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多一点爱

2018-08-10 10:47刘桂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小学教育关怀

刘桂风

【摘要】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学生成绩普遍较差,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亲情失落、心理不平衡。

【关键词】小学教育 留守儿童 关怀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13-02

一、建档立案,加强联系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状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资料。透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督促“代理家长”及其监护人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职责和义务。

建立“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状况、留守学生监护人状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群众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构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家访、校访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交流,指导留守学生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

二、真情关爱,人人用心参与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鼓励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的辅导。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帮助他们养成礼貌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送去诊治,悉心照料。对部分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了一片晴空。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其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潜力。

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在学校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每周两次为留守儿童开放,并准备长途电话给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亲通话。“留守儿童之家”由专门教师现场指导,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四、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着重开设心理健康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潜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潜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用心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学校开设学生心理辅导室,创设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及时发现留守学生的显性、隐性的心理压力,并进行合理的疏导,跟踪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在一个时间段内逐步得到矫正。

五、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构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利用微信、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到达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透过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状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努力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間,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透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发生。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每月至少找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每月至少与其监护人交谈一次,每学期至少与其班主任沟通一次,并建立帮扶工作记录簿、帮扶成长记录簿。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扶,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指导学习、关心生活,以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六、开辟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天地

让留守儿童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举办爱心专栏。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留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让留守学生透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小学教育关怀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