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楼
【摘 要】小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是儿童价值观初步形成、性格逐渐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正确认知其身上的独特性,结合语文科目自身的特征,把德育的理念贯彻到小学课堂之中,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师生关系的共进。语文是儿童在小学时期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是不断发展中必备的基础素养。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小学语文教育经验,对德育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渗透研究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展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学科,在过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部分情况下只是在单纯的实行“讲授制”,麻木僵硬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将德育运用到课堂之中,导致许多学生对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恶。教师要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思想人格为中心,融入德育,构建高效的课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还不是很高,学习习惯也没有形成。教师把德育运用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找到自身较为突出的地方,并从中产生对于语文的好感,从而热爱上语文知识的学习。许多小学生热爱一个科目都是从他们热爱那个科目的老师开始的。因此,德育的教学对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小学儿童的心智成长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把德育很好的运用在课堂中,那么不仅贴切符合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课堂教学需求,还能够通过良好的尊重与宽容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继而开发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水平,为其形成良好的價值观与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教学的策略
(一)师生共进、和谐友善
陶行知说过:“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德育,是品德的教育,是素养的呈现,是宽容的赞歌。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现在看来,在小学时期,师生如此严肃的关系并不能良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看的出来,在现代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变中,师生平等,师生互助的观念也逐渐普及起来。感人者莫过于情与爱,如果决定了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那就要无时无刻给予学生适当的宽容,不管什么学生,名列前茅也好,不认真听讲也好,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爱心奉献出来,让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感受到,老师在乎我,老师尊重我。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依次与每位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现状,跟学生增进情感。可以利用自习课或业余的时间,按座位或学号每次与一名不同的学生沟通一节课,了解学生家庭和生活的现状,悉知学生当前语文课文学习方面的困难。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还没有成熟,不容易抵御感情攻势,在与教师的每一次交流中,他们都能够逐渐消除对语文教师的敬畏,继而形成敬重,从而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从学生那里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以此来将德育真正的融入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二)师生合作、潜移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把自身的教育目的融入到课堂的细节当中,在不要被学生轻易发现的同时顺利完成目标,促进其内心的需求与发展。”教师在日常的课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的把德育精髓贯彻到课堂上,做到有目的的德育教学,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到教师对他们无限的爱与尊重。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全面成熟,对一些新鲜事物接受的都比较快,他们可以被教师的师德所改变,能够潜移默化的使其领悟到为人处事方面的宽容和感恩。因此,教师要增强与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可以通过一些小事,一些教学中的细节,来感染到学生,手把手以身示范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导,让学生感受到德育之花在语文教师的身上凝聚、绽放。
例如,在学习《大瀑布的葬礼》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瀑布前后变化之中的美景来实行德育,让学生自主的浏览课文,体会到文章中美的精髓,然后在体会课文时,教师一起与学生共同寻找这篇课文里的美句和富有深意的句子,之后加以解读,提高师生间的关系;在解读语句完毕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对于课文内景物与细节方面的探索,把对学生而言擅于遗漏的知识点进行深度讲解,在课堂中共同完成对于课文学习的认知,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态势,将德育有效的融入到教学之中。
总结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极其关键的,是学生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也是学生对于未来数年学习的铺垫。语文教师要坚持做到师生共进和师生合作这两大方面,将德育的精髓挖掘出来并贯彻到教学的深处,让学生不再厌烦、畏惧语文,真正给学生带来一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常璐.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153-156
[2]周翔.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22
[3]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