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轻松愉快写好作文的几种技巧

2018-08-11 09:21林木楠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个性多样化兴趣

林木楠

【摘 要】把握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小学生自然地融于情境,利用思维发散图和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作文格式多样化,写作类型不拘泥于某种格式,在教学实践中,开放作文的形式,就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习作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兴趣;多样化;个性

一直以来,小学生写作犯愁、老师教学犯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孩子上学最怕写作文,只要写作文总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就东拼西凑了事。不少孩子对于作文的感受就是“怕、难,不知道写什么。”写几句话可以,长一点就头疼,为了应付作文,不少同学就是直接背范文的。

作文写不好,关键原因有两个:一是思维打不开;二是句子写不美。在写作时,小学生到底该如何寻找素材、增添文采?而教师又该怎样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有效?如果能让小学生写文章的时候就如同玩游戏一样,就可以既降低了难度,又细化了训练内容,小学生就会觉得简单多了。充分运用符号法,图示法、情趣法等,增加写作的趣味性。增加师生互动,让作文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让小学生觉得作文其实很好玩,直到下课铃响起,孩子们都不愿意下课,这样的作文课就是有效的课堂。

更多的小学生,虽然知道作文的主题,也有自己的想法,却不知道如何落实在本子上,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了。

一、创设各种情境,放飞思绪,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

把握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小学生自然地融于情境,利用思维发散图和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1.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

观察情境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它是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提出来的。如:春天到了,带小学生走出教室到小花园寻找春天,感受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了,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雨景及行人的反应;秋游时,让他们看看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了写好观察日记,发动他们搞一些饲养活动,如养蚕,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养兔子,观察它的分娩及喂养小兔的过程;种蒜头,观察变化过程。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并在批改后及时加以肯定,使小学生感受到乐趣。有了乐趣,才有主动性;而有了主动性,才有创造性。经过自己的精心饲养和仔细观察,他们的观察日记写得绘声绘色,且极具个性。

2.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抒发感受。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设定的游戏有感而作,也是提高习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如,结合“六一”游园会让学生通过游戏习作,小学生兴趣很浓。游戏结束后都能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通过对自己的活动,以及其他同学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叙述,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兴趣,减少了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3.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的确定上结合教材和小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理念来设计出能够和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

4.想象情境,拓宽思路,激发美感。

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有计划地设计想象情境对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在五年级下半学期第一、六单元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创设想象情境进行习作,获益匪浅。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借助童话的手法进行夸张拟人的想象,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接着提供激发创作欲望的题材,为他们习作做好必要的内容铺垫。如,写童话时,先选取他们喜欢的海底世界为大前提,为他们提供一些海底动物的知识作铺垫(如海龟、珊瑚、海马、海象等),再让他们根据这些知识进行新形象的综合创造,编排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优美的、富有科幻意义的作文,享受到了成功创作的乐趣。

二、鼓励作文格式多样化,充分体现习作个性

作文格式多样化,指写作类型不拘泥于某种格式,在教学实践中,若能开放作文的形式,就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习作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1.作文“日记化”,降低行文难度。

作文“日记化”就是把依次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作文的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取得好成绩,提高写作兴趣。如小学第九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是:(1)写一件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听到过的事。(2)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注意语句通顺。三个要求全部达到,对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以日记形式分成三次写,就可以分散难度,提高作文质量。第一次,只要写暑假中一件真實的事,即可得“优”;第二次,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达到语句通顺,即得“优”;第三次,要求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尤其是经过部分,通过范读、评议、自己修改,明确叙述经过时把主要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自己的心理表达出来即可得“优”。这种针对同一件事分散时间逐步深入地完成作文的形式,表面上是降低了要求,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达到了写作要求,是绝大部分学生所喜欢的,达到了快乐作文的目的。

2.作文“书信化”,拉近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以写信代替作文,把作文的内容、要求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去,也是愉快写作的一种有益尝试。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注自己的感情,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如:写《一件难忘的事》,这是一个选材很广的题目,既可以写富有意义的人或事,又可以写令自己惭愧、得意、激动、兴奋的人或事,但是学生觉得题目不新鲜,提不起劲。换一种方法,把作文要求稍作改变,即请学生给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写一封信,诉说令你难忘的一两件事。写给自己熟悉的人,学生觉得比较亲切,字里行间蕴含着童趣、童真,令人感动。

3.作文“诗歌化”,激发创造性想象空间。

儿歌、儿童诗一直以节奏轻快、语言活泼、琅琅上口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模拟创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学完了《快乐的足球赛》,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模仿着写儿童诗。写人、写事、写物均可,每行字数不限,能押韵最好。想到自己也能成为“小诗人”,学生习作兴趣盎然。

4.作文“课文化”,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在《桂林山水》教学中,我创设的四次情境,充分调动了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所表现的桂林山水的美景和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并通过综合介绍桂林神奇的自然风光这一语言训练,引导孩子表达对客观世界美的感受及情感体验。其中我凭借“结合课文语言,向老师、爸妈介绍桂林山水的美景的两次情境创设,巧妙地从阅读教材中引出表达的话题,前两次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充分朗读了课文,仔细欣赏了课件图片,积极地感知、积累了语言,这为表达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在最后的写作环节中学生都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达到了写作的目的。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把生活的情境搬进课堂,通过表演,实物观察、想象等形式,让学生情感参与写作,触摸习作内容,学生写的作文才能“真实”、“充实”起来,达到轻松愉快写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新派作文基础理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新派作文实践与操作》,广西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个性多样化兴趣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