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考述

2018-08-11 10:07沈如泉
关键词:版本骈文

沈如泉

摘 要: 南宋祝穆编撰《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流传不广,罕为人知。今据宋本《方舆胜览》所录《两浙转运司录白》文可知此书初刻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该书至今尚存明钞本二种,据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抄残本存留《目录》尚可窥见原书概貌,确认此书原有四十三卷,书中《议论要诀》部分为宋四六话分类选编。现在较为常见的台湾广文书局影印本《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底本为抱经楼藏明抄本二卷,其实仅为《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原书前二卷《议论要诀》部分。《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对研究宋代骈文写作理论及骈文文章选本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献价值,理应引起学界重视。

中图分类号: I207.22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8)01-0008-05

关键词: 宋代文学;骈文;祝穆;《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版本

南宋祝穆以编撰《事文类聚》及《方舆胜览》两书而传名后世,但关于其生平事迹及相关著述的研究至今仍欠全面深入。在与祝穆相关的有限研究成果中,误会的地方竟还不少。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少有学者留意到祝穆还曾编撰过《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而注意到这部著作的学者对此书之分类归属与存佚描述也往往失当。如1984年谭其骧先生在为影印《宋本方舆胜览》一书所撰《前言》中云:“《四六妙语》一作《四六宝苑》,若干卷,今佚。”〔1〕其实此书至今仍有明钞二种存世。再如2004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印行蔡镇楚先生主编的《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三册收入了《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二卷本,然而据此二卷本内容看,则纯为文话,更具体点说,都是宋人关于四六文体制与作法等论述的类编,是一部四六话著作,将《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收入诗话丛书中可谓自乱体例。王水照先生主编《历代文话》时,则未留意到这部著作,亦难免有遗珠之憾。至于其他一些学术著作,特别是目录类著作涉及《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部分者,则往往对此书卷数记载不一,而对此书究竟为总集抑或为文话或诗话,也往往以讹传讹者多,而目验其实者少。故今稍为发覆,以期此书在今后能被学界关注并加以正确利用。

一、《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的成书与版本

《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最早的编刊信息保存在宋本《方舆胜览》所附刻的南宋转运司《录白》中。祝穆所编《方舆胜览》今有两种宋刻本存世。一种名为《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刻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存世孤本今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此本书前所冠嘉熙二年(1238)十二月《两浙转运司录白》有云:

据祝太博干人吴吉状:本宅见雕诸郡志名曰《方舆胜览》,并《四六宝苑》两书,并系本宅进士私自编辑,数载辛勤。今来雕板,所费浩瀚。窃恐书市嗜利之徒,辄将上件书版翻开,或改换名目,或以《节略舆地纪胜》等书为名翻开搀夺,致本宅徒劳心力,枉费钱本,委实切害。照得雕书合经使台申明,乞行约束,庶绝翻版之患。①

由此可知《四六宝苑》之雕版付印与《方舆胜览》同时,即当在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影印出版咸淳三年(1267)刻印之《宋本方舆胜览》,书末附刻咸淳二年(1266)六月《福建转运使司录白》文字与此略有不同,其中有云:

据祝太博宅干人吴吉状称:本宅先隐士私编《事文类聚》、《方舆胜览》、《四六妙语》,本官思院续编《朱子四书附录》进尘御览,并行于世,家有其书,乃是一生灯窗辛勤所就,非其他剽窃编类者比。当来累经两浙转运使司、浙东提举司给榜,禁戢翻刊。〔1〕

在两浙转运司《录白》中提到的《四六宝苑》一书书名,在福建转运使司《录白》中改为《四六妙语》,应皆是《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不同形式的省称。《福建转运使司录白》中称当时“家有其书”,且两份《录白》均将禁止翻刻的官方榜文刻在书后,说明了此书在南宋后期比较流行的情况。然而宋后不知何故,此书流布渐稀,公私目录罕有著录,直至清范邦甸《天一阁书目》始见有收藏明抄本的记载。

就目前所知,《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尚有两种明抄本存世,一藏于广东中山大学图书馆,一藏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为明抄本残本四册,今存卷一至卷二、卷十二至卷十五、卷十九至卷二十五,总计十三卷。书以白棉纸精抄,朱丝栏,每页九行,行十八至二十字。此本可宝贵处在于《目录》尚存,据此可知原书共分四十三卷,包括四部分内容。其中卷一至卷三为介绍四六作法的《议论要诀》及专门指导词科应试的《宏词提纲》,这两部分均具有文话性质。自卷四以下为本书的主体部分,其中卷四至卷二十五为《名公私稿》,为南宋名家启体文选。自二十六卷以下则为四六联语汇编,祝穆将其分为经史全句巧对与散联两部分,但没有单独为其命名,今仿其他三部分命名方式,不妨將这一部分称为《巧对散联》。

中山大学藏《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卷前有佚名墨笔录薛福成《天一阁见存书目》卷四著录信息,似乎表明此书与天一阁藏书可能有某种关系。范邦甸《天一阁书目》卷四集部杂著类曾著录:“《新编四六宝苑》四十二卷。红丝阑钞本。明建安祝穆编。”〔2〕虽然范邦甸误将祝穆认作明代人,但他大概仍是宋后最早著录此书收藏信息的藏书家。同时,范邦甸所说的“四十二卷”也可能是“四十三卷”之误,因薛福成编《天一阁见存书目》卷四总集类著录“《四六宝苑》四十三卷。缺。钞本。宋祝穆编。存卷一至二十五。”②薛福成的记录与中山大学所藏本在卷数上有一致之处,比如全书共四十三卷相同,存者始于卷一、终于卷二十五也相同。但是中山大学藏本是否为天一阁旧藏散出,因缺乏更为直接的证据,目前还不能确定。

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为明钞本二卷。此本每页10行,行20字,双栏,版心白口,单黑鱼尾。书中钤印有“亚东沈氏抱经楼鉴赏图书印”“乐盦珍玩宋元秘本”“浙东沈德寿家藏之印”“五万卷藏书楼”“蜗庐藏书”“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等。根据这些藏书印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此书收藏过程。检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卷六十三总集类曾著录“《新编四六宝苑郡公妙语》二卷,明人钞本。”〔3〕书名中“郡”字当为“群”字之讹,显系形近而误。由此可知台湾所藏此本即为沈德寿家藏旧物,故以下将此本简称为“抱经楼本”。而据书中“蜗庐藏书”印可知此本从沈家散出后一度又曾入沪上藏书家孙家溎手,但最终还是自孙家散出,辗转而流入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1973年台湾广文书局将抱经楼本《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与《风月堂诗话》、《西清诗话》和《北山诗话》合编作为《古今诗话丛编》丛书之一册出版发行,这是将其误认为诗话之始。蔡镇楚先生受《古今诗话丛编》影响,亦将此书收入他主编的《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三册中,2004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公开发行③。

抱经楼明抄二卷本《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分目录、卷一、卷二共三部分。首页第一栏为“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目录”;第二栏为署名“建安祝穆和父编”;第三栏为“卷之一”;第四栏“议论要诀上”,下有“宏词提纲附于后”七个小字。再下则为本卷所分“总论体制”等十六小类类目名,每类下注明条数凡几。后接“卷之二”,内容为“议论要诀下”目录,分十八小类,每类下亦注明条数凡几。再后为卷一、卷二正文。卷前均有“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卷之一”、“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卷之二”及“建安祝穆和父编”字样。如从目录与正文的关系看,这似乎是一部接近完整的著作,除缺失目录中小字所称附录于后的《宏词提纲》外,正文均在。但持之与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本相比较,发现其《目录》及正文内容与四十三卷本前二卷相同,自卷三以下部分则均未抄录。显然,此本在抄写时并没有全录该书的计划,抄者的目的只在将该书《议论要诀》部分析出单行,而且很可能抄者所据底本当时也已经遗失了第三卷《宏词提纲》,故其《目录》中虽照抄了“附录于后”几字,但正文并没有对应内容,甚至连四十三卷中保留的《宏词提纲》部分的《目录》信息也没抄下来。故抱经楼本《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虽沿袭了四十三卷本旧名,但其实际内容仅为原书一卷、二卷所收《议论要诀》部分而已。如从传统图书分类的角度看,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四十三卷本可归入集部总集类,而抱经楼藏二卷本只宜归入集部诗文评类,因为就其内容而言,实为一部宋四六话。

同时,将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前二卷与台湾所藏抱经楼本相比较,我们发现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无论就内容完整、准确还是抄写水平而言均优于抱经楼本。

具体而言,一是中山大学藏本文字往往比较完整,而抱经楼钞本中缺字则较多。在抱经楼本中缺字有时以空格标出,有时未标。比如“总论体制”条下祝穆所举一例,中山大学藏本作:“本朝四六以刘筠、杨大年为体,必谨四字六字格律”,所抄文字与《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六相关文字及《云庄四六余话》所引文字相同;但抱经楼钞本则于“本朝”下缺“四六”二字,遂不详所指。

二是抱经楼钞本中还有不少误字,这些错误显示抄手文史素养不高。比如祝穆引《云庄四六余话》中“近时汪浮溪、周益公诸人类荆公”一句,中山大学藏本抄写不误,而抱经楼本作“近时浮溪问益公诸人类荆公”。汪浮溪是宋代骈文名家汪藻,缺姓还可辨识。把周益公(周必大)抄成“问益公”,恐抄者不单单弄错姓氏,更可能是误解了文意才会如此。甚至有极可笑者,如“属对贵巧”条下所列三字对有“廷尉爵、丈人乌”一组对语,中山大学藏本文字与《云庄四六余话》文字相同,而抱经楼本则作“廷尉爵、文人鸟”。宋人作四六喜编类古语,“丈人乌”典出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中“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一句,抄者无文,居然把“丈人乌”错认作“文人鸟”抄下来,闹了笑话。

不过偶尔也有抱经楼本文字完整正确而中山大学藏本反有脱文或误抄的情况。比如卷二“有感慨者”条下,中山大学藏本引《岳飞封王制》一联脱去十字,但抱经楼本却是完整的。再如卷一所列四字对中“镜中访戴、剑外依刘”一组,抱经楼本不误,中山大学藏本却将“访戴”抄作“访载”,亦是抄手不明《世说新语》中王子猷访戴安道典故使然。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种明抄本文字均有问题,需彼此参照才能明白原文文意。如卷二“有戏用方言者”条下祝穆列举了一则黄庭坚用方言作启文的例子,黄庭坚此启不见于今传各种黄氏诗文集中,亦未见他书记载,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中山大学藏本作:“山谷下第闻郡有晚生独过省戏启云三尺来长成举止一拳来大得恁难容皆江西方言也”。抱经楼本“戏启云”三字下引启文内容作:“三尺长未成举止一拳来大得恁难容”。两种抄本记录启文内容皆十五字,不合骈体书启四六对句行文习惯,疑皆有缺字。故参酌二本文字,此条内容似可标点为:“山谷下第,闻郡有晚生独过省,戏启云:‘三尺来长,未成举止;一拳来大,得恁难容。皆江西方言也”。

除上述两种明钞本,民国时傅增湘还见过另外一种钞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总集类傅增湘补录:“《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卷,宋祝穆撰。旧写本,无格,十三行二十四字。似从旧本抄出。”〔4〕傅增湘所见本行款与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本及抱经楼本均不同,年代及卷数亦不详,如今下落不明,故不论。

二、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新編四六宝苑群公妙语》的内容与价值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共分四十三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为《议论要诀》。这部分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要诀条目设置与命名,换言之,也可说是体现在宋四六文文章写作理论概括方面。

在《议论要诀》中,祝穆将一百五十二条文话归入三十四类目下,每类以简明的语言对四六写作要点加以概括。这三十四条为:总论体制、叙述贵得体、用古书全句、用全句贵善衬、包题贵尽、体题贵切、体物贵工、认意贵明、下字贵审、属对贵巧、用事贵精、用事贵博、实事贵相等、字面贵换易、时忌贵回互、衬语贵相贯、状景贵脱洒、借彼明此、夺胎换骨、生事对熟事、古事配今事、逐句自为对、对字有来历、造语有典重者、有质实者、有平正者、有奇壮者、有豪放者、有新奇者、有华丽者、有感慨者、有戏用方言者、有当用俳语者、有不可用俳语者。

其中从四六文文体特点、应用范围、风格流派等方面对四六文整体特点加以总结的有“总论体制”;从语言表达、修辞方面提出要求的有“叙述贵得体”、“用古书全句”、“用全句贵善衬”、“下字贵审”、“属对贵巧”、“字面贵换易”、“时忌贵回互”、“衬语贵相贯”、“状景贵脱洒”、“逐句自为对”等,祝穆首次明确将“夺胎换骨”借用为四六文法,尤其值得注意;从审题立意方面提出建议的则有“包题贵尽”、“体题贵切”、“体物贵工”、“认意贵明”等;从典故运用方面总结经验者有“用事贵精”、“用事贵博”、“实事贵相等”、“借彼明此”、“生事对熟事”、“古事配今事”等;在四六语言风格方面则概括出“造语有典重”、“有质实”、“有平正”、“有奇壮”、“有豪放”、“有新奇”、“有华丽”、“有感慨”等多种不同风格,这在四六话里也带有首创性质;最后祝穆还对四六文中使用方言与类俳现象有所评议。

可以说,祝穆以要诀加例证的形式构建了个人四六文章理论体系框架。这种编撰文话的方式相对于以往宋四六话随笔而记、内容缺少统贯的形式无疑是一种进步,避免了如《四六话》《四六谈麈》《云庄四六余话》等著作那种全书像一盘散沙、不见重点的四六话著作通病。《议论要诀》对四六创作经验的总结,通过合理归纳安排材料而显得眉目清晰、重点突出,引用例证恰当,无愧自夸要诀。

当然,《议论要诀》中绝大多数文章学观点并非祝穆首倡,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将前人对四六创作经验的总结提炼为文章作法要诀,所谓能“立片言而居要”。不过这种做法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编者罗列的诸多要诀只能展现出其理论雏形,因为缺乏细致明晰的理论阐发,读者必须结合例证去揣摩理解祝穆强调的四六创作关键。虽说操斧伐柯,取则不远,但太过简单的表达还是有可能导致后学者胶柱鼓瑟或郢书燕说。

祝穆在《议论要诀》中所征引的文话材料,其中绝大多数今天还能找到出处,但也有个别条目仅见于此书。除前引黄庭坚方言启文外,还有如卷一引邹道乡云:“四六体面大者,尤要严重”一条,此语既不见于邹浩《道乡集》中,也未见他书征引。凡此类皆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卷三《宏词提纲》据全书《目录》尚可知其中应包括“总论体制凡二十六条”、“总论编类凡十九条”、“总论作文凡八条”三部分,遗憾的是此卷已佚,莫得其详。

《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自第四卷至二十五卷为《名公私稿》。祝穆在《目录》卷四下云:“是编从缙绅间(方)〔访〕求名公佳制,每得一篇,如获至宝,愈玩愈奇,然缇袭珍藏以掩其善,固不若刻梓流布以广其传云。”这段话交代了祝穆编撰此书的部分动机。其中第四卷至第十一卷,祝穆按照不同应用场合对启文加以分类汇编,以下共分作丞相贺皇帝登极、贺内除授、贺外除授、杂贺、通贺、回启、谢除授、上启八类。自十二至二十五卷则以人为目选列南宋名家启文,每家所录文章多寡不一,但所收启文仍依前列分类方式分类,仍分贺内外除授、谢启、上启等。入选作家依次为真德秀、洪咨夔、赵汝谈、李刘、刘克庄、汪藻、孙逢吉、周必大、杨万里、陆游、朱熹、黄榦、朱复之,共计十三人。

卷二十六以下虽佚,但目录卷二十六下云:“四六以全句对偶为难,今自四字至十二字,及全句散联各以类聚,聊备检阅。凡此皆经思而后得之,未易忽视,至于经史该洽,随取随足,又在临机应变,毋徒曰取办于此可也”,则自此而下皆分类汇编之对语散联,以备作文者临时选用。从这一部分的分类方式可以看出祝穆编选此书之用心。

其中卷二十六、二十七內容皆为“经史全句巧对”,从四字对起一直编排到十三字对以上。卷二十八目录下又云:“四六颂德,莫难描画,而其自叙、求荐、谢荐等类与夫结句莫不各欲工致。今选奇拔萃,字字珠玑,故复裒辑以为曲终颂德之奏云。”故以下内容又分为“颂德”“自叙”“结句”三大类汇选四六妙语。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三为“颂德”类,其中卷二十八、二十九按字数选,自四字句开始,一直列举到十字至十一字句;卷三十至卷三十三皆散联,按照联语内容分为譬喻、古人名、勋名事业、德行、家世、节操恬退、学问文章、登科、宗室、古选、奉亲、平寇、平戎十三类。卷三十四以下为“自叙”类,其中卷三十四为四字散语,卷三十五为泛用散联,卷三十六至卷三十八所收散联则依譬喻、古人名、奉亲、事契、辩谤、平寇、平戎、干荐、谢荐次第分为九类。卷三十九至四十三为“结句”类,共分为通书回书、尽职、自勉、求见迎谒、赞喜、自勉、颂祷、歌颂、依归、求教、叙契、同年、同官、同里、受廛、寄居、交代、求荐、感德、托芘、邻芘、省衍、求退二十三小类。

从《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的选文及编排体例看,此书四部分内容分别包括了文章作法、词科指南、名家范文、联语汇编。作为全书主体部分的书启文选与联语汇编四十卷内容又分别根据现实生活中启文应用的各类场合作了合理分类,这在当时对四六文日常应用写作与举子应试词科应该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洪迈于《容斋随笔》中“四六名对”条尝言:“四六骈俪,于文章家为至浅,然上自朝廷命令、诏册,下而缙绅之间笺书、祝疏,无所不用”。〔5〕祝穆《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正是从社会应用所需出发,专门编选书启范文与散联以供学者取法取材。而此举也的确满足了市场需求,前文所引宋代转运司禁止翻刊的录白恰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家有其书,影响很大。

《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一书在今天也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利用价值。此书不但对宋代文话研究、文章学研究、宋人文集整理、尺牍文学研究、骈文研究等具有文献校勘与理论研究的双重价值,而且对研究编者祝穆的文学观念与编辑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确实值得学界给予必要关注。

注释:

①见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嘉熙三年宋刻本祝穆《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首页。

②见光绪十五年刻本薛福成编《天一阁见存书目》卷四总集类。

③刘德重主编《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诗文评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01页有蔡镇楚撰《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提要》,云:“本书一百五十二条,旨在议论四六要诀”,又云:“本书原无刊本,唯存一旧抄本,一册,藏台北‘中央图书馆,广文书局据以影印。”据此,则蔡先生后来也认识到他所见二卷本内容为文话而非诗话,但因未见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本,故对此书的描述还是不准确的。

参考文献:

〔1〕祝 穆.宋本方舆胜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601.

〔2〕范邦甸,等.天一阁书目天一阁碑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05.

〔3〕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C〕∥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五).北京:中华书局,1990:744.

〔4〕莫友芝,傅增湘.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2009:1529.

〔5〕洪 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517.

(责任编辑:武丽霞)

猜你喜欢
版本骈文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晚清骈文研究述论
主持人语:明清民国骈文研究的创获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启事一则
浅谈《红楼梦》的版本
《全宋文》所收陈师道《答张文潜书》校勘拾遗
古籍版本鉴定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历史溯源及其训练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