毗湿奴是印度宗教地位最高的神,莲花是毗湿奴善良与仁爱的象征,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传说毗湿奴躺在大蛇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神佛从莲中诞生,永远端坐在圣洁莲花之上供人信仰。

影片中,派的母亲信仰佛教,正如母亲所说,科学只能改变外部世界、无法拯救我们的内心。对母亲来说,她舍弃家庭跟随父亲,宗教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所以母亲又是宗教的象征。

3.大海和“齐姆楚姆”(Tsimtsum)号航船

Tsimtsum是希伯来字,意为“回归,放逐”。它是来自16世纪的犹太教神秘哲学家艾萨克.卢里亚宇宙论学说中的核心概念。“齐姆楚姆”的目标域是信仰的回归。这一隐喻深刻地关系到影片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揭示。从派踏上“齐姆楚姆”(Tsimtsum)号航船开始的227天注定了他的这场漂流是一场从大海求生过渡到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放逐、自我探索的灵魂之旅。正如神要收缩自身以创造世界,影片的最终“齐姆楚姆”亦回归于大海,而派依靠信仰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了航行最终惟一的幸存者。在某种意义上,派的漂流之旅是信仰让他在迷途中踏上征途,是信仰指引他在苦难中前行,是信仰使他在地狱中看到了无上的美景。

二.概念整合视角分析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文化及背景介绍

(一)文化背景

导演李安有着多重文化的背景,出生于台湾屏东,祖籍江西德安。23岁之前在台湾接受正统的东方教育,之后便前往美国纽约研修电影并生活至今。可以说中西方多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是李安的文化特征,正如他坦言“就好像我左腦是中国思考模式,右脑是美国思考模式,当两种思维方式并存, 我的想法就一定与众不同”。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李安一直试图通过电影的形式找寻自我的存在及自我身份的认同,这种迷茫、探索与认定构成了他艺术创作一贯的动力。

从电影父亲三部曲《推手 》《饮食男女》和《喜宴》开始,自我的精神信仰和自我身份的认同成了李安电影一贯的主题。影片中的人物总是常常表现出两难的矛盾状态。不难看出,李安借电影试图调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样,在《少年派》这部作品中,也处处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又碰撞,理性与感性对抗又和谐的玄机。例如,在影片中派的父亲是名商人,是理性的代表,迷恋自然科学。而派的母亲则信仰宗教,是感性的代表。可以说,对于多元文化和信仰的思考构成了李安电影的一大特征。

(二)创作意图

历经三年半时间打造完成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以说拍摄过程也是一个传奇。在谈到对影片的理解时,李安说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这次他拍的是人和神的关系,是人在自然中、孤独中和自己的对话。

谈及对创作意义的理解时,他不愿观众局限到一个方面,只是说“我觉得这部影片不只是海上漂流存活的故事,更是对人生的隐喻。这个旅程是比较抽象的东西,结尾有一个反转,有一个思索,一个讨论,这个东西才是片子的主题。我要讲的其实是在心灵上的追求。”

(三)个性特征

人如其名,导演李安个人气质温柔随和、随遇而安,身上有一种难得的沉稳和坚忍。然而,“安”只是表象,李安的大多数电影都在阐述同一类主题,即每个人在人生中面对最多的考验并不在于外在世界的世事纷扰,而来自于内在的冲突。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李安不断探索,体现在他的电影上就是他具有的冒险精神,怀疑精神和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透过影片“少年派”中的派,我们似乎也找到了李安的影子,偷喝圣水,与老虎为伍,“需要冒险才能感觉到我们活着。拍电影是我一辈子的冒险。”勇于冒险,乐于冒险,李安在电影的世界里阐释着他的人生观。

三.结语

通过对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几对隐喻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导演李安以他特有的东西方文化背景,用瑰丽的视觉影像、虚实相间的电影手法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关于信仰,关于人生的故事,用多模态隐喻的方式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Kress G,Van L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 2001.

[2]王林海《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多模态隐喻性语篇的解读》,外语电化教学,(2013,11)

[3]阮瑾,张晓明,多模态视角下隐喻的构建和解读,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猜你喜欢
电影
徐克电影的视觉风格解读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