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波
【摘要】国家想要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要重视公共文化治理。研判治理能力需要以文化秩序为基础,通过公共资源的公共性配置通向文化治理的价值旨归。文化治理的价值诉求集中体现在“公共性”建制的复权和创生逻辑。依靠对文化机制的理性共识,促成“批判”与“整合”文化取向目标的达成。在确定文化公共性建构方向的过程中,作为“文化强国”主导者的政府需要与公众这个“文化权利”的拥有者共同整合。
【关键词】文化强国 公共文化治理 文化秩序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92-02
随着科学理念的发展,传统模式逐渐发生改变,文化作为国家“软治理”形态的现代模式,在文化和治理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既充当治理的角色,又被定义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当前的治理模式进行完善和推进,是解决当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治理过程中,要保证将群众护佑在政治的羽翼之下,使国家的治理更加坚实有力。整个治理的过程中,对于中国本土化文化治理框架的构建要从三个层面着手研究。首先要立足于国家与社会,建立起与主流核心文化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化。其次要站在本土的角度,迎合传统“文化根底”和现代国家公共精神之间的关系需求,构建起具有文化治理功能的“逻辑自洽”模式。最后,要以社群和个体的行动逻辑为基础,积极寻找和培育社会个体行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念,推动民众集体认同的文化强国动力机制的建立。
一、文化层面是公共文化嵌入的“软治理”命题
由于文化是国家信仰的精神支柱,想要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必须要依赖“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合法性循环。作为国家的核心要素,人的成长决定着国家的理性成长。人的成长需要文化的支撑,所以,将文化的研究上升到与国家治理同等的高度,极为合理。
1.“软治理”嵌入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文化在国家的治理和维系国家生命与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仅仅是国家治理的手段,更是文明进步的标杆。所以国家文化自主性的供给逻辑取决于国家能否通过自身的能力,超越不同的利益群体,实现提供更好更多文化公共产品的效果。在文化的治理过程中,首先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形态;然后通过价值引导来强化文化治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现“文化治理模式”的嵌入,实现“国家控制”到“个体自治”的“软治理”转型。
2.秩序重建可以实现对文化自觉“软治理”价值的研判
文化秩序的构建,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具有完全相同的理解。随后通过将个体社会化,将这种内化的文化规范秩序对全体成员共享。由于在火花活力的持续过程中不能将传统完全摒弃,所以相关的文化研究人员要对传统和现代都有所了解,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的同时,创新出新的秩序内容。这个秩序可以作为公序良俗的道德标杆。个体在社会环境生活中,可以学到社会化进程中的文明成果和生活资源。运用文化搭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可以包括两种性质的秩序:外在的硬件秩序和内在的软件秩序。硬件秩序是整个社会体系运行的组织和规则系统,软件秩序保障硬件秩序合法性的国家信仰价值系统。
二、价值旨归是文化治理的公共性配置和整合理路
文化的本质特征具有公共性,公共性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有序性、全民性和整合性。所以,文化治理的公共性主要要追求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对文化公共性的再造过程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性配置对个体理性主义深度中偏差的矫正,进而对全民的公共行动形成一定的规约。
1.价值诉求是文化“公共性”建制的复权和创生逻辑
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是主体的利己性和利他性经过结合后展现出来的人类生存中共有的一种特征。文化具有的公共性能夠使协调人和政治进行很好的结合。从理论旨趣的角度来看,以具有实践性特征的文化“公共性”建制可以通过介入到个体的现实生活中,将文化“公共性”逐渐修正。
在“公共性”理念的探索和追求过程中体现出了文化“公共性”创生的理论深度和基本品格,这些深度和品格的体现凸显了民众文化公共性权利的价值使命。文化“公共性”的复权,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个体行动和社群“公共生活”合理性进行探求。所以,文化“公共性”建制的整个过程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主流特质一致。
2.公共性再造:公共价值观趋于消解的多元文化面向
公共价值观念是以公众在对需求系统的基础上,将公众和公共性客体之间的价值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整合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形态,这个形态全方位的体现了公众的共同愿望以及利益诉求。在衡量公共价值内涵的过程中,首先是主体公共表达和客体之间的公共效用,其次是规范性的公益导向。
公共价值观在即将消解的时会有多重表现,由于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公众舆论开始一点点打破了自然地理的辩解和社会政策的制度羁绊,推动公众在思想领域中启蒙理性和文化渗透的自由膜拜。
3.价值重构:文化治理的运作理路和建构逻辑
文化对于人类精神传承和发展的保障,扩张力和渗透力极强,以价值为核心,文化治理从精神世界上不断向外蔓延。在文化治理的构建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文化共享运行模式,并且在治理框架中引入文化资本要素。文化治理的效果既要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做出回应,又要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情况相符合。治理目标要将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进行结合,整理好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向共生的治理渠道。
三、结束语
文化在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具有精神属性。文化治理可以打破传统文化的藩篱。文化治理过程中,文化价值观不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离,否则会导致治理理念无法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更难发挥出实际的效果。文化治理能力的提升要依靠文化治理主体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从大众内在精神层面和外在物质层面共同作用,提高生活的综合质量,进而实现对文化治理本身价值意蕴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汪盛玉.马克思人学语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3):46-50.
[2]张歌,王春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析论——基于动因、内核、价值旨归的分析逻辑[J].前沿,2013(12):65-67.
[3]毋改霞,易连云.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与路径建构[J].中国特殊教育,2014(1).
[4]肖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基本逻辑的重塑[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