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莲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指师生、生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合作的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37-02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至此,新课标将“对话”引入语文教学并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大热点,语文“对话式”教学便应运而生。本文尝试根据对话教学的原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探索与新课标要求相符,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对话式”教学。
一、语文“对话式”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在新课程标准的理论背景下,基于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和实质,课堂上要形成对话,完成对话,就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民主、平等的原则。
民主、平等是进行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应试教育让老师只注重卷子上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把自己对知识的“是与否”的评判标准看成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标准。要想切实地开展“对话式”语文教学,首先就应该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解除“霸权”,把说话权还给学生。其次,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让老师与学生都可以敞开心扉,进行精神世界中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实现真正的“对话”,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教师只有先让学生走近自己,才能让他们走进课堂;教师只有走近学生,才能最终让知识走进他们的心灵。
2.合作、沟通的原则。
新课标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让课堂活动转变成老师、学生合作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种知识传授人才符合人文教育的要求下,在民主、平等的原则基础上,老师与学生进行有机的合作,把教和学看作是一种合作伙伴沟通的过程。这样教学过程就不在于老师提出多少问题,学生回答出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怎么解决了这些问题,完成从单一、机械的学习知识到多向、多元的研究知识的转变。同时,遵循这个原则可以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中将个体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全体的认识成果,扩大了知识的延展性和知识的正确性。
3.开放性原则。
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时间、空间、内容、答案都是开放的。遵循这一原则,老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前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用自己的心去抚摩作品。其次,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与理解。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其独特性,他的经历、智力、学力、情商、性格决定他有各自的“前理解”,大胆开展平等开放的对话交流,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形成对话场,让学生的个性在碰撞中得以张扬,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在交互的动态开放过程中建構个性意义。
二、实现语文“对话式”教学的策略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是对我国传统教学的反思,它追求教学的创造性质和教学的人性化,教师应充分发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与学生合作探究互相提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如火如荼,其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的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所以,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和谐人文环境的构建,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际效果仍然取决于教师本人,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学生之间实行民主管理,逐步建立起师生之间朋友式的新型关系从而才能真正有助于对话式教学的开展。
2.把握对话的创造功能。
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对话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随着对话的深入,又往往会产生出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对话。语文学科实施“对话式”教学,更有无限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潜力,因为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最能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最能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对话的创造、生成功能,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让“对话式”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3.创设对话的民主氛围。
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在对话中,有时对话双方认识的真理因素多寡有别,但是都各有其份量和价值,即使一方认识有误,也应在平等的对话中被揭示,而不应在居高临下的肆意贬损中被否定和消灭,况且谬误本身也有它的认识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是适应世界潮流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灵活运用“对话”的形式,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创设平等的对话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对话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周仁良.构建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策略:中学语文教学[J]教育研究,2004(3):15.
[2]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2):76.