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10 09:10那娜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孝悌弟子规班级

那娜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而经久不衰。近几年,不少国家开办了孔子学堂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之花开遍了五洲四海,可见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最光荣的义务。为师者,更应该把传统文化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下面以《弟子规》为例,谈谈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

《弟子规》中讲:“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百善孝为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向孩子们讲授孝道,经常给孩子们讲古今孝顺父母的典范的故事。“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用《弟子规》中的话告诉孩子们不贪小便宜,教孩子们拾金不昧的道理。“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教育孩子们爱护自己的身体,更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德行,并且利用一些节日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父母。例如:妇女节,我会告诉孩子们为家里结过婚的女性编辑短信祝她们节日快乐,以小作文的形式在班级里练习,并将孩子们编辑的较好的短信作为范文读出來,以此来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短息发出去,并告诉她们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母亲节时,让孩子们给妈妈洗脚,并将给妈妈洗脚的感受写下来,以作业的形式让孩子学会孝顺父母。通过这样的作业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懂事了,懂得替家长分担家务了。听到家长们这样的反馈我感到无比欣慰。孩子们懂事了,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必然能够听父母的话,努力学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是我们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无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儒家学说认为,孝悌是仁德之根本、百善之源头。所以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孝悌之道,既是传承民族精髓,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尤其对现在的小学生意义更加重大。班级里,独生子女占了一大半,这些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些孩子自私冷漠,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与别人争吵。比如:班级有个叫王皓宁的孩子,给谁做同桌都觉得不好,轻则言语相撞,重则大打出手,究其原因,还是孩子们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我一句啦,他又骂我啦!遇到这样的事时,我会告诉孩子们:坐在一个教室里就要像兄弟姐妹一样,“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忿自泯”,经常用《弟子规》中的话教育孩子们,让孩子背诵《弟子规》告诉孩子们和睦相处的道理,这样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少了不少麻烦。

科技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孩子们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正确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而对外界的诱惑孩子也无法抵挡。班里不少孩子已经开始攀比:下课聊天的时候他们会问谁谁的衣服是什么牌子的,谁谁的衣服多少钱。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在攀比中变得浮躁。“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不但告诉孩子们整理好自己的衣物,还要懂得节俭。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还有不少孩子经常说谎。狼来了的故事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已经不管用了,为此,对于惯于说谎的孩子我很头疼,家长们大多很忙,教育孩子们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背诵《弟子规》,给孩子们讲诚信的道理,让孩子内心受到感动,这样,从跟上改变孩子行为习惯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教孩子们做一个遵守承诺,讲究信用的人,这比起交给他们几十个数学公式更有意义。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用这样的话教育孩子们,相信孩子们不但更加懂得团结同学,而且自己的品德修养也会不断提高。

“弟子规,圣人训”用圣人的话来教导孩子,让孩子们先做一个真正的“人”,然后再教其文化知识,我坚信,我们的教学成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黑龙江省桦川县城南小学)

猜你喜欢
孝悌弟子规班级
班级“四小怪”
病榻侍母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不称心的新班级
弟子规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