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的变化特点

2018-08-11 08:46王有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外科手术病原菌

王有国

【摘要】目的:对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耐药率情况。方法:在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2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82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病原菌感染占75.61%,共分离71株病原菌,其中格兰阴性菌占60.56%、革兰阳性菌占35.21%,前者多于后者(P<0.05);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头孢类药物均超过50%,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率均≥50%。结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为革兰阴性菌所致,而病原菌不同,其对于抗生素的耐药率也不同,临床用药应根据病原菌类型及其耐药率合理选择药物。

【关键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率

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同时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医院感染。而术后切口感染尤其是病原菌的感染不仅会使得治疗难度增加、病程延长,同时对预后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并且,便随着临床抗菌药物与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发生不规则变化,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就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率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2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纳入研究患者均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均发生切口感染,其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在12-76岁,平均(41.32±11.24)岁;其中Ⅰ类切口感染15例、Ⅱ类切口感染46例、Ⅲ类切口感染21例。

1.2方法

收集纳入研究患者的病例、医院感染情况等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相关疾病、术后感染以及病原菌类型分布情况及其药敏实验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调查统计表,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信息记录,统计其手术前后各项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并对患者切口感染类型、感染情况、病原菌種类以及分布和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病原菌检测与药敏试验:术后,对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取其切口局部的分泌物样本,并将其接种至巧克力平板与琼脂平板上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2d后,对明显的菌落进行观察,初步分析、判断病原菌的类型;而后,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落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则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检测与药敏试验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相关操作规程执行,观察标准则根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分析数据,(x±s)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X2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纳入研究的82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经切口分泌物检测出病原菌的患者有62例,占75.61%;而分离出病原菌菌株共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有43株,占60.56%,革兰阳性菌25株,占35.21%,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X2=9.14,P=0.01),另外3株为真菌,占4.23%,详见表1。

2.2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分析

通过对切口感染病原菌——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于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详细结果见表2。

2.3革兰阳性菌耐药率分析

通过对切口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对于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青霉素G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详见表3。

3讨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其主要是与患者手术过程中,由于人为创伤导致其机体免疫屏障受损或被破坏,进而提升了病原菌入侵的风险,导致切口感染率大大提升。临床研究表明,患者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切口越大,那么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更高。在本次研究中,82例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中有75.61%的患者为病原菌感染所致。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术后切口被病原菌入侵是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的观点。

通过对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既往研究报道,在病原菌切口感染患者中,其病原菌多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约占50.0%左右。而本次研究中,由表1结果可知,病原菌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分泌物检测中,共分离出71株菌株,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56%,并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则占35.2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同时,还检测出3株真菌感染,猜测可能与个别患者体质较差而导致菌群失调有关。通过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于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头孢类药物,以及个别菌株对于左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皆超过了50%。这就表示,上述所提到的几种药物对于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而格兰阴性菌对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这就提示,革兰阴性菌对这两种药物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可作为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优选药物。通过对革兰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于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青霉素G皆表现出了较高的耐药率,也就表示在治疗术后切口感染上,以上几种药物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呋喃妥因、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则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因此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药物;但万古霉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故而不建议临床选择。

综上所述,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其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而病原菌不同,其对于抗生素的耐药率也不同,临床在治疗时应根据病原菌类型以及耐药率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外科手术病原菌
外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