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华
【摘 要】随着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不断的革新和理念的改变,我们对当今小学生的培养也不再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点的教学和学生进行的记忆,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作为当今小学教育中的一大重要目标,也是成为了教育成功与否的检测标准。而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对于学生个人道德和学生素质培养的学科,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特性,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培养新一代的优秀青年。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标改革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内涵分析以及具体实现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科;人文素养培育;新课标改革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贯彻和落实,也得到了进一步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新时代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需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对于思想品德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更加远大的个人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内涵分析
(一)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的教学
在人文素養培养的提出后,人文素养可以分为“人”与“文”两部分。而“人”部分就是体现了对于人的关怀,我们需要学生不再是单纯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而是可以进行个人实际生活和经验与课程学习的结合,学生需要对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对生存状况等等进行思考和探究。
(二)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当今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授的一大有利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具有的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便是这个国家的强大的力量。而对于小学生学生来说,对于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调动和引导,进而更好地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小学生道德与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个人的实际经验和经历较为浅薄,所以对很多事物的判断和学习以及拒绝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教学。通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我们可以进行小学生的道德和正确价值观的培育,真正的通过教学育人,引导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分析
随着新课标改革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落实,我们需要不断的进行革新和贯彻,让学生可以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得到人文素养的培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具体实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呢?接下来,我来阐述几个可选的策略:
(一)巧妙引入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由于小学学生的个人年龄和实际生活经验缺少的限制,学生对于很多教材中所蕴含的深意不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将理论和实践加以分别,进而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而通过巧妙引入实际案例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所认识的失去进行学习,更加轻松、更加愉快的进行深化的知识点领悟和记忆,得到更好的自主积极性的调动。例如,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生活情境的思考并进行课堂中的探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和生活,并进行思考,真正的引导学生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让学生养成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积极关注、思考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与时代接轨引入信息技术教学
在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谓是一大有效工具。通过寓教于乐,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借助较为有趣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例如,在《民族风情园》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进行各个民族风情的资料查看,借助影像和图片,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有趣的进行民族知识的学习并加深印象,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究和思考,得到个人素养的提升。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社会实践运用
对于人文素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培养来说,实践就是最终的体现。而小学生也只有不断的进行实践和探究,才可以得到对于知识点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进而延伸到个人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变小的世界》一课的教学中,对于交通工具的演变,可以交由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进行交通工具发展史、交通工具的用途等的采访和资料查询,通过对于家人或是周围人的查询,得到自己对于交通工具演变的理解和思考,进而更好的进行领悟。
三、结语
本文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剖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含义后,希望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信息技术教学的提出以及学生学习中的社会实践的运用,得到在新时代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张良显.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7(5):00084-00084
[2]李春才.也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