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丹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听的教学模式,不注重阅读方法的讲授,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词汇、表达、朗读、概括等能力的培养,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针对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终身学习”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教材中逐步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学会自主研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加强词句训练,奠定阅读基础
阅读首先要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子知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词汇和句子,并且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积累又要学会使用,将学和用相结合;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运用起来,对于基本句子形式,要注重课堂随练和造句训练,使学生加深认识,学会使用。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词语和句子的使用范围和语言环境,对于一些很容易理解的词句不需要过多讲解,以免浪费课堂时间,对于较难理解的词句,教师要为学生详细讲解,必要的话,通过插入小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词句的运用。最后,再进行文中词语和句式的变换练习,提高学生的语句运用能力。
二、指导学生科学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阅读教学要求的提高,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地进行阅读,使学生的预习过程实现由“扶”向“放”的过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提高其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预习前,一般分为以下几点:1.熟读课文,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能够准确表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自己动手查阅字典或其他学习工具,理解词语。例如,在学习《荷花》一节时,先让学生按照上述预习要点进行预习,在学生能够书读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且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将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标记,这样,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过程中的难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解,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依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例如,在《和时间赛跑》一节课,本文讲解了作者因外祖母的去世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的启示下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笔者讲完这篇文章后,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林清玄的其他散文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文章接受能力。
四、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文章语言,不仅要理解文中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是一些含蓄的表达方式。因此,感悟文章,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山城的雾》这一节课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為学生展示山城中雾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山城清晨里像“天上的仙女撒下帷幔”一样的雾,还有在雾气中行走的人等一系列景象,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山城中雾的奇幻与汹涌,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作者通过描写山城的雾,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好阅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另外,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应拓展阅读范围,注重课外阅读延伸,提升学生想象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才能多角度、宽领域地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帅瑜.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6(11):43-44
[2]王文霞.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